摘要:若能对起重机械安全隐患及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控制好其应用过程,则有利于降低这类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增强起重机械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因此,需要在使用起重机械的过程中,给予其安全隐患及缺陷更多的考虑,积极探索有效的处理对策并加以使用,实现对这类机械运行中安全隐患及缺陷的及时处理。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提高起重机械应用中的安全性,实现对安全事故方面的有效应对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隐患;缺陷的统计
1起重机械的安全隐患及缺陷分析
1.1机械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缺陷
起重机械应用过程中,机械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缺陷存在,威胁着其安全性能,可能会降低起重机械的运行水平。具体表现为:(1)设备老化。部分起重机械在长期的运行中会出现设备老化现象,若相应的维护工作开展不及时,则会加大起重机械故障发生率,影响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行效果;(2)减速器漏油。某些起重机械运行中由于存在减速器漏油问题,导致其运行中产生了噪声过大问题;(3)啃轨问题。部分起重机械大车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车轮校正不当,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从而引发了啃轨问题,对起重机械传动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威胁;(4)制动失灵。某些起重机械生产厂家在实践中由于未按照技术标准安装制动装置,导致这类装置安装缺乏有效性,会引发起重机械运行中的制动失灵问题,对其使用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2电气装置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缺陷
(1)由于部分电子元件的质量不达标,且电气装置应用中缺乏有效保护,导致起重机械的这类装置元件应用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2)受到安装不规范、控制线路检修不全面、缺乏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某些起重机械电气控制线路连接质量降低,应用中存在着杂乱问题,威胁着起重机械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3)滑线器及馈电部分污垢积存严重。一些起重机械大小车的滑线器长期使用中难免受到机械油污的污染加上这方面的清理工作开展不及时,则会出现滑线器及馈电部分存在较多污垢的现象,可能会影响起重机械的工作效率;(4)保护系统失灵、日常维护不够重视。一些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只顾起重机械的使用,未能注意其保护系统的异常,导致线路短路或者零件保护装置缺失作用下加大了起重机械的运行风险。同时,由于某些人员在起重机械应用中对其日常保护不够重视,影响了其安全隐患的排除效率,可能会导致起重机械运行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1.3主要零部件方面安全隐患及缺陷
某些起重机械的吊钩在长期使用中会因疲劳因素、重物超过额定负载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断裂问题,造成了相应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一些起重机械的钢丝应用中由于磨损、符合报废规定要求时更换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了断丝问题,导致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受到了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滑轮安装中对其磨损问题考虑不充分,可能会引发缺损或裂纹问题,降低了起重机械的滑轮质量。
1.4安全装置方面的隐患及缺陷
在起重机械安全装置运行过程中,应考虑其在这些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缺陷:(1)起重机械长期使用中存在着缓冲器脱落问题,致使这类机械的安全保护水平下降;(2)起重机械上的超载限制器损坏或未安装、操作室未安装保护装置或被拆下、升起极限或大小车行驶极限未限制等,都会影响起重机械安全装置的应用效果;(3)一些单梁起重机械导电线应用中由于未安装防护板,引发了钢丝与吊具间的碰撞问题。
1.5金属结构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缺陷
一些起重机械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超重问题,导致桥架出现了变形现象,会使这类机械金属结构的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某些起重机械端梁或主梁焊接中由于操作不当、焊接工艺选择缺乏合理性等,引发了裂纹问题,对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性能产生了潜在威胁,会使其处于不安全的应用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起重机械安全隐患及缺陷的研究对策
2.1做好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工作
在起重机械安装调试工作完成之后或一个检验周期届满前,相关人员需要对起重机械进行自检并留好记录,确保其处于一个理想的健康状态。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使用单位应严格遵照TSGQ7015-2016《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的要求及时上报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起重机械存在安全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并将整改结果及时反馈给检验机构,如果起重机械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安全隐患,检验人员应立即责令使用单位停机并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当地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2.2提升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起重机械的故障可能出现在任何零部件上,进而对其正常工作产生影响,而很多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是由于操作人员大意疏忽或误操作所引起的,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起重作业。为此,各个企业在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上岗之前,应开展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当考核合格后持相关资质核准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方能上岗。对于一些考核未通过或未拿到资格证书的人员,则需要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引导他们熟练操作技术、领悟新技能,使得持证上岗的意识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之中,企业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和宣传工作,让起重机械安全质量得到维护。如果相关操作人员在安全意识上没有达到较高标准,便会对施工产生极大影响。为此,企业需要提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各项风险问题进行合理防护,做到防患于未然。
2.3有效落实起重机械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制度
起重机械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操作人员能够解决,但有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处理,而这时安装单位就是我们很好的选择。安装单位相关人员对起重机械开展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损坏的零部件应联系相关部门及时更换,做到恪尽职守,杜绝起重机械带病作业并留好相关记录。与此同时,起重机械的操作应该由专人进行,其他非专业人员一律不得对其进行使用。另外,操作人员应做好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检查工作,做到有问题及时上报,使管理者实时洞悉起重机械的现状。
2.4加强现场监督
建立完善的现场监督机制,监督单位既要审核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又要查看起重机械的使用是否符合规范、机械性能是否良好。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令其熟悉现场施工操作的规范与步骤,找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保证监督起到应有的作用。
2.5加强安全管理
实施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使每一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保障各项安全制度和行为规范确实有效地进行,实现专业化的管理。重视对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拥有从业证书,熟悉设备使用原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开办安全讲座,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对操作人员技术进行加强,保证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违规操作、不过载操作。
总之,通过对起重机械设备的风险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监督力度,杜绝违规现象,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避免建筑公司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建设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蓬勃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巧萍,刘延雷.国内起重机事故统计分析与预防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11(2):140-141.
[2]齐凯,王新华,何成忠.大型起重机械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1):136-139.
[3]包海明.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现场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7):184.
论文作者:黄步正1,陈希蕾2,林家有3,陈表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起重机械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缺陷论文; 这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