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论文_龚子嵛

贵州省贵阳市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550000

【摘 要】目的 对预见护理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应用效果加以探究。方法:对该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者、对照组,每24例,观察组接受的是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者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院前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出现急剧中断、严重不足等情况,使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症状严重以及死亡率高等特征,若未能给予患者及时的救治,将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因此,临床医学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如何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并提高对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预见性护理程序属于患者尚未出现症状前,预测患者可出现的相关症状以及护理问题,并就预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对该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该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者、对照组,每24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3.6±5.2)岁。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4.2±4.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接受的是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 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院前急救方法,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给患者氧气支持,给予心电监护,对心电图情况加以观察,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做好手术的准备。

观察组在观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保持镇静,患者应绝对静卧,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挪动,不要擅自将患者送往医院,以免耽误患者病情。如家中有急救药物,可让患者舌下含服0.5 mg的硝酸甘油,如有氧气设备,应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到达现场后,应立刻携带急救药物下车,并速度奔赴现场,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取相应的卧床体位,并立刻给予患者氧气支持。转运前应对对患者做好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的分值,确定在转运途中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并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

实施预见性紧急救护程序:①接通 120 电话,记录相关信息;②同时相关救护人员出车;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预计;④出车;⑤相关救护人员在车上结合电话得到的信息预先准备相关的急救物品;⑥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急救;⑦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⑧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用药;⑨患者的情况平稳后立即转送患者到医院。

3结果

观察者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讨论

急救护理有 3 个重要环节[3]:院前急救、急诊室及监护房。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迅速,院前急救在急救护理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并逐渐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院前急救遵循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并及时予以处理,必要时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救治,特别是缺氧、休克患者,要积极维持其基础生命。预见性护理指的是由具备扎实理论知识、整体护理概念及娴熟救护技术的护理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的一种全程护理,其目的是提高抢救的质量。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的一种严重心脏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故其抢救治疗非常急迫。医务人员在接听到急救电话后,应以最快的时间准确地做好预见性护理的准备工作。到达现场后,及时了解患者的呼吸状态、外观表情,并倾听患者的主诉,以便对其病情作出初步评估[4]。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好在救护车到达前将急救用品准备好。抵达现场后,应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其进行院前急救,注意将急诊室内的一些急救措施应用到院前急救中,如应用止痛药,并同时快速开放两条有效静脉通道,给予极化液静脉输入治疗;又如对患者进行心律、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并发心率失常等症状;取氧气装置、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物品放在合适位置,一旦患者出现室颤,即刻对其进行非同步电除颤,保证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到最有效的抢救[5]。

本次实施的院前预见性护理程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相关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因等情况,并迅速对其病情作出准确判断;②医护人员坐上救护车后,由原本的坐车头换成坐车尾,并在途中预先准备好实施现场急救护理需要用到的药物、设备等,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③护理人员由原本的被动做事变为主动做事,并利用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主诉等方法对其病情作出初步评估,同时认真做好各种术前准备,以减少抢救的时间;④护理学的发展日渐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更好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及专业知识等,而院前护理人员则需具备更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护理技巧,更强的责任感,以便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④预见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主动评估与循环管理,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操作流程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在日后的发展中,预见性护理会随着护理学的不断深入而有新的特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是反应该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予以认真研究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进而验证预见性护理实现以争分夺秒,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标。预见性护理中指定团队协作式急救护理流程,即医师、护士、救护车司机及医院内心相关科室间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紧密配合,尽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赢得宝贵时机,又为医护人员下一步现场评估节约时间,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科学、有效地救治方案,进而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黄雪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4,04:85-86.

[2]肖木坤.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05:276-277.

[3]梁慧.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护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23:125-126.

[4]吕晓芬,徐慧红,吴春羚.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05:49.

[5]雷金花,占绘华,吴晓云.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13,15:2396-2398.

论文作者:龚子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论文_龚子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