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探讨马鞍山地区2014年—2016年门诊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取2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9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医院该时间段上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资料,对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马鞍山地区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06例门诊抗痨化疗患者中,15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2%。其中,75例为神经系统反应,占48.08%,81例为消化系统症状,占51.92%。神经系统反应中,患者以实名、嗜睡及头晕、头痛为主,分别占:13.46%和12.18%;消化系统症状中多以恶心呕吐和腹胀、腹痛、腹泻为主,分别占:16.67%和13.46%。结论:马鞍山地区2014年—2016年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建议同意、规范的不良反应识别、诊断标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马鞍山地区;抗痨化疗;肺结核;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274-02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呼吸内科疾病,是由于患者由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引起的肺部结核病变,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及咯血等,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生命[1]。目的,临床上对于肺结核以抗痨化疗为主,该方法属于全身治疗方法,能有效的抑制病原菌复制和增殖,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但是,化疗药物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会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明显的影响,再加上患者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等,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2]。为了探讨马鞍山地区2014年—2016年门诊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取2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906例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90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46例,女360例,年龄(20~72)岁,平均(45.52±5.64)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68±0.49)年。入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均经过病原菌鉴定、影响及生化指标检查得到确诊。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完成,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治疗方法。入组患者均采用抗痨化疗治疗:采用2HREZ/6HRE级2HKEZ/4HR模式,其中: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和E-乙胺丁醇板式组合的化疗药物,连续治疗4个月(1个疗程)。(2)药物不良反应调查情况。通过查阅医院该时间段上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资料,对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3]。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06例门诊抗痨化疗患者中,15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2%。其中,75例为神经系统反应,占48.08%,81例为消化系统症状,占51.92%。神经系统反应中,患者以实名、嗜睡及头晕、头痛为主,分别占:13.46%和12.18%;消化系统症状中多以恶心呕吐和腹胀、腹痛、腹泻为主,分别占:16.67%和13.46%,见表。
表 906例门诊抗痨化疗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及类型
3.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治愈率低等特点,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肺结核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报道显示:我国每年约15万人死于肺结核,成为我国相对严峻的公共性问题。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结核以抗痨化疗方法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该方法属于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方案,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本研究中,906例门诊抗痨化疗患者中,15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2%。其中,75例为神经系统反应,占48.08%,81例为消化系统症状,占51.92%。神经系统反应中,患者以实名、嗜睡及头晕、头痛为主,分别占:13.46%和12.18%;消化系统症状中多以恶心呕吐和腹胀、腹痛、腹泻为主,分别占:16.67%和13.46%。由此看出:抗痨化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容易引起治疗期间患者不得不换药、停药,影响临床疗效。同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多的集中在患者用药初期,不仅会加剧疾病的发展,还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因此,为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医生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密切观察期生命体征,加强患者药物监督、管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类型及药物的种类,并且对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控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同时,对于已经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疗效可能产生的影响,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5]。
综上所述,马鞍山地区2014年—2016年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建议同意、规范的不良反应识别、诊断标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加坤,韩燕玲.润肺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0):20-21.
[2]陆霓虹,汪亚玲,欧阳兵,等.抗痨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0):98-100.
[3]郭世钊,张琦,张明勇.抗痨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阴虚火旺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9):3249-3251.
[4]孙敬涛,华刚,马丙乾,等.抗痨方辅助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8):190-193.
[5]李艳霞,钟凯惠,张冬云.抗结核药睡前顿服对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4):276-277.
论文作者:王丹丹,甘能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马鞍山论文; 发生率论文; 消化系统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