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纪律”走向“教学秩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律论文,课堂论文,走向论文,教学秩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新近参与了一些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课堂考察活动,发现这些学校的课堂纪律发生了一些悄然的变化:(1)与传统课堂的安静、整齐相比,现在的课堂显得凌乱、吵闹,有时甚至是嘈杂不堪,(2)与传统课堂的快节奏、高效率相比,现在的课堂教学节奏显得比较缓慢,教师常为了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合作而花费平时几倍的时间,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常有节外生枝的事件发生;(3)与传统课堂严格的纪律与细致的监控相比,现在的课堂显得比较自由、随便,表现出对学生身心的部分解放,许多过去的“违纪”行为现在被更大限度地容忍。这些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来自新儿童世界的“反抗”精神以及新家庭教养方式等对学校课堂纪律变革的“催促”,也充分反映了新课程对教学新秩序的“召唤”。
一、从“课堂纪律”到“教学秩序“
所谓“教学秩序”,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了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共同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媒体及手段,进行双向建构、深入对话和有效合作而形成的一种使师生双方都充分浸染其中的有序状态。人们很容易将“教学秩序”这一教学管理研究领域的新范畴与“课堂纪律”相混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梳理与区分。
1.从辞源和基本特征看,“秩序”与“纪律”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重次序、条理,偶有等级、命令等含义,后者重制度、训练、惩戒。已有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纪律”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外控性、难以避免的惩戒性、更为突出的工具性,它所追求的往往是井井有条、整齐划一。而“秩序”则明显不同,处处体现出更为综合性、系统化的特征,它所追求的是有序中的合理、积极主动的和谐。“秩序”可以说是“纪律”的高级状态,或者说是“纪律”追求的远期目标。
2.从指称与涉及的范围看,“课堂纪律”容易被局限在教室之中,局限于课堂管理的研究视野,而“教学秩序”的内涵要丰富得多,它要求研究者必须有更广阔的教学管理研究视野。“教学秩序”发生在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牵涉到教学的诸多要素,如教师这一因素,即使是在自习课上,教师的无形影响及管理惯例依然起着维持“教学秩序”的重要作用。单纯意义的“纪律”建设及其管理研究不仅不能完整地揭示“教学秩序”之内部机理和外部生态,还可能由于前面提到的“纪律”的外控性、惩戒性、工具性,而出现教学沦为“纪律”的附庸等问题。
3.从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看,纪律固然是形成“秩序”的必要手段,但不能取代“教学秩序”的生成研究。“教学秩序”不仅表现为井井有条式的“纪律”样态,而且是一种不断从合理中发现问题、从混沌走向有序的过程。我们不能回避或拒斥教学过程中那些看似消极、无序的成分,如违纪与越轨、教学冲突等,因为教学新秩序的形成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气呵成,它的变更与进步恰恰体现在推翻不尽合理的旧秩序的混乱过程中。反过来,建立良好的“秩序”应该成为“纪律”教育的价值目标,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应是“自律”、“有纪律”,而非“他律”、“守纪律”。
二、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秩序”?
在新世纪的语境下,仍固执地追求“快、静、齐”的传统课堂样态固然不可取,但只顾时髦而刻意模仿“慢、吵、乱”式的新课堂样式也不完全符合中国的文化环境,而且,这样做在本质上还违背了新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秩序”的研究与建设应该走系统化、多元化的道路,必须综合考虑多种教学要素,进行全局性的评价。
基于这种理解,笔者认为,可以把对教学新秩序的评价重点放在课堂的参与度与互动面上,而非课堂纪律状况。一节课无论上得是安静还是热闹,或者像有些人期望的“收放自如”,学生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机溶解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广泛的互动与交流,达到心灵的敞亮、交融与共鸣,才是真正适宜的“教学秩序”。请看下面的一则案例:
分组读,读得好时,我给他们鼓掌:“一二两组,掌声三下!”于是三四两组摩拳擦掌——争取能得“掌声四下”。
赢得掌声的,是我喜欢的温煦儒雅。读完了,都看着我,教室里是一片等待中特有的安谧。宁静中,我珍贵的掌声响起来——清脆、快乐,极富感染力。这是我们都喜欢的时刻。
几排直呼音节赫然书于黑板,这可是一个严峻挑战!当他们读得整齐、正确、平和,以稚嫩的童声赋予那最为枯燥的”zu、za、cu、sa、ci、su、zi”以生命的柔软与灵动的时候——我幸福的耳朵啊,竟从中味到了诗的韵律。
我陶醉了,随着节奏,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向他们伸出大拇指;同时,另一只胳膊起劲地比划着四声的调号,脚步一点点挪动,整个身体也在有节奏地起伏——于是他们都笑了,一张张小脸,是为我一人盛开的花朵;于是那声音,更加的好听了。
就这样,一种默契、亲切和期盼,在师生之间生成并回流——那就是:我们都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使对方高兴,都为对方的高兴而高兴。
这是我的舞蹈时刻。
这样的时刻,是独属于我们师生的;只要我努力,这样的时刻,是可以越来越频繁地复制的。[1]
这是一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写的随笔。尽管孩子们进校不到一个月,尽管没有一个“观摩者”见证他们的精彩,尽管她的课没有被冠以各种标签,但我们确实能通过她的文字回归当时的教学现场,感受到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情怀,分享那“独属于”师生之间的默契、和谐与共通。一句话,笔者理想中的课堂就是这种自然而真实的“参与、互动、共鸣”。在这种“秩序”理念指导下,安静还是喧闹、快捷还是缓慢、严密还是松散都将不再重要,合理而有序、主动而和谐才是值得我们长期追求的“秩序”图景。
三、教学新秩序何以可能?
当前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新的“教学秩序”图景能逐渐得以真实地展现:
1.改革课堂教学研究的制度与方式,将观摩的关注点从“公开课”转向“家常课”。近年来,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公开课”几乎成了“表演课”。一些看似“创新”甚至令人激动的“秩序”状态其实只是在局部或偶尔的场合才能呈现。如果我们将教学研究的重点从“公开课”转向“家常课”,从对个别明星教师教学才华的关注转向对普通师生课堂生活的关怀,真实有效的课堂秩序常态就能得以浮现。当然,这需要教学研究人员“走进田野”,走进真实的课堂,做更为踏实、深入的研究。
2.重建“教学秩序”的评价标准,将评价的关注点由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的“配合”程度转向师生对话的真实性、有效性。笔者以为,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秩序评价的主要标准不符合当前新课程的“秩序”理想,体现的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甚至是以教师为主宰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而“配合”这个本土语汇更是非常明确地显示出学生在旧式课堂中的非主体地位。新课堂必须从教师的独白走向师生间的对话,把学生从被监控、被驾驭、被动“配合”的窘境中切实解放出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沿袭了许多年的课堂教学秩序评价标准。
3.明确各科教师的教学管理角色与地位。由于课程本身存在“等级性”差异,主副课的课堂教学秩序差异明显,加上长期以来实行班主任负责制,所以许多任课教师不重视自身的教学管理者角色,只满足于课堂基本秩序的简单维持而非有系统、有步骤地共同建设。当前,有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如火如荼,但跨学科的课堂管理问题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务之急是让每一个教师都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管理者”角色。
4.倡导课堂管理的“调控”技术研究,反对以新课程为名义进行放任性教学。观察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违纪现象,很多都是由于教师在运用新课程倡导的一些教学方式时缺乏必要的课堂调控技能所致,如果能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研究精力,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新课程倡导的新秩序不会在一夜之间形成,也不可能与“纪律”截然分野。复杂科学的研究表明,无序是有序的起源,无序也有着重要的组织作用。用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埃得加·莫兰(Edgar Morin)的观点看则是:“我们有必要把有序和无序的关系同时看做是——同一的……、互补的……、竞争的……、对抗的……。”[2]以这样的理解来关照“教学秩序”问题,我们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对真正值得追求的“教学秩序”做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标签: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