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任锐鹏,李振博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任锐鹏,李振博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电力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不仅是电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深入进行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是电网建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符合了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且对于电力企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要给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优化电网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加强对电力系统运维管理,提升电网供电安全性能,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善于总结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经验,并做好相关的数据信息记录工作,使其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深入探讨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以期为提高供电质量提供帮助。

1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1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对于用电需求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对于电量需求却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用电需求旺季与淡季之分。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增加了空调与制冷设备的使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电线路的超负荷运行,从而导致了部分供电线路损坏,甚至出现烧毁的现象,进而造成了区域大面积停电。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效的调整了电路超负荷的现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进行准确定位,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与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从而提升了电力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增加了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能够适当的调整各地区的用电量,从而满足各个地区的用电需求。不但极大的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的缓解了浪费的现象。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当中,人工检查是传统配电系统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改善了传统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弊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同时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降低了电力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实现了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1.3促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供电线路安排过程中,供电企业根据各个地区的需要,合理布置其供电线路。但是,各个区域在对用电需求的估算过程,经常会出现计算结果不准确,存在很大的误差。而当前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系统后期的运行状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能够根据用电需求,对其作出自动调节。因此,电力企业要想改善当前这种现状,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加强对电网系统作出及时调控,提升供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避免出现供电不足,或者出现用电浪费等现象。

2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2.1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全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不仅关系着供配电的质量,同时对提高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智能配电系统操作过程中需要安装以下几个系统:

2.1.1电网结构建设中一般采用环网结构,其优势在于能够将距离相对较近的电源安装在一起,从而有效实现双电源环网模式,对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操作时需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的两条线连接在一起,同时找出其中的线路电源,然后将电源进行连接,以此确保线路的同时供电,此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同时对优化配电结构有重要帮助。

2.1.2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运维人员还需要在系统中安装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便于运维人员能够远程监控配电自动化系统,同时还能够提高供电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系统的科学应用,在配电系统出现超载荷供电时,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判断和控制,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数据采集系统就会将故障信息发送到远程设备(RTU)中,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分析,准确找出其中的故障部位,急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2.1.3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的配电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此装置的应用能够保证系统开关能够及时闭合,在实际工作中若线路出现故障,其中的自动分离器就会主动断开,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根据故障维修时间,对系统开关的闭合时间进行设置。此技术的应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对降低运维人员工作压力和减少成本投入有重要帮助,还可延长智能电网的使用时间。

2.2优化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

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运维人员需要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优化期间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移动端进行分析,以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在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时需要安装以下两种设备:

2.2.1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电压监测器,当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出现电压过大时,电压监测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便于运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排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同时电压监测器的应用还能在高、低压以及无功自动补偿设备运行中起到改造作用,将线路中的电能消耗降到最小,确保供电质量的稳定。

2.2.2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的使用负荷控制设备,可以在该设备中安装移动网络,从而将用户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的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2.3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对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操作内容:1)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计算机监测系统,同时把计算机监测系统与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系统、负荷电压系统等进行结合,并对系统进行不断整合和完善,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故障发生,同时还能起到降低设备成本浪费的作用;2)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运维人员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降低设备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故障的发生率;3)相关运维人员需要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指导》相关内容,对智能电网建设各阶段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详细检查,从而做到自动化管理的提前化,有效提高供电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目前电力企业发展的现状而言,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是电网建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符合了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且对于电力企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要给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优化电网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加强对电力系统运维管理,提升电网供电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李兵,高绪明,王得胜,等.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8(1):31-34.

[2]冒国龙,李君卫.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8(2):54-60.

[3]林德泉.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与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152.

论文作者:任锐鹏,李振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任锐鹏,李振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