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分析论文_何嘉宁

对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分析论文_何嘉宁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国土城建和水利局 广东省佛山市 528329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的关注不断增强,智能化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逐渐由工业生产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一阶段对于电气设备故障的分析与诊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阐述,并对其预防与维修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

前言:电气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自动化控制已经逐渐取代了人力控制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而言,任何故障的发生都会影响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破坏性较大的故障,还有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阐述,并研究其预防手段与维修措施,对于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1.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常见故障

电气自动化设备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相关技术的结合组成的,其使用功能主要依靠控制系统来实现,因此,电气自动化设备对于控制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电气自动化设备通常会具备自动监控、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测量与系统保护等功能,是由供电、保护、控制、信号传输、自锁与闭锁回路等共同组成的,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故障情况,一般的故障问题包括:系统不正常运行导致的系统故障、设备电流中断或设备带电的设备故障、设备电压或电流超出设备负荷的电路故障。这些故障的产生都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影响,系统故障会影响到设备的控制运行,导致设备控制中断或失效;设备故障可能会由于电力中断导致设备停止运行,或由于设备带电导致电击事故;而电路故障有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等问题[1]。

2.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的预防与维修措施

2.1故障预防措施

2.1.1分级维护与管理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的预防,可以根据其设计原理、设备组成与设备的实际功能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实际使用强度,并由此制定相应的故障预防与处理方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人员,需要首先进行设备的分级工作,通过充分研究设备的运行原理与设计方法,并依据设备的实际使用功能情况来制定设备的不同层级。此外,维护人员还需要依据设备的运行条件与使用环境加以统计与分析,有针对性地为设备提供相应的运行环境,以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日常运行过程中,维护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专业素养,而管理人员需要依据维护人员的不同特长与技术应用水平来对维护人员进行分级管理,按照不同的层级来安排不同难度的设备维护工作,从而确保对每一个层级的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维护工作,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2.1.2阶段维护与管理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与使用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故障,故障发生的次数与频率也不尽相同,因此,设备的维护人员需要在设备运行的不同阶段做好维护工作。设备运行使用的初期阶段,维护人员需要依据设备控制系统的特点与运行规律,对设备使用性能进行监控与测试,并总结设备运行规律,同时,维护人员可以依据设备的运行规律与实际性能,来指导控制系统的运行与工作人员的操作,从而在依据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其次,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实际运行阶段,需要维护人员对其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工作,时刻关注其是否会产生运行故障。还需要根据设备运行情况来指导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加强设备散热性能与使用性能的分析,并尽可能保证设备在合适的外部环境下运行,从而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此外,维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长期运行的设备,这一类设备由于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发生故障或使用寿命减少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需要重点采取预防手段[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合理应用预防措施

此外,维护人员还需要通过选择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方法与应用元件,保证设备的质量安全,从而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就设计方法而言,需要通过结合产品使用特性、实际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商家同一类型设备进行比对研究,选取最优的设备类型并据此制定设计方法。此后,在合理制定设计方法的前提下,需要着重考量设备元件的类型与质量。设备元件是设备得以运行的最基本单位,能够反映设备的实际参数与使用效果,因此,维护人员需要使用标准规格的元件产品,以便于后期的维修养护与更换工作,而标准规格的元件产品,其发生故障进而影响到设备实际性能的概率相对较小,对于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质量与性能具有较好的效果,部分电气设备还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的方式来选择,如插针机、上位机、继电器、交换机等设备,可以选择大品牌的公司进行合作。

2.2故障维修措施

2.2.1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维修工作,需要严格遵循维修顺序与原则:①明确故障经过与现象,再进行故障分析并排除不必要因素;②如果包含上层软件,首先检查程序参数,继而进行硬件诊断;③检查设备故障,需要首先查看设备是否有外部裂缝或损坏的痕迹,明确其使用时长与维修记录,继而进行内部检查,在检查之前需要排除外部的诱导因素,再拆机检查设备内部;④设备所用元件及零部件排除故障可能之后,需要对设备进行电气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电路故障,如果存在,则通过检测仪器判断故障源头;⑤设备断电的情况下,判断设备开关、保险丝等元件是否损坏,继而进行维修工作;⑥通常来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常见故障多为电路故障,是线缆接触问题或电路参数问题,在维修中,需要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检查,确定电路接触正常且无松动痕迹之后,再判断控制板与电机是否需要维修;⑦检查过程中,如果确定设备元件受到损坏,需要首先明确损坏源头,再加以维修或更换。

2.2.2设备故障维修方法

如前文所述,在进行设备维修之前,需要首先观察设备各类阐述正常与否,明确故障经过与现象,确定是否存在异味及怪音,继而通过测试仪等工具来测算设备参数,继而明确故障源头。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与实践基础,充分了解设备情况与设备性能,了解设备中,元件及其他零部件的运行原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设备故障问题。

例如,当PLC柜出现故障,需要维修人员明确究竟是电脑通讯故障、电机无法驱动、设备程序接入问题还是信号传输故障等问题,需要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故障的经过,明确设备的生产厂商与实际型号,继而通过检查波特率设置参数、通讯接线、电磁阀红线接线、传感器电源等各方面因素是否正常,并依据测试结果来判断故障原因,继而加以解决[3]。

结语:电气自动化设通常都是由系统故障、设备故障和电路故障等原因导致的,解决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问题,需要从故障预防与故障维修两方面入手,就故障预防而言,可以通过分级维护与阶段维护的方式,将设备加以区分,并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采用先进的维护技术加以预防,当故障发生之后,维修人员需要首先明确故障问题发生的经过,了解设备运行参数,按照合理的顺序与维修方法来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1]鲜红. 自动化设备故障检测及维修方法的探讨[J]. 机电工程技术,2014,43(02):99-101. [2017-08-02].

[2]洪博材.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维护技术[J]. 科技资讯,2015,13(07):28+30. (2015-06-09)[2017-08-02]. http://kns.cnki.net/kcms/ detail/11.5042.n.20150609.1354.022.htmlDOI:10.16661/ j.cnki.1672-3791. 2015.07.033

[3]明先承,周红阳,梅晓军. 复杂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与改进[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03):36-39. [2017-08-02]. DOI:10.16526/j.cnki.11-4762/tp.2017.03.011

论文作者:何嘉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对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分析论文_何嘉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