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7-0034-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从而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30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的呢?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
一、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毛泽东认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教条主义的态度。毛泽东强调,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一直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时,一方面明确告诫人们:“老祖宗不能丢啊!”另一方面,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左”的错误观念,反复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① 他还强调,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生命力。”② 对此,江泽民强调了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即: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必须毫不含糊。二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给予符合实际的科学回答。这一点也必须毫不含糊。这两个“毫不含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因为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种基本经验具体体现在如下两点: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坚信而不迷信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引领我们立党兴国的旗帜。无论何时都不能丢。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有的话都当成不可更改的教条,那就会损害乃至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其次,要注意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实践得出的论断。其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符合它所反映的特殊对象,而这只能借助于具体实践的检验。事实一再证明,具体结论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比如:有些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现在也仍然符合实际,谈不上过时;有些结论当时是正确的,后来因为对象自身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结论已不再符合变化了的对象,因而过时了,这就应当修改原有的结论,使它符合新的对象;有些论断由于对情况的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在当时就有程度不同的错误,这就应该在发现之后予以改正。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积累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要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和时代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道路。”③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是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转变为巨大的推动力。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思想。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基本前提。毛泽东历来主张,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对国情的科学分析和认识作为共产党人的行为向导,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出发点。事实一再证明,凡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得好的时候,我们党的事业就发展,就胜利;反之,我们党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就会失败。当然,“结合”是非常艰难的事业。中国革命应该怎么搞?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既坚持了十月革命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经验,又从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先城市后农村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
在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怎么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写。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国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遭到过严重挫折,如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挫折和失败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使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更加成熟起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这一问题上的独特贡献在于,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在这一最大国情基础上,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和发展动力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外部条件、战略部署、依靠力量和基本路线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一个新阶段。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紧密地结合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重大转变,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多、党员成分的多样性和党员思想意识的日益活跃,党自身的建设处于历史性的关键时刻。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面对上述实际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为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指明的方向。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江泽民又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多年之际,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将长期面对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他说:“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④
总之,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不断地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我们在党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正确论断。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命题的紧密结合。这种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三纯”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结果严重阻滞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初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命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严重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们党面临着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三是不断探索并初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发展观集中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命题。
总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四、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从实践需要中逐渐产生、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上的不断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特征,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但至今仍然充满活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昭示我们,理论创新关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兴衰成败与生死存亡。历史经验说明,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我们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理论创新,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一贯认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始终根据科学和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学说,因此,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如果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发生重大失误。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为我们作出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新的理论创新,既是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的崭新起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百业待举的严峻形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今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是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胡锦涛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⑤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关注民生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在论述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时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⑥。这里讲的“绝大多数人”就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史观,始终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执政为民是党的唯一宗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最吸引百姓注意、最令百姓满意之处。不仅如此,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做了全面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
事实上,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着力解决的是国内封建剥削、国际资本掠夺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等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无论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抑或是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皆充溢着人文情怀、体现着几代中央领导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始终自觉地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比如,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发展的动力;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胡锦涛明确提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实践证明,人心向背是决定政党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全体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必须致力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在实现一个又一个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比如,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又一个涉及利益格局变动的政策之所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就在于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给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但主要还是实践。是否坚持不懈地关注民生、千方百计地保障民生、尽心竭力地改善民生,是衡量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坚定、旗帜鲜明不鲜明的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尺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的共同事业。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利益问题,倾心了解人民群众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愿望、新要求、新期待,努力做到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⑦。
注释: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2-643页。
④⑤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⑦ 范印华:《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光明日报》2007年12月11日。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江泽民论文; 时政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