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周期理论与21世纪的日本_世界历史论文

历史发展周期理论与21世纪的日本_世界历史论文

历史发展周期论与21世纪的日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周期论文,世纪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政治领域,“1955年体制”终结,进入了摸索新型政治体制的时代;在经济上,泡沫经济崩溃,陷入了长期经济萧条,一时难以走出低谷,在思想文化方面,意识形态色彩减弱,国民意识总体趋向保守化,社会文化出现转折。

这些变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因为由于日本目前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日本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日本自身的问题,而与亚太地区及世界的繁荣与发展息息相关。究竟应如何把握90年代以来日本的变化?进而与其相联系,应对21世纪的日本做出何种展望?即21世纪的日本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会遇到什么样的课题,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面对90年代以来日本的变化,日本及世界上的一些学者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解释。其中最为流行的观点是认为日本正处于近代以来的第三次大的转折。也就是说,这次转折可以和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相提并论,将决定未来日本的国家目标和发展方向。

笔者不太同意上述第三次转折的说法。

首先,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那两次转折均是在外压之下进行的,即是在与外国军事较量失败后实行的,但最近的一次却不是如此。众所周知,明治维新的重大转折,实际上是“下关战争”和“萨英战争”失败后,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攘夷的愚蠢和不可能的直接结果;战后的转折则是在二战日本战败投降,在美军占领和间接统治日本的背景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前两次转折都是被动的,是战败的产物。这一次虽然也遇到了经济上的重大挫折,但既没有进行战争,也没有战败,因此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回旋余地。

其次,如果从转折后所选择的发展路线看,第三次转折的提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选择了富国强兵、向外扩张的路线;战后则走上了轻军事重经济的和平发展路线。那么,如果说90年代以后是第三次转折,实际上等于说今后的日本会放弃战后以来的和平发展路线。这样的说法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令人信服?

再次,第三次转折的提法不太符合日本近现代史发展的实际。因为这种提法忽视了在明治维新到战后之间,日本还经历过一次历史的转折和选择,这就是以大正时代民主主义和国际协调等为表征的新的时代动向。

日本近现代史的周期性变迁

如果通观日本近现代史就会发现,近现代日本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即呈现了明显的周期性。

第一个周期,大体从明治维新前后到明治时代末。在西方列强叩开日本国门之后,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缺乏对世界形势的了解,日本曾掀起了一股攘夷主义的风潮。但是,随着开国后对西方认识的不断加深,特别是在攘夷派所发动的攘夷运动在西方列强的武力打击下彻底失败后,日本的一部分志士走上了开国道路,即通过学习西方来富强国家抵御列强的道路。其结果是1868年实现了明治维新的大业。

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新政府适应当时的世界形势,效仿西方列强,大力推动了一条富国强兵的近代化路线。经由一系列的国内改革和对外扩张,明治时代的日本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终于在经济上确立了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成为形式上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对外方面,则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成为东方惟一的殖民主义国家。

第二个周期,大体从大正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到大正时代,日本遭受侵略的危机感已基本解除,再加上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对日本的国际压力减小。同时,强制推行富国强兵路线所带来的国内矛盾突出出来。这集中表现为藩阀专制、对民众政治参与的限制和压制;连年不断的扩充军备和对外战争,造成民众生活的巨大牺牲。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出现了一次改革、开放的浪潮,即向西方学习,追求个人权利和人格自由,将目光从国家转向社会,从公转向私,从外在转向内在。这就是有名的大正民主主义。在国际方面,也出现了协调外交的尝试。

但是,从1920年左右开始,日本陷入了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工人失业,农民贫困不堪。同时,在国际上,日本与英美等列强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日益陷入孤立。在国内、国际双重危机的驱使下,极端军国主义势力迅速抬头,经过一系列暗杀、政变等活动,法西斯主义势力逐渐掌握了政权,最后全体国民都被驱赶进了战争的深渊。

第三个周期,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到8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战后,美国出于不使日本再次成为自己的威胁和对手的考虑,对日本实施大规模的“外科手术”。在美国占领军的外压下,日本开始了一场转变日本发展方向的改革,即“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并制定了和平主义的战后新宪法,修改了民法。从此,日本走上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在美苏对立和冷战形成的背景下,日本选择了依靠美国保护、轻军事、重点发展经济的路线。在军事上与美国订立同盟条约,加入资本主义阵营。到1955年,日本成功地实现战后复兴,步入了高速经济增长的轨道。到60年代,日本相继超过英、法、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到70年代,成为发达国家首脑会议成员国之一,终于用和平的、经济的手段实现了称雄世界的梦想。

第四个周期,从90年代至21世纪三四十年代?90年代以来,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上,冷战结构终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世界进入了大竞争的时代。在国内,“1955年体制”终结,政治和社会思潮出现了总体保守化倾向,但至关紧要的经济却在泡沫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国内出现了种种新的动向,国际上也对日本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猜测纷纷。

从上面可以看出,第一,日本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大体每隔40年左右就要经历一个发展周期:第一个周期为43年,第二个周期33年,第三个周期45年。其中只有第二个周期有些例外。第二,每个周期的前期是开放、改革期,以后是建设、发展期,也惟有第二个周期是个例外。第三,90年代以来,日本已进入近代以来的第四个发展周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经过90年代以来的改革,进入21世纪的日本将获得新的发展。

各个周期之间的相互关联

各个周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联呢?这不仅关系到对各个周期自身的认识,也关系到对未来的判断。

关于各个周期之间的相互关联。乍一看,似乎第一个周期与第三个周期,第二个周期与第四个周期有些相似。因为,第一个周期和第三个周期的日本都是在外压下开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如前所述,明治维新是在“萨英战争”和“下关战争”失败后经过反省而实现的;战后改革则是在美国占领军的强迫下进行的。而且,明治时代和战后的日本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前者成为东方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后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第二个周期和第四个周期则都是在成为大国后一方面面临着新的选择,一方面又受到较大的挫折。前者在日俄战争后失去了国家目标,并出现了新的摸索,但在20年代后遇上了接连不断的危机;后者在90年代以来也出现了对未来日本发展方向的各种探索,但也陷入了长期经济萧条,遇到战后以来也是成为经济大国以来的最大挫折。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在第一和第二个周期之间、第三和第四个周期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即比起第一和第三、第二和第四个周期的相似性来,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个周期之间内在联系更为深刻。也就是说,前两个周期走的是一条偏重于对外扩张的富国强兵路线,而后两个周期走的却是一条和平发展的路线。例如,在第二个周期的前期,在国内方面,1913年发生了大正政变,民众的宪政拥护运动打倒了军阀桂太郎内阁;1918年成立了以政友会总裁原敬为首相的政党内阁;从1924年第二次护宪运动到1932年出现了政党内阁时代;1925年普选法成立,男子选举权得到承认。在国际方面,1920年国联成立的同时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1921年日英同盟废除,日本参加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成立;1922年加入9国条约和海军缩小军备条约;1930年加入伦敦海军条约。根据上面的事实,我们不能不承认此时的日本确实存在在国内推进民主化、在国际推行协调外交尝试的势力和努力,日本也存在选择一条与明治时代不同道路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这同一时代还存在着一些同样重要的事实:在国内,1921年政党内阁总裁原敬被暗杀,1925年在通过普选法的同时公布了治安维持法,在危机不断加深的状况下,暗杀、政变不断,逐渐向法西斯主义体制滑行;在国际上,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提出灭亡中国21条,1928年挑起济南事件,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也就是说,就是在形成大正民主主义运动、出现了重视国内问题和采取国际协调势力的第二个周期的前期,日本的国家机器仍是在富国强兵、对外扩张路线的基调下运转着的。尽管当时存在着坚持还是修正明治以来的路线的争论和斗争,从理论上来讲也存在两种可能性,但民主主义运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明治宪法体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根除军部借天皇名义操纵政治的可能性。国际方面的协调,也同样是在维持既得利益的前提下的协调,不可能做到对明治以来的路线进行彻底改弦更张。可以说,靠强兵富国的方式仍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这种思维惯性仍占据很大的优势。所以,一旦形势变化,坚持明治时代以来的路线的势力很容易控制局势。

同样,90年代以来,日本也出现了各种关于日本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和争论,其要害是坚持战后日本的发展路线,还是清算和否定这条路线。在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现在也面临新的选择,也存在两种可能性。纵然,从“普通国家”论的流行,修改战后宪法动向的高涨,战后出生的人历史反省意识的淡薄,民族主义、大国意识的增强等,我们可以嗅到反战后的浓烈硝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对日本修改国家的发展方向仍存在种种限制,日本国民不可能轻易抛弃战后和平发展路线所带来的实惠,战后50年的民主主义教育也留下很大的功绩。因此,从与第三个周期有着深刻关联的角度出发,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在第四个周期,坚持战后和平发展路线的可能性会更大。

从上面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第二个周期虽然产生过否定第一个周期路线的可能性,但基本上是处于第一个周期的延长线上的;同样,第四个周期虽然也存在否定第三个周期路线的可能性,但基本上也处于第三个周期的延长线上。也就是说,历史的车轮在行进时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外力的作用,自己是很难改变方向的。而使日本历史的车轮改变方向的两次,即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都是由于外力的作用。所以,正如大正民主主义没能改变日本历史的方向一样,冷战后日本的变革也不会简单地改变日本战后得以发展起来的路线,除非日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出乎意料的突变。第二,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周期、第三和第四个周期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第四个周期与第二个周期存在某种相似性,即成为大国以后,在出现了新的选择的可能性的同时,又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和面对挫折,是两者的共同课题。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步入歧途。第二个周期,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加盟帝国主义俱乐部,成为五大国之一。但由于没能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国际上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利益冲突这两方面的矛盾,终于在国内走向了法西斯体制,对外则退出国际协调体制,走上了战争的道路。问题在于当时的日本无限制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错误地估计自己的实力,盲目自信,结果导致失败。第四个周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如何认识和看待自己的问题。

21世纪日本发展的可能性与课题

当然,历史不过是人们的社会活动所留下来的轨迹,历史的发展要由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来实现。

那么,从与现实相关联的角度看,21世纪的日本存在什么样的发展可能性与课题呢?

第一,政治大国的可能性及其课题。什么是政治大国?标准并无定论。如果从经济基础、军事实力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看,21世纪的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应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是成为什么样的政治大国。在这里日本面临着以下几个课题需要解决。首先,利益与理念的关系问题。战后以来,日本在外交方面给世人留下了一味追求自己利益、无原则无理念的印象。日本要成为像样的政治大国,发挥与其地位相称的政治作用,首先必须拥有相应的理念。其次,日美关系与日本同其他国家关系的问题。出于利益关系,日本战后一直坚持日美基轴,今后也会坚持下去。但是,为了回避其他国家的批判,时常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如何保持日美关系与日本同其他国家关系的平衡,保持大国外交与小国外交的平衡,是日本难以解决的课题。再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对历史的认识也说明了现实中所取的态度。日本要充当让亚太国家放心的政治大国,坚持反省过去侵略历史的立场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保守政党一党长期执政的可能性及其课题。从日本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角度而言,保守政党一党长期执政还是符合日本国情的。另外,从现实政治的演变来看,自民党早晚会与其他保守政党合并。因此,保守政党一党再次长期执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党长期执政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社会的安定,但也容易带来政治的僵化和腐败,不利于竞争社会的形成。如何带领日本灵活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是以安定为前提的日本型政治体制的课题。

第三,经济中低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其课题。经济的长期萧条,使悲观论弥漫于整个日本。现在,日本政界、财界和企业界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并大力推进放宽限制、引进竞争机制等各项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21世纪初期的日本经济有可能由复苏实现中低速增长。另外,人们意识的改变,也是将来的一个课题。即一方面承认60年代的那种高速发展已成为历史,另一方面也应对日本经济充满自信,因为毕竟日本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教育基础,国民的勤劳精神也还存在。

第四,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及其课题。在冷战后国际形势整体趋向缓和的条件下,日本仍坚持加强军备,并于1999年通过“再定义”和“再调整”使日美安保体制进一步加强,这不能不让周边国家感到担忧。那么,21世纪前半期的日本会成为军事大国吗?笔者认为,由于日美同盟的制约,国际国内强大反对力量的存在,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曾有过沉痛的教训,也不合当今时代的潮流,日本在这个时期内成为军事大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尽管如此,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膨胀和右翼势力的推波助澜,也是日本今后应时常注意的一个课题。

最后,日本的和平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合作。日本近现代以来的发展路线一直与国际大环境有直接关系。现在,日本的GDP约占世界的10%,不能想象日本垮掉了会对世界的繁荣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日本的和平发展与繁荣,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创造和维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氛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不容推卸的责任。当然,这只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日本自己对世界形势的认识和判断。

9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世界进入了大竞争的时代。如果国际大环境不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日本又能够顺应这样的国际潮流的话,21世纪前半期的日本,即第四个发展周期的日本,也将坚持和平发展路线,并能维持自己的繁荣。

标签:;  ;  ;  ;  ;  ;  

历史发展周期理论与21世纪的日本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