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分层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论文

社区教育分层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论文

社区教育分层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杨雪红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随着学习性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社区教育进入到了千家万户。“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决定着社区教育的质量,制约着社区教育的长久和持续发展。开展社区教育教师培训是提升社区教育质量、满足社区民众教育需求的关键,也是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对当前社区教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有效提升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实效的分层式培训模式,为社区教育教师培训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 :社区教育;分层;教师培训模式

2016年7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加强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可见国家和政府已经意识到社区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加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队伍主要由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科研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组成,他们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但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数量少,不能满足社区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二是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和志愿者过多,降低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素质;三是社区教育教师缺乏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方面的保障制度,导致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以上状况导致了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缓慢,区域差异显著,影响力较小,对社区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重点研究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问题,希望通过梳理目前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创建适合我国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培训的新模式,帮助该群体走出发展困境。

⑤车载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模块:基于SOA架构,采用功能优化定制、数据增量式同步等技术,开发了车载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与省指挥中心的高效联动。

一、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现状

我国社区教育起步晚,兼职教师数量庞大,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社区教育机构虽然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社区教育对象复杂,区域广阔,内容繁杂,教师培训面临许多问题。

为规范和推动四川省家庭服务业发展,依据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四川省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积极与四川省商务厅沟通和协商,决定成立由四川省商务厅主管、四川省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业务指导,由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的四川省43个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业企业和四川省商务厅确定的《四川省家政重点联系企业名单》中30个重点家政企业为骨干的四川省家庭服务业协会。

(一)培训与教师教育实践脱节

新型教育的出现一般需要通过专门化的培训,帮助专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门技巧,以此拥有胜任新教育领域的技能和素质。按照当前建立专业化社区教师队伍的要求,社区教育教师必须经过正式的培训和学习,才能获得从事社区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以,在其从事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定期参加培训考核才能不断提高其教学管理水平。为了促进社区教育专业化,政府必须积极干预,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社区教师培训的途径与方式,规范培训类型和内容,让培训变得有章可循。培训结束后要给教师颁发相应的培训专业证书,给予这一职业的从业者以相应的专业地位和待遇,使之获得一定的职业声望,提高他们的从业积极性。在制定培训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环境的特殊性,成员的复杂性,社区教师与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教师的差异性。

(二)培训方式单一,评价方式陈旧

目前,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主要激励措施是将其与教师的上岗、职称、奖金、评优以及科研评分等挂钩,这主要是从满足物质需求方面对教师学习的一种激励。这种激励措施比较简单,势必影响教师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人类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学习是人们生存竞争的必需,是人们的终生任务,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动。所以,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激励机制不但要包括物质的激励措施,更应该注重精神的激励,应该从教师的“心”出发,从明确学习目的和端正学习态度开始,以转变教师学习观念为关键。

(三)培训激励措施简单乏力

传统的社区教师教育培训大多采用专家讲授、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受训教师被动地接受,没有也不会与自己的社区教学课程相联系,造成培训和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另外,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培训中,培训者与受训者地位僵硬,对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强调不够,受训教师大都比较被动,参与意识不强,导致学习不主动、无创意。培训结束后的评价应该是为了及时纠正培训工作中的偏差,调整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质量,但是,目前培训后的大多数评价方式还是采用学习结业考试的方式,评价内容局限于书本或教材的知识。教师发展的第一步应该是思想上的提升,包括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教育观念等的转变,只有通过触发思考、激活思维、深化认识、获得深知才能推进这种转变。而在目前的社区教育培训方式中,教师的发展是被动的,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张扬教师的个性。

培训过程中,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参与讨论自己感兴趣的社区教育问题,同时集思广益,就社区教育理论、社区教育学习内容、社区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辩论和互助。培训过程中创建模拟的社区教育学习情景,在此情景中,教师转换身份,把自己当成社区教育的受教育者,完成教师们布置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由教师转换成学生身份的体验,真实地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出现的问题,再次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讨论解决,改变传统培训中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受训教师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交流的过程使受训教师学会在培训学习中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的思维定式。

(四)重视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外部因素 ,忽视教师的内因

培训开始前,每位受训教师要提出一个有关社区教育的问题,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这种以问题为导引的培训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教师培训模式。教师报到后,受训教师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合若干小组,每组6到8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区教育逐渐以网络教育和远程在线的形式开展起来,向社区教师提出了新问题。人们对社区教育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社区教育的教师培训面临着重大挑战。社区教育教师培训必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以培养出符合社区教育课程和要求的新型师资。

二、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策略

(一)建立专业化的社区教育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晶,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如若离开实践,教师发展就会迷失方向。目前社区教育的教师培训主要以理论培训和学科知识为主,缺乏真实的教学情景。这种培训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采用一刀切、传递、灌输等方法,忽视教师的专业和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过分强调教师的知识发展和技能发展。培训结束后,教师可能获得了较多的知识与技能,但是面对真实的社区教学情景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时却往往束手无策,培训的知识、技能无用武之地。实践证明,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后,体现其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就不再是他拥有多少本学科的知识,而是会不会教或者说怎么教的问题。当前,社区教育的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这说明传统的培训方式是存有问题的,不符合当前社区教育的发展实际。

(二)建立健全社区教育教师培训体系

我们采用分层式培训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三级培训模式构成。第一级培训由专家培训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由省市社区教育中理论基础较高、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职教师组成,培训地点设在具有丰富社区教育经验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单列市。第二级培训由骨干教师培训主讲教师,主讲教师由地市社区教育的普通教师组成,培训地点设在各地市。第三级培训由主讲教师培训学科教师,学科教师主要由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和志愿者组成,培训地点设在基层社区教育中心。为了减少培训中出现的信息衰减问题,在第二层级的培训中,专家亲临培训现场,指导骨干教师的培训,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同样,在第三层级的培训中,骨干教师到培训现场指导主讲教师的培训。这种方式便于组织,即节约培训时间,还能保证大量的社区教育教师得到好的指导和培训。培训采用面对面的形式,以保证指导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培训过程中以教师的问题为导引,强调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由于目前社区教育大多以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形式为主,所以在培训结果上,强调教师围绕社区教育的最新问题,有效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培训时间安排为集中或分散的方式,以方便教师更自由地参加培训。受训教师在完成培训后对别人的问题提出评价,帮助教师进一步互相学习和提高。

为了保证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培训系统。这套系统包括培训之前的培训需求论证、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首先,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不足之处,总结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和经验,加强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系统的建设。其次,加强培训系统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减少参观、交流等非正规培训类型。第三,保证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系统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组建由专家、管理机构人员和社区基层一线教师等组成的培训团队。

(三)重视培训实效 ,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由于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培训制度缺失,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评价激励机制不科学,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片面追求“大而全,高大上”的培训效果,缺乏培训动力成为影响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的一个现实问题。此外,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具有来源广、结构杂、专业多的特点,因此在社区教育教师培训中,必须根据教师的特点,根据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采取学员乐于接受、参与度高的培训形式,提高教师的培训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采取导师制,把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教师作为导师,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带动身边的教师积极投身于社区教育事业中。

为了提高培训教师的积极性,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对业务水平高、培训效果好的培训机构和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将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必要条件。创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把培训立足于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提高社区教育教师培训动力。

三、社区教育分层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为了使社区教育教师培训走向正规,解决目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分层培训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就是要持续性加强省内农机科研队伍建设,不遗余力的培养农机高技术人才。为此,地方农机科研机构应该多与省内各高校形成联动,建立委托培训机制,并广泛推广应用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当然,省内农机化发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手段,基于新理念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地方农户及专业农机化技术研究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为省内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培训前准备

传统的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成长的力量来自于外部,是在师范院校、高师等培训机构的培养下成长的。这种观点更多地注重了教师发展中的外部因素,相对忽视了教师成长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对内因、外因的相互关系上,开始把主体自身的实践与参与活动看作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社区教育的大多数教师培训中,仍然以外部的强化为主,忽视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二)培训方式

当前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内容繁杂,既有关于社区教育课程与资源、教材编写等的培训,也有关于居民学习需求调研、社区团队活动等的培训,还有社区教育师德建设、社会交际、心理咨询、艺术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培训。培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面授培训以外,其他如参观考察、会议交流等非正规培训充斥其间,受训教师疲于应付,达不到培训的效果,培训严重缺乏系统性。

1)提供具备层次性差异的医疗保险服务,以公共医疗单位为主,鼓励民间医疗机构加入,建立好商业医疗保险等补充性保障制度,拓宽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共同构建完善的乡村医疗体系。探索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模式,促进两者的并轨与衔接。

(三)培训后的教学实践

受训教师通过培训并分享他人的经验,了解到如何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如何引导社区学生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经过5天半的集中培训后,教师回到社区学校,开始在教学中尝试实践。

我刚想放弃,突然想起那句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我又做了一次尝试,真是天助我也,这次竟然成功了。接下来,我又跟着妈妈在泳池里学习打水……

四、启示

(一)规范并丰富职前培训 、开展多样化的职后培训

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兼职教师较多,所以社区教师入职前的理论培训必不可少。同时由于社区教育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别,单一的社区教育理论培训不足以帮助教师顺利适应社区教育,可辅以必要的实践教学。本研究的培训模式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连接的一种有效方法,相比其他培训模式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并且受训教师会得到即时的评价反馈,教师的接受度更好,长期开展有助于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

对于已经入职的教师,政府和社区教育的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多样化的职后培训,便于教师尽快地融入到本职工作中,这时可以开展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方法培训,如教学导入培训,讲授技巧培训以及教学能力的实践培训等等,用更细化的培训取代原有泛泛而谈的培训,对于应用型较强的课程,社区教育应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增加实践指导次数。

(二)转变教育理念

受训教师已经习惯了在培训的时候处于被动“听”的状态,也习惯了讲台上教师的角色。该模式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既要充当社区教育的教师,又要充当社区教育的学生,身份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一时难以适应。在培训时间达到3天后,大部分受训教师能及时转变角色,确实把自己变成社区教育的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了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不同之处,通过自己切身的经验和培训体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1.语文教育能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信。所谓否定之否定,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置错误的结论,让学生从这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

(三)本模式的局限性

本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课堂培训时间较长,对于大多数社区教育的教师来说,缺乏真实的课堂和社区教育情景,因此作为该模式的补充,培训结束后应有一定时间的参观交流,带领受训教师走进社区,走进真实的社区教育课堂,在观摩课中与本次培训结合起来,体会、思考,把虚拟的课堂培训和真实的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对培训的效果起到一定的巩固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

[1]杨淑珺,程仙平.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1,(01).

[2]杜君英.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实效对策——基于上海市社区教育的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3,(04).

[3]李卓.开放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4).

[4]杨雪红.英特尔未来教育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05).

[5]黄健.专业化: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08).

[6]盛凤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09).

[7]王忠华.济南市历下区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8]石颖.广西农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桂林市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6.

[9]杨雪红.开放大学视角下的社区教育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340(2019)01-0007-04

收稿日期: 2018-09-11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区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编号:RW2018ZBG034);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度课题(编号:2017Y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雪红(1971—),女,硕士,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开放教育。

标签:;  ;  ;  ;  

社区教育分层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