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发展与金融工具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发展论文,金融工具论文,订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在农村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衍生出的“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订单农业在实践中已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随着我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公司+农户”模式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其发展前景如何等诸多问题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尝试借鉴金融工程学的思想,利用衍生品的演变规律,并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金融一体化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从“公司+农户”交易模式演进的内在必然性、形成合理分配利益与风险机制的紧迫性等角度来揭示我国订单农业中“公司+农户”模式演进的路径,从而明确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的工作重点。
二、衍生品的演变路径及其功能的简要分析
衍生品种类繁多,如商品类衍生品、金融类衍生品、指数类衍生品、巨灾类衍生品、信用类衍生品和气候类衍生品等。其中应用最广、效果最佳、作用最大当属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为适应世界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创举,是在利率、汇率开始自由浮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经济金融一体化锐不可挡的背景下相继诞生的。尽管衍生品种类繁多且其应用范围、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各类产品的内含而言却又有极其相似的一面,即它们都承袭了远期、期货、期权及互换交易的理念及其演变进化的轨迹。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看,人类社会交易方式的演变进化是沿着“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易”的轨迹进行的,各种交易方式都有其存在和相互之间互补的理由。远期交易虽解决了即期交易市场价格可能存在的无序波动,较好地适应了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流水生产的产、供、销间计划性的需求,但由于远期交易缺乏信用风险约束与风险分散机制,其本身又天然地具备风险积分机制、缺乏中途退出机制以及到期强制性交割等特征,常导致履行合约时交易主体事实上交割能力的弱化;期货交易因保证金、日清算规则的引入较好地解决了远期合约的风险积分效应,随时对冲又解决了远期交易的流动性不足,但其日清算式的强制交割仍不能适合理性经济人的合理需求;期权交易的出现则较好地弥补了期货交易强制性交割可能给交易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即期权交易所特有的选择性交割功能确保交易者在锁定未来不利风险的同时又能享受于已有利的风险;而互换交易则依据比较利益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了交易主体间的各自所能不等于所需的矛盾,使得各自的潜能通过互换市场得以发挥出来,为利益的分享及风险的分担开辟了新的渠道。由此可见交易方式的演进一方面在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供求状况瞬息万变的同时,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险、利益分担机制;另一方面现货市场的自身发展,客观上需要衍生品市场来提高其交易效能,共同构成完整的市场机制。
从国际经验看,各类衍生品正在改变着相应基础市场的风貌。衍生品的发展,对市场的规模、效率、功能、完整性、安全性、国际化等诸多方面大有帮助,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其一,衍生品市场有助于健全市场架构,扩大市场规模;其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又可以大大促进市场各组成部分的快速发展。
加入WTO后,我国商品市场就暴露在巨大的国际市场风险面前,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将真正参与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也意味着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将承受来自国际市场风险冲击的严峻考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面对国内与国际两个农业市场充分衔接,国内农业资源、农产品的价格将逐步与世界范围内商品价格同步,接踵而来的是农业市场风险将成为首位风险,而市场风险的有效解决必须依靠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针对中国农业生产较为分散的情况,众多农户如何参与衍生品市场交易?我们认为:拓展“公司+农户”交易模式、创建新型金融工具应成为一条首选的方略。
三、“公司+农户”的演变路径与金融产品创新
“公司、农户”即期式交易模式: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业经济基本上是以自给自足为主,少量剩余农产品通过国营商业渠道、供销合作社渠道(有人简称为国、合商业企业)按计划进入流通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国民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此期间农业商品生产的规模迅速扩大,计划流通的比重日益缩小。自1983年到1993年期间,我国先后发生了两次大的农产品卖难现象。这两次农产品卖难说明,转向家庭经营以后的分散农户,无组织地盲目生产和自营销售,难以与经常变化的市场供求形势相合拍,农民需要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已成为各方面的一个共识。
在这一阶段中,农户和公司间几乎是脱离的,这里的公司也主要是国、合企业。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正经历由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转变,两次大的粮食难收难卖,使农民饱受增产不增收的苦恼。这一阶段的农户与公司间所发生的购销关系相当于即期交易,这种交易模式在生产力较为低下、交易范围较小且自然环境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正常运作。即期交易模式下,农户只能自发的生产,等到农产品成熟收割后出卖;国、合企业在统购统销体制下,除了到期面向农户的购销活动之外,根本无法起到“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即期交易常因自然、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这两种情况中不论出现那一种,均会导致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交易双方因此而蒙受损失。因此可以这么说“公司、农户”即期式交易模式天然地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户市场意识的深化及生产自主权的扩大,对新的交易产品的渴求与日俱增。
“公司+农户”远期式交易模式:从人类社会交易形式的发展来看,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农户”可以视为由即期交易发展到远期交易。农产品价格的产生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特征——常年消费却集中供给,供给和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对称再加上自然因素及相关政策因素变动的影响,即期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不可避免地经常发生,由此造成农产品供给者收入、消费者支出常出现巨大的波动。所以,为了避免“公司、农户”即期式交易模式的内在缺陷,稳定农产品的供销关系和价格,由此便产生了具有远期合约交易本质的“公司+农户”的订单模式。
“公司+农户”这一远期式交易模式的出现,农户与公司通过签定远期合约,可以有效降低事前交易成本。具体来讲,对农户而言,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大大地减少了各种事前交易成本,如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垄断定价的损失成本、专用性投资不足的损失;同时也减少了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公司而言,同样可以减少其在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如市场搜寻费用、质量监督费用、产品质量和数量不确定所造成的事后损失,从而交易双方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但是,现阶段在“公司+农户”这一模式的农产品交易中,只能做到锁定未来交易的价格。从几年来推广的情况看,在订单价格与实际执行时的市场价格间产生较大变化时,订单往往不能顺利执行。有人曾做过调查显示,我国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仅为20%。对如此低的履约率解释可谓多种多样,但若简单地归结为公司和农户的合约意识差和法律、法规等市场环境不完善,则过于肤浅,我们认为其本质原因在于“公司+农户”远期式合约的天然缺陷。具体而言这种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远期交易属信用交易,在当前我国信用普遍缺损且信用约束乏力情况下其履约率低下当属意料之中;其二,远册交易的风险积分效应及中途缺乏退出机制,对公司而言,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由于面对众多农产转移过来的风险累积确使其无实力应对或难以抵挡市场价格的诱惑;对农户而言,当市场价格存在较大的诱惑时其违约的动机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也很容易实现。因此要提高“公司+农户”履约率,根本办法只有适时推出新的交易工具以弥补远期交易的天然不足。
“公司+农户+期货”远期、期货式组合交易模式:由上文分析得知,远期式交易模式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回避风险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我们认为期货市场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市场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回避风险,也可以为“公司+农户”的顺利运行提供载体。因此,“公司+农户”交易模式扩充为“公司+农户+期货”应成为下一阶段订单农业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引入期货,是因为相对即期、远期交易市场的固有缺陷,期货市场具有四大功能,即价格发现功能、风险分散功能(套期保值功能)、日清算式强制交割功能以及随时对冲了结头寸的自主退市功能。引入期货交易对“公司+农户”缺陷的校正正是通过这四大基本功能来实现的。
首先,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可为订单农业提供公平的参考价格。现货价格仅反映该种商品当期供求关系的均衡价格,带有很强的瞬时性、随机性、分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均衡价格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根据当期的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来确定下一时期的粮食供给,安排下一生产周期的生产,必然会带来风险。而期货市场有一个集中交易、公平竞争、秩序化强、信息公开的价格形成机制,会员制的交易所通过集中供求,实施“三公”原则来形成即期、近期、远期价格,调节供求,这些优势是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所不能具备的。因此期货市场所形成的价格对各种价格因素反应极为灵敏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预期性。农民可以根据期货市场价格来估计现货市场价格的未来走势,然后作出生产和消费的决策,因此,可以一改以往农户盲目生产导致的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为农户利益提供实质性保障。
其次,期货市场作为风险分散或转移市场,集中了众多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市场风险可以在大量的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如前文所述,“公司+农户”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利益风险机制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从种植到收获,市场行情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农作物的远期交易除信用风险外,其市场风险也非常之大,特别是对公司而言,众多农户的市场风险通过定单全都转移至公司,公司有时实难以承担这样的风险。引入期货交易后,公司可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解决这一困境。即公司在与分散的众多农户签订种植订单的同时,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从而基本锁定未来的成本与收益,从根本上提高了履约订单的能力。
再次,日清算式强制交割功能是通过保证金与日清算规则完成的。保证金规则是指交易的每一方建仓时都要达到一个信用水平,日清算制度是指每日收盘时,清算所根据结算价对每笔交易结清,盈利一方可提取利润,亏损一方(达到一定程度)则在下一个营业日到来之前,必须追加保证金,否则清算所或会员有权进行处置(暂停交易资格或强行平仓)。因此,相对于远期交易风险的积分机制,我们可以称日清算制度为风险的微分机制,每个交易者都清楚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和保证金余额,更易于对其自身利益及风险的监控,为提高履约率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最后,期货交易的自主退市功能使得期货交易者据市场行情及自身条件的变化随时结束期货市场头寸,从而交易者拥有高度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公司+农户+期权”远期、期权组合交易模式:“公司+农户+期货”模式可以为订单农业提供很好的“风险避口”。然而该模式与“公司+农户”远期式交易模式在风险防范方面有一个共同特征——对未来交易结果的锁定效应,也就是在规避不利于己的风险同时,也放弃了于已有利的风险,这显然不是理性经济人在约定的条件下,自己收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因此该模式仍内在地存在违约因素。博弈论认为:如果一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个人理性,就难以实行下去,而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定个人理性,而是重设计一种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张维迎,1999)。按照衍生品的演进规律来类推,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引入期权的理念。“公司+农户+期权”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优先考虑农户利益的同时,又能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真正形成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风险分配机制。
期权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几十年来人们一直使用这种方式为其交易活动规避风险或投机获利。期权交易亦称合约买方(持有人)的选择权交易,是一种衍生性契约,其持有人在向契约出售者支付一定期权费后便有权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一定的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给对方)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但没有义务。利用期权中的买方期权思想来制定“公司+农户”中农户与公司的利益分配机制,无论以后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动,农户都可以获得有保障的最低收入,维护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期权费就是可以预见的最大损失;对公司来说,在稳定货源的同时,将期权费作为市场价格上升时的净收入,来弥补市场价格下降时的净损失,农户与公司之间形成了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体现了订单农业经营的真谛。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结合我国当前订单农业的现状与衍生品演进的路径,不难看出:由“公司+农户”模式过渡到“公司+农户+期货”乃至于“公司+农户+期权”模式应是我国订单农业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方向: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要在“公司+农户”中引入期货、期权交易,虽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但绝不能因此而却步;正确的方法是积极地创造期货、期权市场运作所需要的条件。就大环境而言我国期货市场目前具备良好的快速发展条件,2004年初,以中央一号文件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同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为粮食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法规依据:而《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更是直接提出了推出能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的要求;2004年6月份、8月份我国已相继成功地推出了棉花期货、玉米期货。我们相信这样的大环境对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完善必将产生推动作用。但从微观方面来看却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期货、期权市场的流动性与价格的有效性需要交易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且交易主体需呈现多元化。
上述结论提示我们,如何架设我国农产品衍生品市场与公司、农户间的桥梁应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为此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第一,提高政府服务职能,改善期货市场内环境。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在维护市场正常发展的同时,注重组织对“公司”、“农户”的农产品衍生品交易知识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自己的职能,为农产品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和法律服务,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第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农民合作社与适度放开投资者准入限制并举,壮大期贷市场交易主体,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这样既有利于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又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理性与稳定。第三,积极研发新品种,以拓宽衍生品市场为订单农业服务的空间。如农产品互换、期货期权、信用类衍生品以及与农业稳定高度相关的气候类、巨灾类衍生品。
标签:订单农业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期货论文; 期货期权论文; 农产品期货论文; 金融衍生品论文; 远期交易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远期汇率论文; 即期汇率论文; 期权定价论文; 期货培训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