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双辽市东明镇中心小学校 136414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其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中,方式十分单一,导致学生学习枯燥无味,一些知识无法很好地掌握,最终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所以教师必须做好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能够利用一些新型的方式促进学生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新理念创新课堂,使教学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教学走出了“知识课堂”,使课堂开放、灵活起来,使学生有了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但是,也有不少“新课堂”与新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可以说,这是课程改革必然要经历的迷惘阶段的表现。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准确,导致课堂失控
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是不同的。教师们在制定课时目标时研究不够,定位不准,常常出现课时目标错位、设置过高、随意性比较大等现象。教师在确定目标时要么过繁不适合课时教学任务,要么把整个学段、整章或整个单元的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所以在例题、习题的选取上不精当,能力训练落不到实处。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特点,一节课能够实现一个或两个重点目标就可以了,而有的教师每堂课都要把所有目标考虑到、涉及到,事实上是很难办到的。有的教师制定的课时目标带有成人味,不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不自觉地拔高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之后,教师、学生感到一片茫然,面面俱到,面面不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学情境创设趣味化、生活化倾向严重,淡化了数学味
新课程提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但对于有些教学内容来讲,并不好找到小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情境。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些高年级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只是比较牵强地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搬入课堂,让学生感觉教师只是变了一个出数学题的花样,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改善数学学习态度、增强探索情感、完善价值观没有太大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完成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是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制订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教学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中落实四基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地位、前后编排的顺序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适当划分层次。当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后,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指向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调节与监控也才能发挥自如,才能实现智慧、高效课堂。
2.经历有过程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学中不让学生经历充分的“过程”,几乎不能达到“四维目标”,尤其是第四维目标,因为没有“过程”就没有感受和体验,没有“过程”也没有真正的“探究”,没有“过程”也就没有对学习、对学科的情绪情感体验,更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态度”。有“过程”的学习是指学生数学学习的“建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绝不是一张白纸,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进入学习的。下面是某小学吴老师关于《估计》一课的教学:首先安排学生估一估数学书的宽有多少厘米,学生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交流估计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我知道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我一指一指地去比。”有的学生说:“我知道我的铅笔盒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我用铅笔盒和数学书的宽比一比差不多。”……然后,学生用尺子量一量,班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估计得比较准确。有了第一次估计的经验,再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多少厘米。这时说答案的学生少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去估计,然后再去测量。紧接着又让学生估计教室绿色墙围的高度,有的学生拿数学书去比,有的学生用手臂比出大约1米的长度,再和墙围去比一比。这时,一个学生不紧不慢地说:“吴老师,您能告诉我您的身高吗?”老师说:“我的身高大约是160厘米。”这时,这个学生看看老师又看看墙围说:“您比墙围高一些,我估计墙围大约是150厘米。”这正是墙围的精确高度,其他学生也自己估计出了结果。
要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明霞 试论计算教学的基本矛盾和处理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5,(14),15-16。
[2]余文森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5,(05),55-56。
论文作者:桂景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目标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