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放射线作为一种医疗治疗技术被普遍用于医疗诊断中,在对疾病的治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放射线也是一把双刃剑,会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从放射线对机体的损伤入手,分析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产生害处的生理基础和限制剂量,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在保护人体健康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关键词】医院放射线;机体损伤;防护措施
近代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用放射设备被普遍应用于各个医疗机构,对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放射线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们如若缺乏了解,不严加防范,便有可能导致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为了加强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广大群众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就需要让大家了解放射线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放射线防护措施。
1.放射线的种类、来源以及作用方式
在从事放射工作的职业人群中,对人体产生损伤作用的放射线主要有5种:A射线、B射线、C射线、X射线和中子(n)。放射线可以来源于自然界也可以来源于各种人工放射源,不同的放射性物质衰变会产生不同的放射线,例如:A射线来源于239钚、212钋;B射线来源于99锶、氚等。放射性危害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外照射危害和内照射危害两种,其中,外照射危害主要来自于C射线、X射线和中子等贯穿辐射,只要脱离或者远离放射源,外照射危害就会停止。内照射危害主要是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水、食品及其他物品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毛孔、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内,从而释放出放射线对人体进行照射。微量放射性物质如果进入体内,将会连续照射人体,直到放射性物质衰变了或被排出人体为止,因而可能产生可观的剂量。
2.放射线对人体产生损伤的生理基础
产生放射生物效应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放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生物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的直接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继发作用,主要表现为水自由基对生物分子的损伤作用。辐射损伤通过脂质的过氧化作用造成体内包括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膜、核膜等生物膜的损伤,使生物膜的能量传递、物质转运等功能受到影响,并使糖链产生断裂和失活。辐射最主要作用于细胞的DNA和细胞膜,引起的DNA损伤主要包括:碱基的破坏或脱落、糖基的破坏、DNA链上不稳定位点的形成、DNA链的断裂等。在同一生物有机体内各种细胞和组织器官的辐射敏感性因其种类与生理机能状态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可以分为高度敏感组织、中度敏感组织以及不敏感组织。人体受到放射线照射后主要的健康危害来源于各种射线的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会对人体发生理化、生物变化等辐射效应,它既能治病,又会致病,它产生危害的性质和程度因辐射的物理学特性和机体的生物学背景而有所不同,可以是发生在受照者本人的躯体性效应,也可以是因生殖细胞受到照射引起的发生在受照者后裔的遗传性效应;可以是超过一定水平照射后必然出现的必然性效应,也可以是受照水平虽低也不能完全避免的随机性效应。
3.放射线辐射防护的原则
3.1实践的正当化
相对于放射线对于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其有可能带来的害处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不应该限制放射线项目的合理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放射防护最优化
无论是职业人员还是非职业人员,都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所有辐射照射都应保持在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3.3个人剂量限量
个人所照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量。一般规定,职业性人员照射剂量限值:连续五年内有效剂量<100mSv,年平均为20mSv,在任何一年内有效剂量必须<50mSv,眼晶体的年剂量限量值为150mSv,皮肤为500mSv。非职业性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为1mSv,或连续5年的年平均剂量<1mSv。孕妇在妊娠被确定以后,余下的妊娠期内,下腹部表面的剂量限制应<2mSv。
4.放射线防护的具体措施
4.1外照射防护措施
4.1.1屏蔽防护
各种放射线设备和放射性药品的操作必须在有屏蔽的情况下进行,并要根据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的种类、能量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例如:γ射线要用铅或铅玻璃防护,β射线用有机玻璃防护等。在选择具体屏蔽防护用品时不仅要考虑到材料的屏蔽功能,还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以及是否方便操作,如果操作时间有所延长,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4.1.2距离防护
据统计,人体与放射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则可以使辐射的剂量减少至1/4,因此操作时尽可能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例如:开瓶时使用长桶开瓶器;分装时采用远距离移液管;注射时采用长的注射筒等。
4.1.3时间防护
受照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因此,医护人员应当迅速准确地操作和检查,缩短接触放射性核素和患者的时间,这就要求操作者必须技术熟练、情绪镇定、物品准备齐全、操作迅速准确、并尽量采用较先进、快速的检查方法。
4.1.4控制污染
操作放射性物质难免发生污染,因此应将存放放射性物质的房间与办公室、休息室和资料室等严格分开,采取三区原则,即建立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各区内的使用物品不能互相换用。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时要穿隔离衣或在普通白大衣外面加袖套和围裙,戴橡皮手套、口罩、帽子,穿专用鞋,防止污染日常衣物和头发以及吸收放射性气体。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美容化妆、进食和存放食物。发生意外污染时要及时正确处理,避免污染扩散,并对污染成分不同的物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清理放射室时应采用合适的去污剂和去污方法,必要时可采用放置、撤换和覆盖的方式。
4.2内照射防护措施
开放性放射源可能通过口、呼吸道、皮肤伤口进入体内,因此内照射的防护关键重在预防。内照射防护的原则是尽一切可能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尽量减少实验场所及环境污染,定期进行污染检查和检测,把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制以内。
结语:
放射线是一把双刃剑,从总体来看,放射线对社会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其危害,但是公众也应当了解放射线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了解放射线防护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放射防护工作应该引起大家足够重视,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医院放射科人员应该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医院放射科的专门规定,防止放射线对自身和患者带来伤害,广大健康人群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伤害自身。
参考文献:
[1]曲海燕,赵东海,李全岳,等.医院中放射线辐射的存在与应对[J].医疗装备.2012.(05):96-97.
[2]翟大伟.辐射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1.(02):36-37.
论文作者:许德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放射线论文; 剂量论文; 放射性论文; 射线论文; 防护论文; 损伤论文; 放射源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