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德光

差异性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德光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610500)

摘要:体育作为一门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益的学科,在广大中中学教学中最受欢迎。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所尊崇的教学理念应立足于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差异性教学是素质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确切的说差异性教学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教学来看,一体化教学是很多教师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方法。教师目标太高就会导致身体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训练步伐。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太低就会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为此,本文就查一下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来做详细分析概述,旨在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少个体间的差异。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中学体育;应用

引言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尊崇新课改教学理念,将素质教育提升到课堂学习中。在教学中始终坚持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上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够积极的参与,并且把强身健体当做一种习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每个学生都能努力追赶,实现目标统一化。

一、将学生分层,确立差异性群体

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不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就会表现出很大部分的差异。有的学生体质较好,是因为平时注重锻炼,而有的学生本身体质较弱,缺乏锻炼就会导致身体素质差很多。从这些学生中大体可以看出,体质好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有积极的心态,体质较差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就显得不主动,没有参加的兴趣。《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虽然种类不同,但橘和积都有其各自的用途。对于学生也是一样的,虽然每个人的天生体质不能改变,但是只要心态积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就能够达到最高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安排好每个阶段学生的训练科目。

1.主动型学生

这类学生天生体质就好,愿意玩,愿意动,并且具有极强的体育竞技意识,在教学中的表现也较为突出。对于这类学生主要以拔高式教学为主,通过各种强化训练使其身体素质达到一个新高度,也使其运动技巧更加规范、体育知识更加充实,体育精神更加健康。

2.平常型学生

这类学生体质较佳,虽然没有突出的体育表现,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运动,常参加体育活动等。对于这部分学生要以提高式教学为主,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增加其体育训练量,将这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偏好放大化,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3.被动型学生

这类学生体质一般或较差.在生活和学习中也不愿意运动,甚至抵触运动。对于这部分学生要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零开始一点点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使其不抵触体育运动.并最终养成有规律地运动的习惯。

二、将教学分层,制定差异性对策

确立差异性的学生群体之后就要将教学方法分层,要求在体育课堂每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都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又能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能、体育成绩得到本质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兴趣是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即使在学生分层后体育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明确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并以此为切入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对主动型的学生可以采用培优式教学策略,训练以两人一组为主,这样可以在教学中激发他们彼此的竞技精神。训练难度和强变逐渐增加,并且在期间穿插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娱乐活动,使训练有张有弛。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对体育运动知识、体育运动的历史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做到体智双发展。

对平常型的学生要采用兴趣式教学策略,主要的兴趣激发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起初对他们的训练不要求标准。慢慢的以一组为标准,在以后的训练中采取竞争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以多种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竞技技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再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出训练的方式,如:篮球运动中可以插入花样篮球来增加训练的有趣性,这样以学生为单位多多益善的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训练中形成习惯,使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聚在一起,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对被动性学生要采取带动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对于被动学生最好将这些学生安插在主动性学生中对主动型学生进行监督。慢慢的,自己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被动型选手的兴趣就会提升很多。分析其原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主要是在日常训练中缺乏动力和乐趣。为此,教师不妨在每节体育课开始之初采取一个小游戏的方式来吸引被动型学生的注意力。如开展小组游戏或比赛,以小组荣誉感推动被动型学生的参与欲望。两类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彼此交流、互相照顾、不离不弃、使被动型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怀,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出于责任感,主动增加运动量,进而养成运动习惯。

三、将目标分层,实现差异性提升

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既不是一个褒义词也不是一个贬义词。站在体育课堂角度上来讲,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实。且不能说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就是差生,也不能说身体素质好就是优等生。教师在教学中之所以实行差异性教学是因为想要让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能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体育的竞技的核心动力就是在不断的锻炼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对于初中生而言,体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能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能够不断的提升自我,使身心得到释放。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本质是让每个学生能够在体育中树立自己的竞技精神,在不断的提升中,将锻炼身体作为一种习惯来陪伴自己。

初中体育不仅仅是一项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在教学中为主动型学生制订每周的运动计划,如每天跑行1000m,掌握5条篮球知识等。对平常型和被动型学生则不做运动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们]放任自流,作者每周都会利用体育课或周末举行一次运动比赛,要求全班学生必须全部参加,在运动比赛中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虽是比赛但不分名次,以增加学生之间的运动交流为主。这样平常型和被动型学生就能在主动型学生的感染下为自己制定运动目标,这种运动目标没有强制力,对于平常型和被动型的学生而言执行起来不会感到有压力,目标的完成效果也较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要想实现公平化教育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中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能够完成上课目标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体育中能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小丽.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2.

[2]陈月荣.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2.

[3]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

[4]赵小董.苏州市姑苏区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调查与推广研究[D].苏州大学,2013.

论文作者:张德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差异性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德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