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论文_杨仕玲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论文_杨仕玲

杨仕玲(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新世纪小学 山东省 青岛市 266400)

【摘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是启蒙养志、培养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而德育工作正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班主任更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者。面对现如今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缺陷,本文将简略概括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究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5-093-01

引言:在新时代的科学教育模式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仍存在工作目标空大,教育功利化等等常见问题,针对现今德育工作迷茫的局势,小学班主任应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与学生交流,以开展活动为主体,调动学生兴趣,达到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目标。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功利化

伴随着现如今社会竞争的加强,一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氛围已然影响到了小学教育。升学、高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小学教育的宗旨—道德品质的培养,却无人问津。教育的功利化在“小升初”的局势下到达高潮,名校、重点班成为功利化的帮凶,过多的抬高智商地位,忽视性格,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基本现象。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开端,并非需要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个人能力,德育作为未来学习的基底,才是重中之重。

2.教育目标空大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空、远,未曾落于实处,又由于小学学生能力有限,只能疲于应付,照葫芦画瓢,无法理解真实教育内涵,导致小学德育工作难以取得有效成果。就拿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一些互动而言,畅谈“十年后的自己”,“未来的理想”等等空想内容,学生因为心智未成熟,只能外界道听途说的内容讨论,亦或虚幻的假想。种种如此行径,导致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宛如“伊甸园”,可触而不可及,同时也致使教育者感到迷茫。

3.德育工作单一

德育工作的单一也是小学教育工作的缺陷之一,单一即意味着枯燥、乏味,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无法吸纳德育精神。而现如今德育工作的单一可分为德育渠道单一化、德育方式单一,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点,才能促进小学德育工作进程。

(1).德育渠道单一

在当今德育工作的渠道上,仅限于学校、社会、家庭三者,而三方面难以达成统一,无法从同一方面教育、培养学生。这在另一方面上,却又消减了学校单反面的努力。同时,家庭情况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的负能量,更对学生品质、性格的养成带来巨大影响。

(2).德育方式单一

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大多分为思想教育课和教导主任所组织的思想教导会,这些单一、空洞的理论知识讲解,无法引起学生德育共鸣。例如学校几周开展一次的思想教导会,严肃的氛围下,学生难以代入,只能把此看作任务,草草完事而已。一旦此种消极态度养成,校方的德育工作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德育工作的意义

正如邓小平爷爷所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德育工作要从学习初始阶段就开展起来。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尚处于“温室”阶段,只有经过德育工作的“灌溉”,才能成材。小学德育工作作为奠基工程,更是学校工作的精髓,它致力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品质,是小学教育的基础目标。它对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引导和推动作用,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起点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品质的史诗级教育举措。

三、德育工作的途径

1.加强互动与交流

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于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上,针对于小学生情绪的多变性,班主任应尽量了解每位学生性格以及家庭状况,及时为学生解惑,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家庭突变等不良情况时,适当与学生谈心,带领学生走出困境。在日常教学中,因材施教,以真诚、耐心的态度打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针对优秀学生,教导“胜不骄”的道理,以朋友身份让其明白自谦的重要性,而面对自卑的学生,给予其表现机会,加以表扬,建立积极、自信的态度,必要时单独指导,调整其心理状态。

2.构建良好德育环境

班级作为学生的另一个家,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性格养成有极大的影响,构建良好德育环境,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持续进行。基于生活,应当让学生拥有班级归属感,一同建立班级制度,达到自我督促的效果,让德育工作的效用最大化。而对于班级布置,可让学生自主绘画壁纸、黑板报,发挥学生个人特性,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放眼虚拟,网络环境亦需倍受关注,网络信息传递迅速,良莠不齐。而小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有限,自制能力较差,面对不良消息,必会受其影响。针对网络信息的流动性和不可控性,班主任应积极运用正能量教育学生,采用正面思想进行网课教育,借助网站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用性。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班主任作为班级这一大集体的家长,应以己明镜、完善自我,发挥个人魅力,做到为人师表。切不可已为教师,就固步不前,应积极参与培训、德育探讨,提高班级管理、德育工作能力。在另一方面上,班级并非一言堂,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协助,班主任应寻找发展全面,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榜样,不但激励学生学习进步,还会引导学生学习优良精神,弥补自身不足,进而深化德育工作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应以小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个性,为其构建良好德育环境,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优良道德品质,保证每一位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并贯彻新时期德育理念,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道德基础,以期提升德育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建祥.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8(25):176-177.

[2]周丽.刍议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60.

[3]王运抗.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7,4(22):238-239+246.

[4]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89.

论文作者:杨仕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论文_杨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