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标本合格率中的作用论文_刘建英,缪明慧

(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标本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由10人组成品管圈,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我科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调查品管圈活动期2014年7~9月份我科总标本量1447例,不合格例数69例(4.77%),其中,标本留取错误24例(1.66%),标本量不足18例(1.24%),血标本凝集18例(1.24%)标签粘贴错误5例(0.35%),未及时送检4例(0.28%)。品管圈活动后2014年10~12月份标本总量1889例,不合格例数35例(1.85%),其中,标本留取错误11例(0.58%),标本量不足9例(0.48%),血标本凝集10例(0.53%),标签粘贴错误2例(0.11%),未及时送检3例(0.16%)。品管圈活动前后标本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方法,能提高标本合格率,同时加强科室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提高圈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圈员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品管圈;标本;不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62-02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ile,QCC)简称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圈员分工合作,通过运用品质管理手法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1-2]。国内大量文献报道,认为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管理[3]。因此,为提高标本管理质量,我科于2014年7~12月在提高标本合格率中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我科2014年7~9月,10~12月的血标本,大、小便标本。其中,7~9月的1447例标本为对照组,10~12月的1889例标本为观察组。对展开科室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1.2.1成立QCC:我科品管圈由圈长、辅导员、圈员等10人组成。其中圈长由高年资护士担任,负责活动的进度和统筹安排;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对品管圈活动圈员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圈员由热爱科室活动的护士8名人员组成,每位成员均参与负责某个环节的工作计划和安排。通过圈员头脑风暴产生结果,确定圈名为“苹果圈”并设计出圈徽[4]。

1.2.2活动计划安排:依据PDCA的工作步骤,进行了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运用常用的品质管理手法和工具,以全体圈员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5]。

1.3 过程

1.3.1现状把握:现场调查我科2014年7月1日~9月30日血标本,大、小便标本共计1447例,不合格69例,不合格率为4.77%,按照标本不合格项目绘制柏拉图,详见图1。

1.3.2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累计百分比*圈能力),得出目标值为11。

1.3.3原因分析:通过柏拉图找出了影响标本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留取标本错误、标本量不足以及血标本凝集,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RCA分析,绘制成鱼骨图,找出主要原因,详见图2~4。通过调查问卷及查阅资料等要因确认方法,得出护士意识不足与宣教不到位、患者依从性差、血标本未混匀为真因。

1.3.4对策拟定与实施:根据80/20法则及5W1H原则,通过全体圈员的头脑风暴,拟定出对策。

1.3.4.1对全体护士及护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增强责任意识。

1.3.4.2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1.3.4.3定期开展对低年资护士技能培训,并制定考核制度。

2.结果

2.1 效果确认

2.1.1有新成果 经搜集2014年10月~12月标本例数及其中不合格例数,绘制出汇总表,得出在这3个月期间,标本例数总共1889例,不合格例数35例,绘制出改善前后对比柏拉图5统计学分析,与改善前标本不合格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前不合格率为4.77%,改善后为1.85%,最后绘制成效果确认图。

目标达成率 =(改善后 - 改善前)/(目标值 -改善值)*100%

=(11.67-23)/(11-23)*100%

= 11.33/12*100%

= 94.42%

2.1.2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进行自评打分,评价项目有:面对问题的勇气、责任心、团队精神、和谐程度、沟通与协调、质量改善工具的认识、积极心、荣誉感。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结果显示全体圈员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图6。

2.2 标准化与检讨改进

将本次活动实施对策进行标准化,制定新的标本采集流程,流程编入护士手册及病人健康教育手册,分析此次品管圈活动中主要环节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3.讨论

实施品管圈的意义:品管圈活动是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通过全体圈员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活动过程中赋予圈员参与感[6]。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管理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雷志荣,张文娟.QC小组在改进留置尿管中的作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B):48.

[3]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额运用现状[J].农垦学,2011,3(5);458-460.

[4]徐建鸣,蔡贤黎,姚礼庆,等.运用品管圈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的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

[5] Bardiaux L,Boulanger E,Bourcier V,et al.Pneumatic tube system for blood products transport[J].Transfusion Cliniqueet Biologique,2012,(19):195-198.

[6]王琼,张智慧,王洁雪.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运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85-86.

论文作者:刘建英,缪明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2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标本合格率中的作用论文_刘建英,缪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