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占有一定比重,混凝土浇筑情况好坏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有效性,必须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大体积建筑面的质量。本文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作出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泥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步骤、环节、工序进行有效性控制,才可以从总体上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保障,而现今时代的变化以及演变,科学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提高,从而达到加大创新力度也是一种较好的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更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工作步骤。
1大体积混凝土的概述
1.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我国定义大体积砼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砼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砼结构。
1.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有以下几个特点。结构厚重密实,工程条件较为复杂,一般是在地下进行的,技术要求较高,水泥水化热释放的热量较多,容易引起结构发生温度变形。所以针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标准,规定最小断面、内外温度以及平面尺寸,避免因约束作用产生较大的温度力,若温度应力过大,超过一定的极限,混凝土就容易产生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策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来说,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全面分层,二次振捣的工作方案,由于混凝土在未初凝时,可以收到振动,但初凝之后是不可以的。二次振捣有着独特的作用,一般而言,一次振捣会因为水分上升造成混凝土出现微孔,也会因为混凝土下沉造成混凝土和钢筋分离。二次振捣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所谓二次振捣,即在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振捣,混凝土的和易性就会有所恢复,但是这种施工方案会增加较多的人力和机械设备,成本较高,要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决定是否采取。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其进行振捣非常有利于混凝土更加密实,一般情况下,振捣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来说,表面泛浆最好间距要均匀,振捣力的范围要以重叠二分之一为好,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之后表面开裂,在浇筑结束之后,表面要压实并且抹平。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隐患及防治措施
3.1蜂窝现象
①蜂窝现象的形成:在混凝土浇筑时砼表层没有砂浆,湿润度不够,而且料与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或是模板之间存在着缝隙,有漏浆的可能,导致建筑表面粗糙,出现麻面。再加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夯实工作没有做到位,使混凝土中存在着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来,自然就会形成一些蜂窝。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混凝土砂浆与石子的搭配比例不合理,出现石子过多的情况,这样也很容易形成类似蜂窝的一些孔洞。
②施工技术要素:混凝土的浇筑前一定要保证模板的干净、整洁,尤其是一些粘在上面的硬水泥块等杂物,把模板进行预先加湿,把一些有缝隙的模板进行堵塞,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再刷上一层隔离剂,而且隔离剂的涂抹必须均匀,夯实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一定要进行分层的振捣,并且不能放过每一个点,时间也要持续在30s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不会产生蜂窝现象。
3.2露筋现象
②露筋的原因:有些施工单位贪图省事,在进行振捣时垫块太少,这就会使钢筋直接与模板接触,在拆下模板后发生露筋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建筑商为了加强其浇筑强度,在构件的断面上用了太多的钢筋,这样在进行振捣时遇到大粒的石子,也会产生露筋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振捣时如果振动棒直接碰到钢筋,就会使钢筋发生位置的移动,从而造成露筋现象,而且模板如果不够湿润,在进行拆模时也会与混凝土产生粘连,出现发生露筋现象的可能。
②施工技术要素:要想保证混凝土结构没有露筋现象,就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所设计的保护层厚度,并且对于混凝土的比例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在钢筋密集的构件中,一定要选用颗粒小的石子,避免大石子被卡住而产生露筋现象。另外,在进行振动捣实时一定要做好检查,严禁振动棒直接接触钢筋,防止钢筋变形或移动,而且对于模板的湿度及拆卸时间一定要把握好,防止粘连、掉角等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露筋的情况。
3.3凹凸不平现象
①凹凸不平的原因:混凝土现浇凝固的非常快,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如果未等其凝固达标就进行操作和踩踏、运料等工作,就会造成其表面的不平整。而且在进行模板的支承时其支承面一定要牢固、坚实,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局部下降的现象,导致其混凝土表面的凹凸不平。
②施工技术要素:在混凝土浇筑完工以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确定其表面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后方可进行操作。而且对于模板的要求也要提高,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进行混凝土现浇时不会变形,对于所选择的支承面的牢固程序也必须要达标,防止发生结构的沉降。
3.4裂缝现象
混凝土现浇发生裂缝的机率应该是通病发生率最高的,而且裂缝所发生的原因也分很多种类,即:干裂、塑性收缩开裂、沉降裂缝、温度裂缝等。
①干裂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具体来讲,其干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发生在养护阶段。因为砂浆的水分会被自然风干,如果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没有及时进行浇水保湿,就会出现表面干缩而产生的裂缝。而这种裂缝的防治工作也很简单,只要做好建筑表面的保养工作,保证其充足的水分就可以,必要时还可以涂上养护剂,另外对于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配比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②塑性收缩裂缝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凝固之前,这时如果遇到天气干燥或风气较高的气候就会使其水分迅速缺失,从而产生塑性收缩,导致裂缝。预防的办法就是要合理控制好其混凝土的收缩率,可以选择一些强度适中的水泥材料,并且在现浇过程中也要注意各方面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③沉降裂缝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沉降裂缝与建筑物的基础和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地基不实、结构设计不合理,再加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导致地基变形、沉陷,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效果,使建筑表面发生裂缝。这种现象的控制只有保证地基沉稳、做好夯实工作,保证模板的强度,并且按正规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④温度裂缝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这种裂缝所产生的原因是温度差给混凝土带来的热胀冷缩效应,从而破坏了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应力,使之形成裂缝。只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好配料的比例,并加以养护,就能有效的降低这种温度裂缝的产生率。
4小结
现今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成为建筑施工的主流方式,也成为了加快建筑工程进度的有效工具,在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以及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方面,混凝土施工技术都相比其它工艺材料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性,因此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应用便日益广泛,随着城市规模化的扩大,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方面已经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对象了,所以对于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对于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有着相对较大的良好发展前景,更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星光.小议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05:72+75.
[2]黄卫平.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06:121.
[3]韩瑞昕.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6,06:190.
论文作者:杨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体积论文; 现象论文; 钢筋论文; 就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