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分析论文_赵玉花

赵玉花(北京怀柔医院 北京 怀柔 101400)

【中图分类号】R19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8-01【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性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观察并统计两组住院患者的感染程度与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为8.0%,常规组的为25.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的病情感染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病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应用

医院感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医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一种是出现感染的相关症状,且感染有潜伏期,即使患者康复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仍属于医院感染[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均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得耐药菌株开始出现,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所以说,对医院感染应提高警惕,并有效控制感染情况。本次研究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微生物检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与感染程度,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医护人员耐心同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意义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实验组男56例,女44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39.6±12.3)岁,最短住院时间为7d,最长住院时间为50d,平均住院时间(14.9±3.6)d;常规组男54例,女46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38.9±11.8)岁,最短住院时间为8d,最长住院时间为52d,平均住院时间(15.2±3.8)d。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检测方法1.2.1常规组 单纯采用传统的抗感染措施,并没有对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1.2.2实验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治疗方法,快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鉴别出感染类型,对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可以参照病原菌的种类来鉴别,细菌分型包括血清学分型、细菌素分型、分子分型、噬菌体分型等[3],详细的操作步骤为:(1)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应参照细菌耐药性的具体表现,如:凝固酶中的阴形葡萄球菌可增加感染,耐清毒素中的肺炎链球菌的传播速度较快等[4]。同时加强微生物监测功能,如:每日定时对标本的耐药性进行微生物检验,以便及时更新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的最新资料,便于临床治疗中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再次,实验室定期进行药敏试验,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细菌学检测,包括媒介与感染源的监测,患者、医护人员、医院环境[5]均属于感染源的范畴,因此,需加强消毒工作,控制医院感染。可采取生物指标法进行消毒灭菌,并与卫生标准的要求相比较。媒介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手污染、空气污染、医疗用品污染等。

(3)加强正常菌群与易感人群的相关监测。癌症患者、ICU监护患者、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均为易感人群[6-7],应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做好相关监测;正常菌群应做好环境细菌的监测。

(4)医院对微生物检验工作者的相关问题应高度重度,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加强感染性疾病的相关诊断工作,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指导临床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的感染程度与感染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以95%作为可信区,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实验组患者感染人数为8例,感染率为8.0%,常规组患者感染人数为25例,感染率为25.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疾病感染率(n/%)

3讨论发生医院感染的必要条件包括传染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三个环节[8],在临床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经,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1)发现传染源:发生医院感染时,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病原菌,并对菌株采取分离鉴定的临床检验措施,对其中的耐药菌进行分子分型,可以为疾病感染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利于临床医生查明感染原因,以便及时控制医院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2)及时切断感染传播途径:对一些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手术室、病房,利用微生物检验能够快速发现感染问题,保护患者免受感染,及时切断感染传播途径。同时要求微生物检验工作人员对手术室、病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等,对人员的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提出参考性的意见。

(3)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的病菌抵抗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发生医院感染均由机会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引起,采取微生物检验可以及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详细的监测,对患者的肠道、呼吸道等部位进行菌群监测,从而控制了易感人群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综上所述,在疾病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1]肖杨,罗健梅,龙芝美等.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09(5):364-365.[2]张红祥.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5):97-98.[3]张伟.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51-352.[4]许晓红.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下转第619页),2013,23(8):4719-4719.[5]王新刚.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6241-6242.[6]汪伟生.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82-83.[7]赫惠.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763-7764.[8]武华,陈静,杨秀莲等.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964-2964.

论文作者:赵玉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  ;  ;  ;  ;  ;  ;  ;  

在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分析论文_赵玉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