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市政工程建设公司 广东南雄 5124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从安全、质量和技术先进性方面加以管理,还要更新管理方法与模式,确保专业人员高效管理的基础上,让整个工程得以顺利开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并总结具体的有效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其工程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以及工艺应用等多个环节都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对建筑物使用性和功能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更要有新的更高的目标,只有加强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才能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效能的提高。
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在对我国建筑工程目前的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当下建筑工程在管理工作上还面临不少问题,比如环境日益复杂下,参与人员众多,涉及环节繁复,一旦稍有差错,就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以下笔者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
1.1管理人员意识不强,缺乏长远专业的培训
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而已,管理效率较低,大多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识都不够强,也没有有效的培训途径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专业能力。施工企业内部没有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管控和执行,欠缺对安全施工技术和方案的应用,导致很多管理制度应用后看不到效果,不但提高了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的管控难度,也给工程的安全施工埋下隐患,导致各种质量问题不断发生。
1.2建筑工程管理不够规范
伴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施工团队面临的施工任务难度也不断增加,建筑行业逐渐向着工业化、机械化方向实现大发展,所以建筑行业的人才也应更努力发展为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在展开的相关调查中发现[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较为突出的表现在管理不够规范上,比如很多安全生产标准细化程度不够、整套的管理模式还没有与现代化要求相接轨、不少应用的管理方法的多样化与管理人员本身的安全技术水平不相符,这些都给工程的施工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再比如很多没能以标准程序进行施工的工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还需要紧密结合相应的管理标准,不断完善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施工安全、进度和效益之间的不平衡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作了非常突出的贡献,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存在很多非良性的竞争,一些人投机取巧地钻市场空子,通过提高管理难度的方法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最终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性以及社会效益方面难以平衡。从这些方面整合来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有紧密的相关性,而实际的施工中,如果少数企业为了追求丰厚利润,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漠不关心,以大大缩减工期或不严格执行规定等方式来节约成本,增加利用,必然导致相应的安全措施、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这就给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
1.4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与技能水平偏低
城市建设与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再加上建筑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管理难度以及质量水平要求必然提高,因此对管理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与管理专业性,同时抓好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参与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技能,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各方面的要求。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都不达标,其管理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有的甚至无法通过第一时间发现工程隐患,及时消除隐患问题。
2.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研究
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风潮中,建筑工程管理无疑不断加强,这与市场规范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自身与施工人员都能在一个不断完善的环境下开展工作,才能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并最终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企业的长远运营,还与建筑工程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有关,但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与落实,以此来保障管理人员能准确拿捏好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管理现场的安全性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让工程处于一个完善的运动机制中进行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与管理者互相监督,要求所有人员都能根据规范的标准进行操作,真正保证施工的稳定安全性,确保质量,让安全事故不会发生[2]。比如,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要求标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不同环节的管理负责人,以监督和控制的方式消除整个施工过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的质量,同时还要采用合理的激励体制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并将其与施工人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挂钩,让施工人员更积极投入参与到整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去。再比如,以明文规定的方式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制成手册分发到每一个员工手中,加大员工对安全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视,尤其是具体的施工各个环节中更要细致化,才能真正构建安全和高质量的建筑环境。
2.2加强施工现场各种材料设备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是其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企业成本投入的主要部分,所以加强对施工现场各种材料设备的管理力度,才能尽可能减少材料资源浪费的情况,提高施工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建筑工程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各种应用材料和设备入场以前,管理者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科学的检测,确保其符合施工的要求才能放行进入使用;(2)要确保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功能在施工工作中效能得到最大的利用,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要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材料与设备,并安排好相关的负责人及时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督,从供应环节、管理环节、储存环节以及发放环节着手,使其连成系统化的管理,尽可能降低成本[3];(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采购量,一般情况下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比较选择采购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材料,安排有经验的采购人员进行采购,保证材料的采购与高效应用得以落实,为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2.3强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及时消除各种隐藏的安全隐患
在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也必须极速提高,尤其是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要确保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监督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完善,不断加强施工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通过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施工队伍人员的综合素养,才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让施工人员具备处理施工工作、管理工作以及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关系的能力[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企业必须面对要求更高、更艰难的现实,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管控意识和责任安全意识,遵循完善的相关制度,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得以发挥和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建英.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2013, 10(22):222-223.
[2]花威伟.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6,12(6):142.
[3]何树坡.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筑节能,2017, 11(1):165-166.
[4]李永华.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3):75-76.
论文作者:黄胜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