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著,尤其是在解决我国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上表现出了较大的价值。综合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实例可以发现,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中的技术要点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施工周期长且量大
水电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施工量一般都比较多,施工周期比较长,有时甚至要经历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工期。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几乎贯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始终,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施工周期自然也比较长,其施工量也相应的比较大。
2、施工技术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级工程,与普通工程相比,工程的复杂度更高,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形一般都比较复杂。在进行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时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还要对场地进行选择,同时在施工进行是还要考虑温度变化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这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加大了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难度。
3、施工温度要求严格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一般为3-5年,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有时就不得不跨季施工、跨年施工。但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若是温度过于寒冷,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受到影响。为此,要做一些相应的保温措施,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原料管理缺位
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会用到非常多的原料,各种类型的原料质量对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我们熟知的混凝土原料有水泥、砂石,还有一些早强剂、缓凝剂等增强混凝土混合质量的化学添加剂。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种类型非常多,所以对混凝土原料的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然而有许多施工组织在购置原材料之后,便没有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也因此时常会出现原材料丢失的情况,还有些原材料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之后,会掺入大量杂物,对混凝土的质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
2、配比不合理
就混凝土施工质量而言,混凝土的配比环节对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混凝土施工管理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混凝配比。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当中,施工人员往往没能严格按照一定会的比例去配合混凝土,直接导致混凝土的硬度与浇筑程度受到影响。此外,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没有对原材料进行仔细筛选,导致拌入的杂物过多,使得材料整体比例失调。这样都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工程要求则仍然需要重新搅拌,既浪费财力,也浪费人力物力。
3、强度设计不科学
混凝土的强度过大会给混凝土浇筑带来难度,混凝土的强度过小会让建筑物容易破损,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都会对工程实际进行分析,确定科学的强度设计,进而对混凝土进行配比。然而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施工队伍没有结合工程实际去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设计,从而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与人民群众安全的水利水电工程,倘若混凝土的硬度不符合工程标准,则势必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与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比如在冬天严寒季节,要确保施工材料有足够的抗冻性,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性。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当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技术与方法可具体分为如下几点:
1、混凝土的搅拌
在开展混凝土搅拌工作之前,必须要熟知每一种材料的性能,通过分析去找到混凝土的最佳拌合方式,同时要选择达到混凝土搅拌标准的原料以及符合搅拌專业标准的器具,才能进行搅拌。值得注意的是,对搅拌过程中用到的水也有一定的限制,倘若条件允许,可直接用饮用水进行搅拌,使用其他水则需要确保其符合搅拌规定。此外,在搅拌开始之前,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的搅拌设备,确保搅拌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对每一种需要用到的原料进行记录,列入档案留存。原材料的比例要按照工程需要进行严格匹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材料容差率在2%左右。
倘若在环境较为恶劣、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则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加热,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材料因气温过低而冻坏;要依据加热的程度去确定搅拌的方式,要确保搅拌之后混凝土的温度在15℃以上,搅拌所用水的温蒂不能超过80℃,这样才足以保证混凝土最终搅拌出来的质量,并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对混凝土进行不断的调试。
2、混凝土的运输
在搅拌环节之后的混凝土运输环节可以算作是整个混凝土施工管理中的重点环节。由于混凝土的特性,也就决定了混凝土不能够长时间的存放,正因为外界的影响因素太多,混凝土风干速度较快,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使用质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对混凝土的运输环节的管理要非常严格,运输过程过慢或者过快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管理,采用正确的运输方法,并且配备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人员去承担运输职责。运输设备同样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倘若发现泄露现象,要及时修复,保证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能够继续正常工作,否则有可能因长时间得不到搅拌而变硬。
3、混凝土的浇筑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首先要对混凝土浇筑的周边环境与浇筑材料进行仔细的审查,在确保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了施工的标准要求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展下一步的浇筑工作,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要求,对浇筑范围严格设计。此外,还应确保混凝土浇筑所使用的工具都能够正常使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自上而下,因此要确保浇灌砼前模板保持稳定,并且所有接头不能出现漏浆现象。同时,从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要求来看,浇筑方式一般为串筒,并且需要在5小时之内完工,浇筑衔接部位要一直保持搅拌状态,为了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内务气泡存在,可进行适度敲打。
4、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工之后,自然少不了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常来讲,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可分为三种:自然养护法、喷涂薄膜法以及包裹塑膜法。这三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完成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并且都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实际的工程当中,一般会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的半天之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湿度。当然,不同的工程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养护效果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中,还是要注重施工期间温度、湿度的变化,混凝土基本的硬度条件一定要达到工程的基本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关乎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钊颖,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3):129-131.
[2]束天阳,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与方法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45-246.
[3]张红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6(13):275-276.
作者简介:刘练(1988-),男,助理工程师,毕业于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论文作者:刘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原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