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全县人民医院 625000
摘要:目的探究设置护士层级管理制度对心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制度前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层级制度实施前,我院心内科护理单元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和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1年内心内科护理投诉量为48次(总护理量1953次),明显高于实施后的18次(总护理量201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356,P=0.0041)。结论层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心内科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患者投诉率。
关键词:层级管理;护理管理;心内科
层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团队成员的任职年限、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胜任能力合理分配各级护理人员,即重组和细化各班次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使其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明确自我职责、权力和利益,最大化发挥自我能力,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恪尽职守,最终达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标[1]。随着我院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配备也具有较高的要求,2013年3月1日起,为提高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我院拟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改革,以心内科作为示范单位,对护理团队实施层级管理制度,旨在对其他科室的护理管理改革提供参照,本研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其报告于下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层级管理制度,实施进行时,我科共有床位50张,日住院病人45-55人,平均48±10.52人/日,共有护理人员16人,其中护士长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8人,规范化培训护士2人,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9.77±12.54岁,本科2人,大专12人,中专2人。
1.2 方法
1.2.1 层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培训
由我院护理部成立专门培训小组,于改革前对心内科护理单元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改革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层级管理制度的概念、具体内容、具体实施办法、预期效果和特别注意事项,旨在强化护理人员改革意识,使其充分了解本次改革。
1.2.2 层级管理小组的建立及职责分配
在我院护理部及相关院领导的监督下,选取心内科护士长作为层级管理小组组长,结合其学历、职称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其余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其进行分层,具体包括3个层级,即“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2],所有的分级还应考虑到心内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以做到因地制宜。确定分层后应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具体包括[3]:(1)护理组长:负责本组的护理质量控制,领导本组整个护理团队,做好护理管理,对科室护理工作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改进;带领小组完成每日的护理查房,充分了解患者情况,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医患沟通及护理记录;负责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工作能力。(2)责任护士:负责所管患者的基础护理,带领和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完善护理工作,及时向护理组长虎豹日常护理工作、工作重难点、注意事项等;努力提升自我,积极提高专业能力。(3)规范化培训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在上级护士的带领和指导下独立完成基本护理,熟练掌握技术性护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1.2.3 层级管理的具体实施
分层级确定护理职责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层级管理进行具体实施[4]:(1)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采用我院护理部自制的《护理人员工作评价办法》对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定期考核;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理论,给予年轻护士足够的发展空间,鼓励其对人身理想的追求;定期培训,提高专业技能;(2)建立管理体系,根据心内科护理特殊性建立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促进全面发展,监督各层职责,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设立预期目标并努力靠拢;其中护理组长因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保证护理人员与患者需求能良好切合,必要时互相协助;(3)责任制护理,实施分床管理,责任护士包干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其工作质量提高;(4)工资待遇梯度化,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包括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出勤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励或惩罚;
1.3 观察及评价
采用我院护理部自制《护理质量评价表—医院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患者用》对2012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实施前)和2013年3月1日—2014年3月1日(实施后)两个时间段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比较(两项均为100分制,得分越高质量越高)。同时由我院医患办公室出具相关材料,对两个时间段的护理投诉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前后1年内,对我科护理工作质量分别进行了48次调查评价,其结果显示,层级制度实施前,我院心内科护理单元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和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我院医患办公室材料显示,2012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实施前)1年内心内科护理投诉量为48次(总护理量1953次),明显高于2013年3月1日—2014年3月1日(实施后)的18次(总护理量201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356,P=0.0041)。
3.讨论
护理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医学和科学飞速进步的必然结果,而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工作质量的决定也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其很重要一个环节则是护理人员非专业外的综合素质,包括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激发护理工作者工作潜能的前提[5]。护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思路和发展趋势,这项改革有利于评价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层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人力资源的的合理分配和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使原本零散杂乱的护理资源得以整合,极大地鼓舞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护理人员在该管理制度的实施环境下能充分认识到自我职责,努力提升自我、发觉自我潜力,以积极向上的信心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最大化发挥自我临床经验和专业特长,继而无形中提高了护理质量[6]。
本研究将我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层级管理实施后,我院心内科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得以极大的提高,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投诉量也明显降低,其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层级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也为我院护理工作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参考文献:
[1]田莉.心内科护管理中层级管理的运用[J].医药前沿,2013,(24):392-392.
[2]梁珍.基层综合医院护士层级管理与层级使用路径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7):169-170.
[3]吴建萍,刘美满.国内外护士层级管理和分层使用的现状与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351-2353.
[4]陈晓英.层级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00-2401.
[5]刘开英,陈琳.心血管内科护士连续排班及其层级管理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49-1451.
[6]钟伟荣,曾任英.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9):9-11.
论文作者:王绍蓉,李学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层级论文; 我院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护士论文; 质量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心内科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