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镇地处赣榆西北苏鲁交界,镇域总面积88.8平方公里,拥有21个行政村、4.6万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工业发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发展大镇。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资源禀赋条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独具特色的特色林果产业镇、富民增收典型镇。
一、基本情况
黑林镇地处北纬35度,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水果种植最北端,属于暖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壤土层厚度0.5~1.5米,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1.1之间,PH值在6.0~7.0之间,土壤呈沙性,颗粒较粗,透气透水性好,土质良好,且拥有赣榆区重要水源保护地塔山水库,水质达二类以上,水源优质,空气质量高。因此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别适宜林果种植。
黑林镇属革命老区,刘少奇大树村旧居、符竹庭将军殉国处纪念碑、八路军115师黑林师部旧址均坐落于此。十二五期间,全镇共有低收入人口8751人、占总人口的20%;经济薄弱村1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1%。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40元,远低于全区人均过万元水平。到十三五期间,黑林镇确定低收入人口7127人、占总人口的15.49%;省定经济薄弱村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4.28%。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11510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依托特色资源招商,注重打造农业发展全产业链
强化农业特色产业项目的包装、储备和整合,充分利用省、市、区的各类招商平台和经贸活动,加强蓝莓、猕猴桃、苹果等特色产业具有的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优势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推介宣传,树立招大商、招强商、招优商的意识,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发展各类农产品深加工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通过规划布局大树工业集中区(大树帮扶创业基地)和吴山工业集聚区,重点引进服装、棉纺、玩具等无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作为全区特色水果产业园区的加工配套区,积极发展农产品仓储、物流、深加工等高效无污染产业项目,从而催生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2、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实施“农村+”系列工程
加快推进总投资1亿元的西石沟农业生态园建设,全力融入“一路两带双环”大格局。以新242省道建设为契机,聘请南京尔目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编制《黑林果香田园乡村旅游开发策划》,通过串联镇域16座水库和2万亩特色林果园区,形成以大吴山为核心的旅游环线,重点推出红桃、蓝莓、猕猴桃、苹果等园区果品采摘和芦山村民俗文化生活体验,打造集采摘、垂钓、观光、休闲、旅游、餐饮为一体的花果景点,让多元生态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倍增器。
充分利用江苏沃田集团、连云港金傲来等龙头企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引导农民种植蓝莓、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依托电商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主推黑林特色果品,打造“果香黑林”品牌。完成“果香黑林”水果商标注册,正在进行“果香黑林”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广“果香黑林”微信公众号,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力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共享式服务
近几年来,黑林镇通过坚持生态发展践行特色果林种植的富民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通过发展特色果林2.5万亩,当地农户可从土地流转、果园就业等方面获得各项收入8800余万元,仅此一项可实现全镇年人均增收约1800元。二是企业效益好起来了,仅以沃田集团种植6000亩蓝莓为例,亩产约3000斤,除去人工和管理费用,每亩纯利润可达30000元;新建的160个温室大棚亩均收益约10万元,公司今年可实现收入1.4个亿。再以友联和金傲来等公司种植的6000亩猕猴桃为例,每亩产量大约3000斤,每亩纯利润可达20000元。三是农村集体经济壮起来了,全镇村集体收入中来自流转土地中的沟路渠等荒废部分大约占30%,全镇有12个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林果产业年收入20万元以上。富林村流转土地收入140余万元,年底每口人可分红260元,60岁以上老年人年底享受养老金每人600元。四是生态环境美起来了,由于黑林属丘陵山区,在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实施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既实现节约水肥80%以上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截至目前,黑林镇拥有全国单体种植规模最大、全国唯一一家蓝莓全产业链新三板上市公司——江苏沃田集团和全省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基地(其中金傲来猕猴桃2017年在江苏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水平不高
黑林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不大,加工企业底子薄、起点低、初加工条件差,设备及工艺更新升级不及时,以致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度开发能力,果品价值没有得到最大开发。而且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联结不够紧密,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化链条过短,没有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
2、市场产品销售滞后
目前黑林镇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没有形成专门的营销体系,农产品以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为主,且广大种植户受传统农业观念制约,缺乏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对市场需求和农产品行情变化缺乏研究,营销手段落后、销售渠道狭窄,致使营销网络不健全、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网络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手段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适应特色农产品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建议和对策
1、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蓝莓、猕猴桃、红桃等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监督及认证体系,加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请认证,提高全镇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全力打造“多彩田园、果香黑林”地方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和电视台、网络、简报等媒介,广泛宣传推介黑林镇系列名优特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信誉度和知名度。以生产销售高、中档名优产品为导向打造黑林特色果林基地,引导种植高产、优质品种,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因此,应从新技术创新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协会及专业合作扶持壮大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长效激励机制。
2、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特色农产品对比大宗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过程要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因此要针对蓝莓、猕猴桃等特色林果的生长及深加工特点,在高效优质生产技术、无公害综合管理技术、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不断力求突破。要积极引导推进全镇农业企业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系合作,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努力解决制约黑林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大力培植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争创龙头企业,带动全镇更多农业企业积极更新改进工艺,向机械自动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鼓励和扶持引进先进工艺的农业企业,通过开发精深产品延伸全镇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实现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提档升级。
3、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全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的要求,引导和组织各村果林种植农户兴办和参与蓝莓、猕猴桃、红桃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协会,依托合作经济组织的人才、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优势,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探索建立全镇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与果林种植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
论文作者:蒋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农产品论文; 特色论文; 猕猴桃论文; 蓝莓论文; 农业论文; 全镇论文; 红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