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到如今已经四十载,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市化建设日益完善,与之相对应的供电系统网络也在日益完善当中。如图一所示为一野外输电线路杆塔。作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即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基础建设,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问题;改进方法
1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存在的问题
1.1杆塔基础设计问题
在进行施工和建设的最初环节,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特殊性的问题。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都具有相对复杂的特点。杆塔基础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部门,仍旧采用了传统的总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没有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系数设计方案。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施工建设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总安全系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施工建设的总体需求。工作人员没有制定出新的系数统计方法,会导致在后续的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缺乏相对合理和可靠的安全依据,因此容易造成施工建设中安全隐患系数的提升。
图1
1.2施工地质环境问题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可能会受到施工地址环境问题的影响。如在沿海地区进行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过程中,海岸地形环境就会对其造成影响。如果地质环境为软土环境,那么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施工中,就需要对地质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考虑,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后期会因为地质沉降等因素造成倾斜现象,进而形成较大隐患。因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此进行详细考虑,需要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设计进行适当优化,保证塔基后期发生倾斜、沉降事件也不会影响其正常应用。
1.3自然灾害应对问题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以沿海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为例。沿海地区多为台风多发区,台风可能会损害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因此,需要对风动力效应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对当地台风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杆塔、风力相互作用力的详细把握,可以让架空输电线路防风、抗风技术手段得到进一步完善,让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如暴雨、雷击也会对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这种自然灾害也是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主要问题。现阶段,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在逐渐提升,输电线路杆塔高度也在随之提升,这会使输电线路与杆塔受到雷击的概率增加。对此,需要结合当地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实际情况,在设计施工中加强杆塔基础处理,同时需要引进输电线路过电压、雷击杆塔电流监测系统,利用坚实的基础工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避免雷击事故出现。
2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优化改进对策
2.1做好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现场考察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施工技术和自然灾害问题。因此,在正式开始项目施工之前,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制定出更为详细和周密的施工计划,进而增强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质量。比如,我国某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展之前,对该区域内部历年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掌握了自然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特征,结合地形地貌,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建设工作整体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
2.2优化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
(1)灌注桩基础处理。在我国电力领域供配电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选型工作进行优化设计。
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建设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国内建设发展水平迅猛提升的行业基础设施来说,应用此种方式可以增强基础的抗压能力。例如,我国某地区的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针对地下水含量较高、淤泥积淀较厚以及地下软土较多的河网区域,以及坡度较高的陡峭坡体结构,应用灌注桩基础处理方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的施工建设材料的使用效率。
(2)掏挖类基础处理。掏挖类基础结构在近年来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此种设计方法和建设模式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原有土地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而有效地降低土地的开挖总量。例如,我国某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部门重点对土石方的开挖总量进行了计算,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开挖总量控制在了混凝土浇筑型土石方填筑工程总量以下。在具体的操作阶段,施工单位将掏挖类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施工方式进一步细化分为全掏挖类型以及半掏挖类型。在成型度较低的土壤结构中,应用半掏挖类型施工方式,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3)大开挖基础处理。除了上述两种基础类型之外,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建设阶段,还经常需要对范围较大的区域进行全面开挖,在这一环节中应用的施工技术被称为大开挖技术。一般来说,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基础的实际受力情况,选择刚性或者柔性的施工方法。刚性施工方法的操作较为简单,基础掩埋的坑度较浅,通过设备构件自身的重力,同外界的作用力相互抗衡。但是此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实际的应用范围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柔性施工方法主要通过钢筋混凝土底版,充分地改善了杆塔基础层上覆盖土的性能和重量。
2.3增强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处理
(1)砂石桩法。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建设中,砂石桩法主要被应用到挤密松散性的粘性土、砂土、杂填土以及素填土等地质条件当中。砂石桩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整体的综合承载能力,减少压缩情况的产生。在具体的操作阶段,施工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桩挤密的作用以及振动作用,增强桩基周年土壤环境的密度,降低区域内部土壤的压缩性。(2)换土垫层法(换填法)。在进行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施工和建设的过程中,若出现基础的受力层地质较为松软的问题,便会导致后期的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一般来说,针对该问题,工作人员会采用换土垫层的方法,提升土质结构整体的硬度,在有效提升塔基综合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建设之后的沉降速率。(3)强夯法。强夯法主要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环境中存在的碎沙石土、粘性土、饱和性较差的粉土以及后期容易受潮而发生湿陷的黄土土质。在实际的施工和管理阶段,工作人员通过向强夯土当中回颗粒较粗的材料,完成湿陷强夯和置换工作。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可以采用碎石或者块石等材料,并且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列出了四点主要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基础问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改进方法。本文希望在有关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问题上给予相关工作人员一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杨斌,陈应权,曾臻,周云.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7,33(24):111-112.
[2]张晓迎.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J].民营科技,2018(05):53.
论文作者:刘龙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基础论文; 方法论文; 地质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