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论文_付秀娟

浅谈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论文_付秀娟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业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建筑施工单位要想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强化工程造价管理力度。本文对造成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科学运用多种方法,在统一目标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经济权益而对施工成本费用进行的审计、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是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劣直接反映在对项目成本费用的控制和对各类预决算资料的管理上,其作用不仅在于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在于促进了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助于降低成本费用和投资风险,使业主方资产投资效益最大化。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挑战,企业在各类新建和改建工程项目中,必须要学会精打细算,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对各类预决算资料的管理,力求明晰账目,节约成本,以提高投资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是建造全过程涉及的花费,即建设项目中按照计划进行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和相应无形资产形成以及流动资金产生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是建设项目整体工程所有的投资费用总和。对建设项目价格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核算,能够确保工程造价准确。建筑市场秩序混乱,工程造价相关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使得工程造价失控情况经常发生。只有深入了解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才能选择有效措施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主要成因

2.1工程造价人员专业能力不强

一些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对于造价缺乏灵活把控,很难严格按照工程造价原则开展造价控制工作。由于其业务水平有限,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挤压了大量的工作,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造价工作,造成工期进度延期,往往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体系建设迟缓

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造价体系建设和平台建设上存在结构性疏失和功能性障碍,导致管理体系和控制机制难以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和运行,在造价、组织和管理上不但形不成支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组织架构,而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上也存在功能和结构上的隐患,不能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创设动态化、功能化的基础,出现了企业经济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僵化和失能。

2.3缺乏造价管理意识

一是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当中,很多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的概念认识不足,对于一些工程项目需要多少资金投入分析不细,投资概算不严谨,很多仅凭主管人员个人经验得出,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致使投资概算远远偏离实际。还有一些企业在材料采购中存在“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的问题,盲目选购高价材料,导致成本高于预算。二是缺乏责任意识。在许多企业中,人们普遍认为造价管理只是工程部门和造价师自己的事情,管理责任过于单一化。但造价师对于施工现场实况了解的局限性,使得其对造价的分析往往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于一些隐蔽工程,很容易出现审核遗漏和核算失真的问题。

3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3.1做好建筑工程设计的现场验证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依据施工现场和技术条件对工程设计进行系统而全面地验证和检验,进一步密切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的联系,真正将设计和施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再认知和再深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尊重建筑工程设计的指导性和完整性,遇到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相一致的问题必须进行科学分析、系统研究,确定工程设计实施的可能性,积极进行工程施工条件的改进和优化进而保障建筑工程设计的可执行性,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此外,对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严重违背的问题要做好设计变更,认清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提出的主体、改进的措施,以规范性的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有效控制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工作。

3.2优化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控制的体系

为造价控制工作提供施工过程的管理体系和调控机制是发挥造价工作功能的基本前提,必须结合施工任务、自身特点和环境要素建立起支持造价控制工作开展的管控系统,建设和优化企业技术、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真正为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实时、动态管理提供组织支持和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失误和疏漏,改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实施的外部环境和组织氛围,将工程建设目标、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加以深层次整合,实现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全面的管理、控制功能。

3.3强化工程造价管理意识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收益,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重视对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建立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对每一项工程都要明确造价控制的目标和责任,杜绝盲目投资。同时,建立各部门相互协同的造价管理机制,调动各部门人员共同参与造价管理的积极性,为造价师对造价资料的审核提供便利。

3.4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查

根据设计变更,建设单位应采取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方式。首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进行严格审查,会同设计单位和相关专家对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尽量采用兼顾功能性和经济性的变更方案。设计变更后应认真填写和保管联系单,对变更后的工程造价进行及时总计累加,同时对变更后造成的损失追究责任。

3.5把好预结算审计关

对工程造价的审核主要是审核施工签证单、设计变更单是否合理,工程量、单价的套用及费用的计取是否正确。在读懂看透施工图纸、竣工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招投标文件、合同、会议纪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备材料价格签证、工程变更签证等资料按有关规定计算核实。对于工程量的审核应仔细核对施工内容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图示尺寸与计算尺寸是否相符;单价套用审核应注意套用的计价表是否准确,施工项目是否存在重复套用,如在装饰工程中墙面工作内容已含扫灰水部分,则套乳胶漆单价时则应去除该项目;对于施工材料的审核应认真查看其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信息是否与材料单相一致,套用定额单价是否正确。对在审批工程结算过程中无法解决的一些材料定价问题,应积极上网查询和打电话咨询,弄清网络造价信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与现场人员沟通,了解现场情况,最终合理确定单价,从而杜绝施工单位虚报材料单价的可能性,为工程结算审减费用。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对预结算审计资料的接收、编号、分发和送审的相关工作,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翔实的可查依据。

结语

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要想扩大自身的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便需要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以此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来降低工程成本支出,在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应及时创新工作理念,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在内,优化资金和资源配置,提高其利用率,并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减少成本支出,降低工程造价,进而才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友梁,程磊.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J].公路,2014,59(8):135-137.

[2]朱华旭.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6,38(S2):148-152.

[3]戚小燕.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现代城市研究,2015,30(1):66-68.

论文作者:付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论文_付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