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更加系统和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增强文化自信,本文提出了以兴趣为抓手、以对比与反思为着力点、以现代个人和社会生活为指向的三条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国文化 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
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国的优秀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而与各学科结合增强文化自信必是现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大学英语》是军地本科院校都广为开设的基础课程,然而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片面追求语言的证书价值和工具价值,忽略其文化价值,与社会需求和大众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已经有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始对在英语课程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研究,比如以创建中西文化对比为总原则、适度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比重和紧跟时事文化发展的步伐。本文尝试提出更为系统和主线明晰的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培养学员文化自信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结合课程教学主线脉络,以培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抓手
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至少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此本文建议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主线脉络,收集和整理与课程学习主题有关的经典名言,给学员双语的知识输入。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员对学习主题的理解,也可以让学员意识到在我国传统文学名著中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智慧,因此产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有关“如何成为优等生”主题的学习中,可以添加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言:“夫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讲解的重点落在“志”,既包含了“志向”也包含了“意志力”的意思。进一步说明所谓优等生就是因为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所以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抓重点分主次,心无旁骛,加上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因此“志”是能够实践所谓秘诀的先决条件。在引起学员对《诫子书》的兴趣之后,教员可以趁热打铁推荐几个相关的文学经典作品。
二、甄选代表性的人物,以对比和反思为着力点
文化自信的培养不应是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而是应该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和反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革命文化为例,革命精神是由具体的人物经历、性格发展和成就展现出来的,因此在进行人物传记主题的讲解时,可以选取革命典型人物的经历、性格发展和成就为翻译素材,并与外国将领作对比。如在朝鲜战争中指挥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彭德怀大帅和联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迈克·阿瑟,在对剖析两位将领性格和描述个人成长经历的语料进行语言翻译和复述练习时,一方面充分地练习所学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让学员对彭大帅的个人性格和成长经历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够御敌制胜的革命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与反思:我们作为当代军人,缺失了哪些精神?又该如何培养这些精神?作为课下作业,让学员自行搜索其他革命先烈和将领的相关信息并且进行对比和反思,然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分享。
三、以现代个人和社会生活为指向,以发展和融合的眼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学员忽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另一个原则就是以现代个人和社会生活为指向,才能让学员看到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乐于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做法。比如对于如何看待生活和工作压力,避免“抑郁症”的主题为例,除了用《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围炉夜话》“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的正反两个角度的名言来帮助学员积极看待学习和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所带来的提升自己的重要作用告诫其不能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另一方面也要引用《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的名句让学员合理利用休闲娱乐活动来缓解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共进,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整体判断,需要融合促进西方科技发展的重要元素,即严谨的实证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这种融合式的思维方式培养也是在《大学英语》日常教学活动、课下布置作业和主题活动中需要强化的重要内容,才能让学员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芳 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理论学刊,2012,(1):7-10。
[2]韩海燕 郭姗姗 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外国语文,2011,(10):138-141。
[3]刘英昕 文化安全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J].现代交际,2018年,24期,36-37。
[4]Karen E Johnson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2。
论文作者:刘海琦 程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文化论文; 自信论文; 学员论文; 大学英语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课程论文; 主题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