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计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新模式论文,世纪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新型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蓬勃发展,技术含量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的世纪。网络的存在不仅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巨大变革,而且将向传统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提出全面的挑战。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系统的子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会计必将由现在传统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
一、网络会计的概念及内容
1.网络会计的概念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体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从实质上来说,网络会计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2.网络会计的内容
网络会计根据不同的披露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网络,其内容如下:
(1)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当有安全需要时,采用“防火墙”技术与互联网(Internet)隔离,从而使得安全性、保密性得到保障。这一层次的信息披露是在特定范围内呈全开放式的。
(2)企业外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是在Intranet的基础上,对一些有选择的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信息将在合作者的圈内共享,为完成共同利益目标而提供方便。这一层次的信息披露是在选定范围内有条件开放的。
(3)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传播的空间巨大,但披露的信息则有严格的限度。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Internet上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网页,作为外部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由于使用者多是公众或无关企业,因此对这一网络的财务信息的披露是在不定范围内所进行的开放,并且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二、网络会计的特征
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网络会计具有以下6个特征:
1.实时化。当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就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化为事中的动态核算。凭借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和网络的传输能力,信息使用者只要点击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
2.多元化。传统会计一直把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统一采用标准模式提供。而现实情况是,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决策需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规范的最低标准会计信息,还可以提供所有可能的会计方法作为基础的多元化会计信息。
3.降低成本。网络经济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边际成本递减原则,即网络用户越多,成本越低。随着网络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网络会计作为网络经济的一部分,也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网络会计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交易成本、审计监督成本和纳税申报费用,从而实现利润最大,财务状况最优,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
4.开放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而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信息。
5.商业性。会计信息作为商品走向市场,其供给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借助于网络,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与支付能力取得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市场亦可以根据需求加以提供,形成真正的所谓“以用户为导向”的网络会计模式。
6.灵活性。网络环境下,会计软件将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使用者利用模块化了的会计程序,灵活选择多种信息,选择不同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决策模型中,形成最终会计信息与使用者之间一对一的关系,实现信息的定制。
三、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提出的挑战
与传统会计相比,网络会计具有更加广泛的核算内容,它不仅可以处理传统会计经营业务,还包括了电子单据处理和电子货币结算等网络经营业务。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是以满足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最大需求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它与传统会计模式相比,在理论、内容、目标方面都有不同。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制了会计工作的范围。传统会计主体是明确而稳定的,而网络会计的主体具有模糊性,例如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中,存在着一些虚拟化了的网络公司、网上公司、网际公司和信息中介服务公司等,这些公司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们可以没有场地、没有确切的办公地点,同时可根据任务的变化或变化的需要,迅速进行分合、重组,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模糊状态。
2.会计职能。网络财务要求会计职能由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原有的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要创新会计方法,学会对各项会计数据的深层次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项会计信息,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完美的服务。
3.会计要素。随着以各项无形资产为代表的知识资产和人力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企业的资本中心正由货币资本向智力资本转化,会计核算的对象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必须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重新分类,会计要素也将随之改变。
4.会计核算对象。在网络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将发生变化,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融合,出现模糊分工,使得“核算对象”发生变化,传统的“资本运动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财务的需要。
5.会计手段。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得获取会计信息已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广泛应用,会计手段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会计信息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这种替代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对信息分类、加工和利用等技术的限制,利用同一基础数据便可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利用。
6.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传统手工操作条件下,会计人员只能忙于应付核算,网络时代将全面改变其工作和生活方式,实现由核算型会计向核算管理型会计的转变,为会计在管理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建立包括事前的预测决策、事中的监控核算和事后的分析考评在内的会计信息系统。
四、发展网络会计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安全性。在企业网络会计与互联网(Internet)连接后,会计信息能迅速地传播,但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特征与本身资源的缺陷,较之手工会计系统与局域网会计,网络会计安全性较低,风险因素大大增加。安全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会计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计算机硬件,相关软件的安全及性能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以防止硬件、软件故障和黑客入侵以及计算机病毒给网络会计带来的危害。
2.变革会计目标和体系结构。传统会计信息只充当了信息过滤的角色,他负责筛选进入会计系统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汇总以得到相应的财务报表。其设计目标主要是加强如何使会计循环中各项工作自动化。网络会计的目标应定位在为企业创造价值,其设计应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网络技术和作业流程于一体。健全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极具价值的信息支持,而且还能帮助企业识别、控制及处理业务中的风险。
3.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网络会计的实施,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还要求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网络会计实现的关键最终仍然是人。所以应积极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4.尽快实现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和优化,并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网络会计的运作。国家应该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率先实行网络会计系统,在试点的基础上取得经验,并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