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整合影视资源——基于课题实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论文,课题论文,影视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影视资源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并非标新立异。优秀的影视资源不仅内蕴深厚丰富,而且具有时空的统一性、声画的融合性和内容的综合性等特点。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都有助于创设一个高度审美的教学环境,达成其他教学文本无法替代的情感体验;它的多元内涵及与生活的高度相关性更是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就影视资源与教科书的关系而言,我国中学语文界目前大致存在着两种形式的探索途径:一是选片独立于课文内容,单独开设电影课。这方面的探索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时代的演进,生活内容和价值观的变化,更多优秀电影涌入国内,适合推荐给当代中学生的影片自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是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片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阐释和拓展,辅助教学。比如学《香菱学诗》看《红楼梦》相应片段,学《再塑生命》看《阿甘正传》。这种依附于单篇课文推介影片的方式存在两大可能:要么过于依附课文,大大影响了电影作品的独立审美价值;要么由于电影的强势介入,喧宾夺主,造成视觉刺激代替文字品味的不良后果。加之电影容量较大,课堂时间有限,这种辅助教学方式的弊端可想而知。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哪些电影值得拿来研讨?如何保全一部优秀电影的独立审美意义,同时又能与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在肌理相勾连? 首先,在遴选影视资源时,要确保每一部入选影片自身应是一个自足的审美艺术作品,具备很高的独立审美价值:它们应在电影艺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创性地位;它们应散发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们能够穿越时空、国别、文化的藩篱;它们追问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关乎人类生存的重大母题;它们应是个性的、多元的、人文的、反思的。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它们对其心灵世界的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填补”作用,能够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看懂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其次,在设置课程时,入选影片与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在肌理要互相勾连: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不论是电影,还是文学,不论艺术样式如何流变,欣赏方式如何变换,一切艺术作品试图表现的母题通常是经久不衰的,探讨这三大关系是所有艺术样式永恒的皈依。这种恒定性是我们把电影引入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但作为课程建构的影视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我们并不以印证、解释课文内容为旨归,而以话题为依托,不断地向内纵深、向外拓展,让文字与影像的双重阅读搭建起更为宽广的思辨平台。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因过于依从具体课文篇目而显得累赘、琐碎,又可以遵循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与语文课程内容相融相洽;同时这三大母题的划分也非常符合电影艺术的表现内容和整体观念,因此,能够确保电影作为一门审美艺术的独立价值。 基于初中语文课程设置的融合度、教材单元主题类型的相关度以及七至九年级学生电影鉴赏水平的梯度差异,本课题精选的影视资源即遵循“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母题进行归类、设计。现将影片资源按年级、母题分列如下: 序列一:人与自我 人的生命是偶然的,又是极为神秘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基本任务——认识自己。我们通过认知、体验,不断地去拓展、挖掘生命的向度和深度,去试图理解各种生命命题,比如什么是自由、责任、幸福、信仰、真理、道德等。电影艺术就是在情感和认知的综合体验中,帮助我们拨开诸多身外之物的“迷雾”,与灵魂对话,与精神交流,探索如何成为一个更为饱满、丰盈的生命个体。作为资源库第一序列影视资源,“人与自我”主题精选出《国王的演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上去很美》《楚门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赎》《入殓师》六部优秀电影。每部电影通过“电影与生活”环节启发、引导学生叩问自我,发现自我。 比如,配合七年级下“人与自我”之“成长的足迹”单元话题,笔者推荐学生观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用绝美的影像讲述了少年派在海上漂流求生的双重奇幻故事。一个好故事飞跃到现实世界中,往往能讲述出更多的好故事。观影后,笔者问学生:“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学生七嘴八舌,讨论起成长、苦难、自我、生命、信仰与理性、电影与人性等话题。有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关于________信仰的故事——“信仰与理性看似是有冲突的,但仔细思考,却发现可以并存。就如片中派的母亲说过:理性能解决外在的,而信仰则能解决内在。正因为如此,派才得以奇迹般存活。信仰给他的心灵搭了一个庇护所。用荒诞掩埋残酷,用信仰保护心灵,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许多以前没想过的东西”。也有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关于自我的故事——“派在老虎的眼中究竟看到了什么?仅仅是一个缩小的虚无的影像,还是另一个自己?漂泊在茫茫无人的命运的大海上,派内心的撕扯与痛苦也正如每一个人的痛苦。在最艰难的时刻,看见真实的自己,也许艰难,也许不和,但它会令你成为一个更加‘稳固’而‘完整’的人。这是苦难,更是磨炼”。这就是电影的力道,它通过影像和隐喻让我们去窥探那些令我们恐惧却又不断吸引着我们的未知。电影,就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种捷径,让我们遇见未知的自己,思索生命的要义。 序列二:人与社会 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人除自然之外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个体之间所有的差异、困境和矛盾都诞生于这两个环境之中。相较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集中地体现了人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和精神脉络。作为资源库的第二序列影视资源,“人与社会”主题涵盖面丰富而宽广,笔者将其细分为“人与家庭”“人与艺术”“人与战争”“人与历史”四个专题,精选出《一一》《放牛班的春天》《辛德勒的名单》《浪潮》《芙蓉镇》《末代皇帝》六部优质电影。通过电影艺术建构的多种社会模型去启发学生了解社会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向外拓展,更加深入地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每部电影还是延续第一序列的格局,以“电影名片”推介影片,设置“电影与生活”勾连观影者与影片的深刻联系:让学生在“观众反应”中身临其境,研讨“主题焦点”,在“自由谈”中畅谈分歧,在“项目”中深度体验。 比如,配合八年级“血泪战场”单元,笔者安排了“人与战争”影视欣赏专题,从众多战争电影中遴选出《辛德勒的名单》和《浪潮》两部电影。希望学生能够从中了解独裁战争的发生过程、后果以及产生的原因,反思战争中生命价值与群体命运的关系,等等。在课后访谈中,当被问起“它们跟你印象中的‘战争片’有何不同”时,学生纷纷表示:“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两部片子所描绘的并非战场上的枪林弹雨,而是深入地展现了战争的起因及后果。”“一般意义上的战争片喜欢把‘英雄’神化。而《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角辛德勒不是一开始就是个英雄,他的变化让我觉得真实。”“《浪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并不直接描写战争,而是放在现代背景下去挖掘战争的起源。”“这两部电影对战争中的人性有很犀利的质问与反思。我觉得这样的电影不论过去多少年都会催促我们去思考‘人与战争’这个千古疑难。”在《辛德勒的名单》“电影与生活——自由谈”板块,笔者带学生举行了一场题为“战争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的辩论赛。课上气氛异常热烈,双方针锋相对,争持不下。最后经过充分讨论,笔者和学生一起整理出几点共识:第一,战争只是一种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目的。需要我们用正义来度量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应该是利用战争的人们。而这些人的行动方式、目的和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去评价正义与否的重要标尺。第二,哪怕目的是正义的,也不应该成为政府制造灾难性结果的借口。第三,发动或加入战争是愚蠢又危险的决定,那意味着你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第四,被迫参战的人们“奋起反抗”,但也别忘了“正当防卫”也有过度一说。课下,学生对课堂讨论引发的很多焦点问题产生了持续、浓厚的兴趣,比如“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发起战争?”“战争所折射出来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群体中纪律和自由的界限在哪里?”“世界离独裁到底有几天?”等,并写下了《正义的底线》《野心的沟壑》《蝴蝶与坦克》《战争的旁观者》《生命的价值》等谈论战争观的优秀习作。学生对战争的关注与思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纷纷用“刷新”“填补”这样的词来形容这些电影研讨课对其形成战争观产生的巨大作用。 序列三: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不止于自然界,当中包裹着政治、法律、道德甚至战争、杀戮等;自然就像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是某一阶段人类行为模式的集中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关系的一次群体性检验和回望,是在更广阔的视域中的一次审视。本序列选择了《自然界的大事件》《子熊故事》《美丽中国》《海豚湾》《抢救切尔诺贝利》《地球之盐》这六部高品质的纪录片,来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当前的生态环境、遗失的文明、人类的过失和肩负的责任等。比如,配合八年级上“探索自然”单元话题笔者引介《美丽中国》这部系列纪录片。很多学生在观后纷纷表示片中的中国令他们感到新奇和陌生:那么多陌生的动物,那么多陌生的民族,那么多陌生的文化……这不是他们眼中熟悉的中国。其中一位学生说:“这部影片打破了我对中国的认知,但我要质疑它的中文标题。Wild China,我认为翻译成‘野性中国’更合适。”在“电影与生活”板块,我们进行了一项讨论:“《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从他们身上表现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你能否在片中找到几处镜头传达现代生活业已遗失的‘淳朴’?”令人感慨的是,很多学生都动了真情。学生甲说:“云南的云阳梯田,那里的人们会给归来的燕雀留一扇窗,苗民们通过屋檐下燕子的行为来调整播种节奏,这样的乡村气氛,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令我神往。”学生乙说:“我看到大天鹅和居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孩子们把它们当作朋友,用饭菜去喂养它们。人与自然这样和谐的景象似乎在我童年时就消失了。现代生活造成的污染令很多生物丧失了生存空间,捕杀更是让它们感到无限恐惧。对此,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观看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纪录片本身的价值。学生不仅感叹拍摄者高超的技术和震撼的画面,更体会到了这背后创作者深入险境、理性追求真相的勇气和悲悯情怀,这是对生命永恒的一次致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审视。电影研讨课后,笔者请学生拿起摄像机探访某地,用镜头捕捉自己眼中珍贵的自然风物和人文遗产,用纪实影像去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影视资源的介入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播放键”,而是要紧密切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课程知识、能力建构的需要和情感、价值观发展的需求。首先,资源配置要适时适度。要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从整体上呼应教科书三大母题的编排特点,分阶段、分步骤,适时、适度地推荐资源,实施教学,切勿贪多求快。比如,《一一》是配合七年级上“人与社会”之“家庭亲情”单元推介的一部有关家庭伦理的影片,《自然界的大事件》是配合七年级上“人与自然”之“自然美景”和“探索科学”两单元推介的纪录片。这种推介方式使优秀的影视资源与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彼此助力。其次,授课方式尽可能灵活多样。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经得起每个观看者基于个人的经验背景建构起独特的理解。这是经典影视作品共同的魅力。因此,课堂上不必拘泥于单一的答案,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辨、去发问、去质疑,在交互的学习环境中互相增补、完善,授课方式可以根据影片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安排(可参考“电影名片”示例中的“项目”活动方式)。比如,《看上去很美》的课堂可以设计成“幼儿园园长竞聘现场”,请各位“园长”展示自主设计的幼儿园管理方案或人文环境设计方案,接受现场“听众”的提问、点评。《入殓师》的课堂可以设计成电影海报设计展示课,请各位“设计师”从海报的创意中谈谈自己对电影内蕴的理解。《一一》的课堂可以设计成5分钟配音比赛和“人与家庭”小剧场。《末代皇帝》的课堂可以设计成“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演讲比赛。《美丽中国》的课堂可以设计成一节纪实DV分享课……授课形式因片制宜,灵活多样,让学生从影视作品的趣味性、现实性与综合性中获得思想与审美的滋养。 真正优秀的电影和杰出的文学经典一样,能触及人的灵魂深处,观照人类生存的重大母题,它一直充当着“思想者”的角色,能穿越历史的迷雾和斑驳的影像,叩问当下。从笔者所任教的杭外八年级学生所作的《影视资源影响初中生语文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学生是不爱看电影的。他们对于电影艺术的渴望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对文学作品的热爱。超过95%的学生希望教师开设专门的电影欣赏课,超过98%的学生认为电影课能够引发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能够促进课外阅读,提升人文素养。遗憾的是,当代中学生更多地被商业大片、好莱坞大片裹挟,阻碍了他们在有限的空闲时间里接触真正有趣味、有思想、有意境、有深度的影视艺术。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的语文课程框架中,开辟出一个空间,使真正经典、优秀的影视艺术与现有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在肌理充分融合;通过“电影与生活”空间,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从影视艺术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中搭建起语文教学人文、综合、开放的平台,有助于构建当代中学生应有的精神底色。 “电影名片”实例: “人与战争”电影名片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托马斯·肯尼利/斯蒂文·泽里安 主演: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希伯来语/德语/波兰语 片长:195分钟 获奖情况: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1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剧情简介: 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家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电影与生活 观众反应:影片中最让你震惊的是哪一幕? 主题焦点: 1.辛德勒这个人在这场战争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犹太古语有言:“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请结合影片谈谈你的理解。 自由谈:辩论话题——战争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项目:从各种渠道(历史、新闻、文学、电影、长辈口述等)去了解战争,列好演讲提纲,准备演讲。演讲话题——谈谈我的战争观。 点评在这样的课程理念牵引下学生能成就什么? 杭州外国语学校 邱才妹 从课程建构的高度出发,思考把优秀的影视资源引入中学语文课堂,并以课题立项的形式对如何选择电影、如何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电影对学生能产生怎样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分析、研讨和实践。徐洁对大家这一年多的深入探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提炼,形成这篇立意高远、态度审慎、思维深邃、理据绵密的文章,它所呈现的结果更是令人惊喜和振奋。 这项研究已建立起对影视资源的选择原则:既确保每一部入选影片自身应是一个自足的审美艺术作品,具备很高的独立审美价值,又与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在肌理相勾连,一同皈依于人类生存和探索的共同母题。 这一研究已精选出18部优秀影片。这些影片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母题归类,与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相融相洽。而且通过反复论证,充分认识这些影片具有重大价值:它们在人类电影艺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创性地位;它们散发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们能够穿越时空、国别、文化的藩篱。它们对当代中学生心灵世界的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填补”作用,能够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看懂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这一研究已创设出切实、高效的电影融合教学模式。先给出“电影名片”——简介影片的背景、概况,设计观看电影的多向维度和路径,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地抵达电影的内在深处;再带着这些“支点”观看电影;然后课堂交互讨论或演讲;最后在互相启发的基础上写成观后感或影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中,在这些实践之后,在与课文相融形成的合力之下,学生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拓展了视野,加深了思想,开发了情感和感受力,提高了审美能力,加强了思辨能力,锻炼了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 这一年多来,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入影视资源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正如徐洁的文章所示,她对学生进行的多次问卷调查、持续收录的学生观后感文章和详尽记录的学生课堂讨论发言情况都直观真切地表现了学生不断“刷新”的变化过程。“派在老虎的眼中究竟看到了什么?仅仅是一个缩小的虚无的影像,还是另一个自己?漂泊在茫茫无人的命运的大海上,派内心的撕扯与痛苦也正如每一个人的痛苦。在最艰难的时刻,看见真实的自己,也许艰难,也许不和,但它会令你成为一个更加‘稳固’而‘完整’的人。这是苦难,更是磨炼。”像这样的思考是一个初一的学生观影后的感受,岂止让人欣喜? 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学生的正向发展是衡量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唯一标准。按照这个尺度,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优秀影视资源的融入式教学,已经成为我校初中语文课程建构中与教科书教学、课外名著阅读教学、随笔写作教学、古诗词背诵赏析教学并列的第五维。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整合影视资源--基于学科实践的思考_美丽中国论文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整合影视资源--基于学科实践的思考_美丽中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