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论文_袁月

“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论文_袁月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注重互联网的主动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变革和理念出现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采取创新策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构建服务管理网络数据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建立一体化移动网络平台、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希望为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且能够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与此同时,网络资源复杂多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所以极易受到互联网中的不良影响。为此,学校方面应该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充分认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创新,并保障大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分析

1.1大学生网民基数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 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群体网民比例达 31.5%。 高校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大学生上网十分便利。 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迅速增加,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最新、最丰富的信息, 使他们的思想更活跃; 但是网络信息繁杂,一些迷信、色情、暴力甚至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大肆传播,也不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甚至冲击他们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互联网已成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主导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 2 000 份,最终回收 1 853份,涵盖 4 所高校。在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 48.2%,女生占51.8%,其中本科生 92.1%,研究生7.9%。 从政治面貌结构来看, 受访人中多数为共青团员,占 87.65%, 另外9.83%为中共党员。问卷针对大学生日常上网事项进行调查, 其中休闲娱乐占 22.63%,查询学习占20.35%,浏览新闻的学生有 19.27%,聊天、微博分别占17.70%、15.37%,其它事项占2.78%。 同时针对大学生上网时长进行调查,其中 1~5 小时最多,共占76.8%。

2“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征

2.1师生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互联网打破界限,方便师生间的联系,为日常工作和学习创造便利。“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增进相互联系与互动。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学生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能积极对学生开展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项工作,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2.2注重互联网的主动利用

利用网络教育形式,在互联网环境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的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观念、行为举止都产生重要影响。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手段与拓展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升。发挥互联网收集、处理资料的便捷功能,做好分析和整理工作,掌握正确的方法,更好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3方式变革和理念的创新

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给各项工作带来全新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在知识、技能、眼界、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而互联网环境下,要求组建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认清楚形势,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等进行综合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助力发展

3.1 “互联网+”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扩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平台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以及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的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心态,从而直接影响思政教育效果。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和交互性打造了平等、开放、自由、隐蔽的教学模式,利用网上的大量信息和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全面化、形象化、现代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网络的虚拟性可以淡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色彩,有利于双方平等地交流和探讨, 而网络的跨时空特点突破了以往教育的课堂限制,更加拓展了教育空间。

“互联网+”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推进了

3.2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网络所包含的全球化信息可以设计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 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获取丰富的信息以及政治教育资源。 这对于教育者本身也是一种提升,“互联网+”下思政教育的宽泛舞台让教学的内容变得丰富和多元。 这是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所不具备的, 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继续拓展和延伸思政教育的范畴, 并及时地将这些教育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既能实现教学全方位化,也能真正做到教育的广泛互动。 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真正实现了“网络有多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就有多大”。

4“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

4.1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教学的模式

当前互联网能够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教师必须要重视在线教育的方式,并予以合理利用。 要突破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得到渗透,从而起到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4.2建立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进行建立和应用,有利于促使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联系得到增强,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也就能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便利。 另外,建立移动网络平台,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并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对学生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促使学生能够开展更加健康有效的学习活动。

4.3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

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在建立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的过程中,必须切实的符合学生的需求,在其中凝聚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等多股力量,从而起到培育学生和感化学生的作用,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秦娟娟.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

[2]探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刘芳.作家天地.2019(18)

[3]“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符号化探究[J]. 徐瑞雪.高教学刊.2018(17)

[4]“互联网+”时代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J]. 朱婷婷.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6)

[5]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 刘慰.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06)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有效路径选择[J]. 李晓路.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

[7]“互联网+”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陈赤华.教育现代化.2017(02)

[8]“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 张智.教育现代化.2017(03)

论文作者:袁月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论文_袁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