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珊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414000
【摘 要】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中应用舒适护理这种模式对于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并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对其以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进行划分,护理方式分别为手术室舒适护理和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中应用舒适护理这种模式对于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让医院获得良好口碑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人在外伤跌倒之后,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群体因自身的骨质十分疏松,因此这类人群发生股骨颈骨折的风险更大。这种情况下易导致患者患肢出现骨头短缩或畸形等,加之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广大外伤跌倒患者而言是一个福音,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轻其痛苦。有研究指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如果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负性心理情绪,促进术后康复[1]。本研究以入住我院并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入住我院并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对其以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进行划分。其中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3.6)岁。140例患者中伴有糖尿病者48例,伴有高血压者55例,伴有高血脂者40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伴发基础疾病等)d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在实施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同时简单叮嘱患者禁食禁水,在进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摆好体位等[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手术室舒适护理,主要包括:(1)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当在术前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加强心理教育,帮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包括股骨颈骨折的主要表现、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为患者介绍以往的手术取得成功的病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加强术中护理:将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调整到患者感到舒适的水平,保持手术室内安静整洁,切忌与患者谈论一切与手术和病情相关的各类话题,以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对手术效果产生不利影响。(3)重视术后护理: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束以后,在转运患者回病房休息的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以防止触碰到患者的伤口造成疼痛及防止留置引流管出现脱落。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叮嘱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如遇突发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防止意外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取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相关的计量资料应用( ±s)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加以检验,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则选用χ2 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或者股骨头肿瘤等均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此外该手术对于较难复位的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也具有一定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缓解患者痛苦,矫正畸形并帮助其重建骨骼功能[3]。但现有的技术水平使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且手术时间长,因此对医院方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有研究指出[4],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能够让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从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满足,有利于手术的开展及术后恢复。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该种护理模式将护理贯穿到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有效改善和缓解不适,有助于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5-6]。本研究采用手术舒适护理模式,从术前开始就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拥有舒适的生理感受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进入手术室后加强术中护理,将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调整到患者感到舒适的水平,也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医师实施手术;术后护理也是我院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不但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同时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式。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中应用舒适护理这种模式对于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让医院获得良好口碑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发珍.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0):1943.
[2]朱红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84 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0(2):16-17.
[3]王攀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伴多种合并症70 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4):11-12.
[4]王洪智,宋科官.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9,11(4):43-44.
[5]赵丽红,王江平,张大江.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28(4):136-137.
[6]蒋劲林.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6,30(2):156-157.
论文作者:赵海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股骨头论文; 舒适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