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获取丰富的语言词藻,掌握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启迪的思想,开启智慧之门,进一步理解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语文是学会交际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璀璨的必要保证。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任务中的作用。语文素养的水平是理解与掌握各们课程的必备条件,且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学生在不断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会被潜移默化。其次,学生主要需掌握的语文素养是指理解、熟知和运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在内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也是组成学生各种能力的要素,是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实验教材编写特点分析
再来看看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看看它的编写有什么特点,看它是否符合新语文课标理念的要求,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而更有利于我们灵活的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教学。
1、教材的编写坚持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开始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2、教材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
3、教材入选课文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有寓言、古诗、儿歌、童话等,特别以童话居多。
4、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教材内容的安排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
6、在来看看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也是灵活多样。
7、教材还给我们提供了综合性学习的范例。
8、教材给我们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语文教学策略浅谈
1、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这是有道理的:学生只有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下,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自身的潜能,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则更有说服力。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学要有趣味化、情境化、游戏化
教学趣味化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只有有趣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如何实现趣味化,可以有以下两点:
①尽可能多地创设意境丰富的教学情境:
“情境”是个很抽象的名次,“情境教学”则是个很精深的教学理论。情境的创设对教学的确大有裨益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与无意中入情入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受到教育。
我们可以用影视录像、录音、实物、模型、课件等创设情境,特别是课件对情境创设效用最明显。它可以讲属于过去或未来的时空拉到现在,可以将抽象变为具体,将静态变为动态,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如:《草原的早晨》一课,为了加深学生对草原美景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课件,课件里播放蔚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草原上,几个健壮的蒙古族牧民骑着高头骏马,自由自在的放牧这洁白的羊群。和着优美的画面,播放悠扬的背景音乐:“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向四方,百鸟齐飞翔……”学生入情入境受到了美的陶冶。
除此而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角色表演来创设情境,角色表演既可以由几个同学演给全班同学看,也可以在小小组里分角色表演,这样即迎合了学生的表现欲,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做什么事最快乐》《蚂蚁和蝈蝈》《乌鸦喝水》《春笋》等都可以进行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悟课文。
②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儿童衷爱的,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是重要的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种类很多,如:故事法、猜谜法、音乐法、儿歌法、动作法、游戏法等。例如:在教学上册P60识字2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有趣的音乐,让儿童在音乐声中有的韵律读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太阳、闹钟、小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这样学生即感兴趣,且多感官参与,学习效果一定很好。
3、教学方式要多引向实践、探究,教学内容多引向生活、自然。
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很大的拓展空间。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之一,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它的资源时非常丰富的。新课程中列举了 27 种,如工具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展览会、报告会、故事会、报廊、黑板报、广告标牌、自然风景、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重大事件、日常生活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语文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积极开发这些资源,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综合性学习,多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活学语文,学活语文。
一句话,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识写、重诵读、重感悟、重积累、重探究”。
参考文献
[1]夏江杰、王老师.错误的以诗解诗.人民教育,2005(2):27
[2]朱瑛.我们何时需要讲.人民教育,2005(6):36-37
[3]张海峰.《白杨》教学设计.教学与管理,2005(2):65.
论文作者:韩作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情境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课件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