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道路路面的铺设上,沥青材料的使用,对比混凝土,它增强了路面的防水性能;更加平整;汽车行驶噪音更小;防滑能力也更强;且养护更加方便,已经逐渐占据了主要的道路铺设领域。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危害。沥青层面破坏,会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例如,裂缝增多,引发沥青罩面脱落,严重降低了汽车行驶过程的安全性;另外,裂缝在雨季还会形成唧浆。因此,对薄层沥青的路面铺设和修护技术进行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沥青的一些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的现状作了总结,并重点对沥青薄面层的养护做了分析。
关键词:薄层沥青;路面铺设;养护技术
引言:
运用沥青进行路面的铺设对公路的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能够有效地增强公路的性能,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沥青的裂缝是主要的老化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能够提升公路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一方面要提升沥青铺装工作的合理性,避免老化现象过早出现或加剧,损伤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提升沥青养护过程的合理性,及时对老化的路面进行修补处理,提升汽车行驶安全性,避免故障恶化。
一、沥青的铺设
沥青材料的铺设对道路有一定要求,首先,道路要在横纵两个方向上满足平整要求。其次,道路的混凝土结构层的承力能力要满足使用要求,避免铺设完成后,返工困难。另外,道路表面不能有坑洞或较大的突起。最后,道路表面要干净整洁,其表面的异物会造成沥青层脱落,过多的水分也会引发这一现象。在铺设时,采取以下的顺序进行。首先,将道路进行平整和清洁,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无突起或坑洞,确保材料能够压实;表面干燥无异物,确保沥青与混凝土有一定的粘合度。然后,喷洒沥青粘合油,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喷洒均匀。接着,在路面上将玻纤网格摊开并固定,必要时需要进行一定的碾压,确保网格和路面粘合稳定。最后,再将搅拌好的沥青铺设在网格中,并进行压实,即完成了沥青路面的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沥青网格是路面表层的骨架雏形,要保证它平整,使得在沥青铺设过程中拥有有效拉力的作用。另外,在铺设网格时,路面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也不能高于60摄氏度,且由于网格的化学性质,操作人员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受到伤害。
二、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一)表面封层
将沥青连续性的铺设在路面,就是对路面的封层。随着沥青老化、雨水侵蚀、裂缝增多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封层会出现故障。目前主要采用以下的技术进行处理。
1.雾封层:这一技术将沥青进行雾化,然后喷射在沥青路面,实现对老化路面的修补,一般要渗透进路面的5cm左右。这一方法需要对道路进行封停,在沥青凝结完全后,才可以让汽车通过。所以,这一技术在车流量较大的地方并不适用,一般在停车场使用较多。
2.稀浆封层:这一技术是将沥青与矿粉、水等材料进行搅拌后,在进行铺设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效果较好,且操作方法简单,不用喷射、碾压等擦操作,因此,在车流量较大的地方使用较多。
3.石屑封层:这一方法流程简单,成本较低。一般先在老化道路上进行沥青的喷洒,然后在将石屑等材料铺设在表面,再进行碾压,即完成对老化道路的养护。这一方法的效果较弱,且会出现道路抗滑能力的削弱现象,因此使用较少。一般在要求较低且车流量较少的地方采取这一方法。
(二)裂缝填缝
裂缝会导致沥青路面的物理结构极度不稳定,一旦裂缝过多,还会造成汽车行驶环境的不安全。对裂缝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的方式:
1.封贴式:这一方法是将裂缝的表面进行封合,避免裂缝规模扩大。这一方法没有对裂缝进行根治,一般在较小裂缝处使用较多。
2.修复护理:还有的裂缝过大,甚至形成了沥青的脱落,这时就要进行大面积的修补,进行修复护理。一般主要是进行坑槽的修补。
3.扩缝处理:而有的裂缝封贴式很难奏效,又无法进行修补,就需要先进行缝隙扩大,然后在采取修复护理的方式填补裂缝。
(三)薄面罩层
薄面罩层技术就是利用沥青的混合材料在表面进行铺设,防止老化加剧。这一方法作用效果好,但由于经济效益较低,所以在要求高的道路上,才使用这一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薄面罩层技术运用较为广泛,且随着技术的提升,其效果和资金花费的矛盾会逐渐被解决。下面我们对沥青薄面罩层技术进行重点探讨分析。
三、沥青薄面罩层技术
(一)SMA技术
SMA就是用沥青和纤维稳定剂进行混合,并利用一些添加剂提升其稳定性的沥青混合材料。这一技术的使用使得沥青材料的配比更加合理,其性能更加优良。其优良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温性能优越:SMA沥青材料因为使用了碎石骨架,其抗高温的能力更强。即使沥青玛蒂脂的粘合能力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弱,由于其优良稳固的骨架,依然可以抵抗高温。这一性能提升了沥青在亚热带的适应能力,避免了夏季气温升高造成沥青路面性能的下降。
2.耐久性好:SMA使用了大量的矿粉和纤维稳定剂,导致其粘合能力较强,避免了随着时间延长而产生的裂缝现象。即使在温度下降时,也会因为玛蒂脂粘合能力的提升而避免开裂。
3.抗水性能好:通过SMA材料的运用,沥青内部空隙减小,对雨水的抵抗能力得到了增强,从而提升了沥青层底部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4.抗滑性能好:这一材料在压实后,其构造深度大,拥有较大的摩擦力,具有较好的防滑能力。
(二)SUPERPAVE技术
这一技术使用胶结料对沥青进行加工,技术较为先进,其材料具有以下的优点:
1.在设计时,能够综合考虑开裂、防滑以及高低温三个因素,因此,这种设计方法得来的沥青材料综合性能强。
2.这一方法对沥青的结构进行了选择,保证了沥青的压缩体积,还减少了路面空隙率,并且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其使用进行了预测。因此,这一技术对沥青在路面的实际运用有提升作用。
3.这一方法得到的沥青材料防水、防滑、放高低温的开裂等性能都较好。
(三)OGFC技术
这一技术增大了沥青内部的空隙,因此,在表面形成了很大的构造深度,提升了防滑性能和对雨水、噪音的吸收能力。其主要性能有以下几点:
1.防滑性能强:这种技术的沥青骨架优质,表面粗糙,提升了防滑能力。在汽车行驶速度较高的时候,它的防滑性能较好。但,在雨天,它对潮湿的防滑效果较差。
2.排水功能强:因为这种沥青的内部空隙大,因此它对水分的吸收和排除进行较为顺利,在雨天能够加速雨水的渗透,并排出公路的路面。另外,其内部空间还可以吸收一部分排除不及时的雨水,避免了路面表面雨水的堆积。
3.噪音吸收:同样,其内部的空隙对噪音的吸收能力也得到了增强。汽车在行驶时,噪音会被沥青吸收,减小了反射量,对居民的居住环境有提升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沥青的铺设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了铺设的流程和要点。另外,对沥青养护的技术也进行了简单分析。沥青路面的老化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裂缝是最主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表面封层用于裂缝较小的养护;裂缝填缝用于加大的裂缝;薄面罩层用于要求较高的路面。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基数对道路的要求较高,薄面罩层使用较多。因此我们对这一技术进行了重探讨:它主要有SMA沥青技术;SUPERPAVE技术;以及OGFC技术。这三项技术对沥青材料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加工,拥有不同的优点,使用会越来越广泛。希望本文对沥青薄面层的技术研究,对我国的道路工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付宁.试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拌薄层罩面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4):90-91.
[2]《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效果研究》课题.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效果研究[J]. 广东公路交通, 2009(2):64-66.
[3] 王文刚, 杨晓东.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拌薄层罩面技术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 2015(14):118-118.
[4] 徐华磊.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拌薄层罩面技术研究[J]. 大科技, 2015(26):118-118.
论文作者:李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沥青论文; 这一论文; 裂缝论文; 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薄层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