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詹俊, 邓庆丽, 周雨迁, 邵静[1]2003年在《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和白蛋白mRNA在评估肝癌微小转移中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AFPmRNA)和白蛋白mRNA(ALBmRNA) ,作为肝癌微小转移标志物的特异性。方法 提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 ,进行RT PCR ,扩增产物再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 原发性肝癌 (HCC)组外周血AFPmRNA的检出率为 4 1.4 % ,对照组为 0 % ,差异显著 (P <0 .0 5 ) ;HCC组外周血ALBmRNA的检出率为4 4 .8% ,对照组为 2 9.2 %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作为肝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 ,外周血AFPmRNA的特异性高于ALBmRNA
李坚[2]2006年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建立检出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0例PHC患者,40例肝良性疾病(10例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10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肝炎)患者,20例肝转移肿瘤患者(直肠癌肝转移10例,胃癌肝转移10例),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AFPmRNA和CD44v6mRNA的表达。结果:50例PH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和CD44v6mRNA检出率分别为50%(25/50)和58%(29/50)。74%(37/50)的患者至少一种标志物阳性。AFPmRNA在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检出率为15%(3/20),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中均未检出。CD44v6mRNA在转移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检出率为45%(9/20),肝炎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肿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中均未检出。PH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检出率与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肝外转移密切相关(p<0.05)。CD44v6mRNA检出率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肝内外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PHC患者外周血中联合检测AFPmRNA和CD44v6mRNA的表达,有助于提高微转移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CD44v6mRNA预测肝癌转移、
邬光惠, 陈乃玲, 范公忍, 田惠英, 熊锦华[3]1999年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mRNA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由于PCR技术的应用,血循环中癌细胞的检测近有很大进展.本文用RTPCR检测肝癌(HCC)和其他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藉以反映HCC细胞的存在,并与其他血清标记物比较.方法HCC患者22例,肝硬变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10例,健康成人受试者(对照)5例.取患者和对照的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总RNA并作电泳鉴定,用合成的两对引物进行巢式RTPCR扩增AFPmRNA,同时分析血清AFP和乙肝标记物.结果AFPmRNA在13例HCC(591%),2例肝硬变(200%)患者外周血中测到,其余标本均为阴性.AFPmRNA阳性的13例患者肿瘤均大于5cm,为晚期患者.在该13例患者中仅有6例(461%)在血清中测到AFP,但有12例(923%)HBsAg,抗HBe,抗HBc全阳性,而AFPmRNA阴性的5例该3标记物全阴性.结论RTPCR扩增AFPmRNA是检测HCC和肝硬变患者循环肝癌细胞的敏感方法.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RNA有可能作为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标记对HCC诊断、随访观察和疗效评定有较大临床意义.
袁育红, 胡品津[4]1999年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白蛋白mRNA的检测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寻找一敏感的方法以发现循环中的肝癌细胞。方法: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白蛋白(ALB)mRNA。结果:30例肝癌中门例检出ALBmRNA,阳性率56.6%,其中10例证实有转移的全部阳性。5例急性肝炎中的1例和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中的1例可检出ALBmRNA。肝硬化、肝转移癌患者、良性肝肿瘤和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用血细胞ALBmRNA的存在与肝癌的远处器官转移密切相关。结论: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LBmRNA,可早期发现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有辅助作用。
蒲群旺[5]2010年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循环血中肿瘤细胞检测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52例肝细胞癌患者、10例肝硬化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表皮粘附分子(EpCAM)免疫荧光标记,结合荧光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计数肿瘤细胞数量。结果:肝细胞癌患者52例,均检测到CTC,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未检测到CTC。所检出CTC按照细胞形态分为CTC大细胞和CTC小细胞。手术切除及动脉栓塞化疗可有效减少HCC患者CTC数量、CTC小细胞数量及CTC大细胞检出率,对症支持治疗不能有效减少患者CTC数量、CTC小细胞数量及CTC大细胞检出率。CTC细胞数、CTC小细胞数、CTC大细胞检测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癌结节数目、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门静脉有无癌栓、以及临床肿瘤分期(BCLC、TNM)相关。而与患者AFP是否升高无统计学相关性。HCC患者肿瘤发展越晚,机体功能越差CTC越多。结论:1.运用EpCAM肿瘤标志物,免疫磁珠联合ICC检测可在HCC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CTC。2.手术切除及TACE可有效减少HCC患者CTC。3.随着肿瘤发展(肿瘤增大、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肝功能恶化)CTC细胞数量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 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和白蛋白mRNA在评估肝癌微小转移中的比较研究[J]. 智慧, 詹俊, 邓庆丽, 周雨迁, 邵静. 临床检验杂志. 2003
[2].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D]. 李坚. 重庆医科大学. 2006
[3].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mRNA的意义[J]. 邬光惠, 陈乃玲, 范公忍, 田惠英, 熊锦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
[4].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白蛋白mRNA的检测及意义[J]. 袁育红, 胡品津. 癌症. 1999
[5]. 原发性肝癌患者循环血中肿瘤细胞检测及意义[D]. 蒲群旺. 中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