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重组论文,突破口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纺织业结构现状
到目前为止, 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处于支柱产业地位。1994年全国有乡及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5万多家,完成产值6659 亿元(1990年不变价),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5.2%,利税占6.9%, 职工人数占14.6%,出口创汇占29.4%。
纺织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一是生产布局的变化。 纺织工业的传统基地集中于沿海大中城市, 80年代,随着乡镇工业和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纺织和加工能力逐步向原料产区转移,正在形成沿海地区以深加工为主,内地原料产区以初加工为主的互补性经济格局。以棉纱生产为例,1980年京津沪三个城市提供了全国18.6%的棉纱产量,到1994年已降低到10.6%;而冀、鲁、豫、苏、鄂、新六个原料产区的棉纱产量则由1980年的43%提高到1994年的53%。1994年,京、津、沪、辽、苏、浙、鲁、粤八个沿海省市印染布和服装生产份额分别达到了75.4%和68.2%。二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逐渐融合。 从80 年代开始, 纺织就从以内销为主向出口导向转变。 1994年出口额占产值比重已达4.5%左右, 出口产品向深加工和最终产品转变。国内纺织品生产及价格对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影响,国际市场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国内纺织品的生产和价格走势。1994年,纱、布进口数量大于出口,表明纺织加工业利用国际资源特征非常明显,也显示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三是纺织企业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纺织业通过合资、合营、兼并、参股等办法改组企业结构,转变经营机制。国有纺织企业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互相渗透,组建了一批股份制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进展。同时,乡镇、村办、三资纺织企业蓬勃发展,从1993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来看,国有企业占31.8%,集体企业占38.2%,三资企业占12.3%,村办企业占17.7%。乡村纺织工业的发展,为促进中小城镇工业化、解决劳动力就业以及提高农民收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纺织业结构调整特点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纺织产业自身调整升级的双重要求下,纺织工业正面临着全局性调整任务。纺织业作为经济先导型产业地位是随着其发育成熟而发生变化的;世界纺织工业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初加工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过程。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不仅具有发达国家在结构调整中经历的一般特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这表现在:
第一,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别大,资源分布各有优势,沿海一些老纺织基地需向内地、原料产区转移一部分初加工生产能力,以形成区域间的合理分工。这体现了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一般特点,但同时我国纺织工业已经总量过剩,城市纺织工业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初加工压缩、转移、调整的任务,内地和原料产区又迫切希望发展,这增加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难度。我们应在坚持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使调整工作循序渐进。
第二,我国纺织业面临结构调整与机制转换的双重任务,结构调整的难点和重点是纺织老基地和国有老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任务能否完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机制转换和资产重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同,机制转换、资产重组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模式,需要从实际出发,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调整措施。
第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以及政府计划调整方式,决定了结构的刚性,各种结构矛盾延续下来难以调整和改变。表现在资产使用上,就是存量资产在企业长期定位,在原地“生老病死”,而难以在企业之间再组合。因此资产存量组合不合理、低效使用、大量闲置、流转沉滞等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纺织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0%,其中资不抵债的企业占28.3%。一些城市企业由于人员包袱重、原料不足、设备陈旧等原因而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一些初加工行业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过度竞争,形成了以1000万锭为代表的过剩生产能力,资产整体运营效率低。纺织工业若不从整体上对行业进行重组,单个企业的调整将很难奏效。盘活存量资产是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这不仅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全和增殖,而且有利于纺织业自身产业升级,实现行业发展良性循环。
三、纺织业结构调整须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
资产重组作为启动企业间资产流动再组合和企业自主重组的主要形式,在纺织业全局性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发掘沉淀生产能力,盘活存量资产。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的初加工能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并形成了一定量的技术装备闲置;而西部地区则因缺乏发展资金而无力发展纺织初加工。通过生产能力的西移并结合机制转换,使沿海的人才、管理、技术与西部的资源联姻,既可实现纺织工业的区域合理布局,亦可激活存量资产。纺织行业目前处于低效运行和沉淀状态的资产占总资产的40%左右,如何发挥这部分资产的潜力,使纺织行业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始终是纺织业全局性调整的关键。
第二,企业优势互补,整体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纺织业投资分散,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设备利用率差,因此单个企业的调整不免势单利薄。通过地区主管部门的整体运作,使资源按照市场要求得到优化配置,可以促进整个纺织业的调整。
第三,资产再组合使优势企业迅速扩张,形成稳定行业经济运行的中坚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还没有形成合力与国外的“航空母舰”相抗衡。通过资产流动和企业重组,则可使优势企业得到扩张,形成以资产联结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科工贸一体化企业集团。
第四,依靠重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依靠重组,构建和开通企业间资产再组合的机制,使重组的企业一诞生就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能够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
四、先行调整地区的经验和作法
当前纺织工业正处于全局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事实上,一些先行调整的地区从资产重组着手,通盘规划、整体运作、已初见成效,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这对全局性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确定资产重组目标,整体规划全行业的发展方向
1993年初,上海纺织局组建了上海市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进行整体规划、整体重组,使资产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展优势企业、合理经济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等原则, 将原有的19 个行业行政性公司重组改制为14个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规划和论证,上海纺织局以20家名牌企业去兼并63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发挥优势,形成20个著名品牌或有限责任公司,使名牌产品得到较大发展。
上海纺织局在构建上海纺织业新的产业结构时,不仅注重市内优势企业的改造、提高,同时,根据上海纺织梯度转移的布置,在郊区奉贤、青浦、金山、宝山、松江建立针织、印染等纺织小区,使迁出企业优势得到互补,避免“小、散、乱”的不合理布局,产生了规模效益。
常州纺织局针对所属企业“老、小、散”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的现状,首先对所有企业重新分类排队,通过多家整体联合重组,合资、合作重组,兼并等方式优化资产存量,形成新的优势。如国棉一厂兼并了第三织布厂后,利用自己的优势向外扩展,与东风印染厂第三印染车间、第二织布厂、第十一织布厂,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了纺织染服一体化的大成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开发代表常州形象的灯芯绒系列产品,扩大了经济规模,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几年来,虽然各地都着手进行结构调整,但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起色并不大,主要原因就是整体规划零打碎敲,企业各自为战进行调整,不能进行整体运作。上海、常州的实践说明了调整必须以地区、城市为单位,对资产进行整体重组,才能推动调整工作。
(二)发挥比较优势,正确制定本地区重组方针。
由于沿海与内地,大、中、小城市间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其纺织工业亦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也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应结合自身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整个城市发展对纺织工业的要求来调整本地区纺织产业结构。
北京市结合城市整体规划,以开发建设纺织一条街为突破口,积极利用级差地租盘活资产存量。三环路内有46户纺织企业,现已有20户企业转移生产,在原来土地上一批宾馆、商店相继开业,取得效益。在产业优化的基础上,三产、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东省纺织业针对珠海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纺织业的现状,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向高层次发展,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高技术含量产品。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一部分过时的落后设备,将传统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山区、边远地区转移。目前已在酝酿和实施的是通过有价转让、租赁、合作等形式,将20万纺锭和2000头进口气流纺向中西部产棉区转移。
(三)资产重组必须是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
重组工作必须与转换机制和制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机制真正转换了,重组的企业才能焕发竞争活力。
青岛纺织工业总公司在改组中,立足机制转换,对不同类企业分别运作,做到改制、改组有机结合,激发重组企业的活力。一是对效益好、有长远发展前途的优势企业,进行股份制的改造。去年一年就有4 家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二是以经济实力强、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三是对有长远发展前途,但目前生产经营困难、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启动的企业,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形式。已有4户优势企业厂长兼任4户困难企业厂长;有4 户困难企业分别委托4户优势企业进行管理。四是对无发展前途、规模较小、 对全局影响不大的10户小企业,果断实行转让、租赁、转产。五是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已资不抵债的3户企业,实行破产或关闭重建。 六是对符合全市产业调整规划,有利于向其它行业转产的9户企业, 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实行无偿转让和改变隶属。
不难看出,上海、青岛、常州等地以纺织业整体为重组对象,强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整个调整工作出现了良好开端,这对全局性的结构调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但要实现全局性调整任务,尚需要具备一些宏观条件。
一是加快塑造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和产权主体,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并规范其行为。
二是赋予城市纺织主管部门资产经营权,使其对所属资产能通盘规划,整体推进本地区的结构调整。
三是对企业之间的购并、兼并等行为,国家能参照“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行的政策,支持传统纺织业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