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本体论与道家哲学_本体论论文

书画本体论与道家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道家论文,书画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书画的本体是“一”

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视域首先提出书画本体论的是唐代书画家张彦远(815—876)。

他说:

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

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

张彦远提出了书法“一笔而成”和“一笔书”、“一笔画”的问题,并说只要守住绘画的“神”,独运绘画的“一”(“守其神,专其一”),融合造化之功,画出的画就是“真画”,即“活画”,而不是“死画”。这里的“一笔”是什么含意?是指简单的数字多少的“一笔”吗?“专其一”的“一”又是指的什么?看来是必须弄清楚的。

窃以为,张彦远讲的“一笔”绝不是指简单的数字多少的“一笔”;所谓“一笔书”、“一笔画”,也绝不是用“一笔”连续不断、一笔到底地写成一幅书法、画出一幅画,而是指把握书画的“体势”,气脉贯通,笔断意连,犹如“一笔而成”的书画创作效果。张彦远不是在告诉人们怎么写:“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的“一笔”连体字;他更清楚只凭简单数字的“一笔”,绝无可能画出一幅艺术臻美的山水、人物、花鸟画来的。他讲的“一笔”论的“一”与“专其一”的“一”,另有内涵。这个内涵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指老子哲学的“道”,是“道生一”的“一”。

讲“一”是书画的本体,就是讲老子的道论。“道”生于天地之先,为一切之母。故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注:《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是他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老子认为“道”充布于一切时空,“道”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是处在永恒的“逝”、“远”、“反”(注:《老子》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的运动过程中。正是“道”的这种运动构成了天地、自然中万物的生命,也构成了书画作品表现对象的生命。老子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注:《老子》第四十二章。)所以张彦远认为,从“一”的书画本体出发,运用“一笔”论就可以创出一幅幅生动的书画作品。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指出的:“这才是一笔画一笔书的正确性的定义。”“可见中国书画家运用这‘一笔’的点画,创造中国特有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是有它的艺术原理上的依据的。”(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哲学研究》1962年第一期。)笔者认为,这个根据就是张彦远从道家思想得来的书画哲学本体论。

灵光第56号飘浮的残圆(宣纸水墨)张羽

讲“一”是书画的本体,也是讲道家的气论。老子云:“道之为物,……其中有精。”(注:《老子》第二十一章。)《管子·内业》释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老子又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注:《老子》第四十二章。)意为万物都包含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万物。绘画也类于这种情况,所以张彦远说:“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是故运墨而五色具。”画遂由此创成。庄子说得更明白:“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注:《庄子·知北游》。)认为“一”也是气,气是“一”之本。从“形”与“气”的关系说,“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注:《庄子·至乐》。)张彦远深谙老庄的气论之说,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指出,如果绘画“无气韵之可侔,……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谓非妙也。”(《卷一》)认为作品的“气韵”比“形似”重要得多,因为“气韵”之“气”,既是绘画表现对象精神状态的表示,更是一种生命力的标志。而“气韵”之“韵”,则既是绘画表现对象精神状态的体现,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标志。只有“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真画一划,见其生气。”(卷二)意思是,绘画成功的关键在于明悟“一”与“气”的真谛,只有紧紧抓住绘画的内在精神,牢牢把握绘画的本体“一”,画出的画才是有生命活力的“真画”,而“真画”的每一笔都是充满“生气”的。张彦远用道家的哲学思想来阐释绘画的本体是“一”,“气”是绘画的生命,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独特的贡献。张彦远正是从道家“一”的哲学本体论出发,将气论思想运用于书画的创作、欣赏和审美评价,特别强调“气韵”是“传神”的要旨,得“气韵”即可“传神”;不仅人物画要讲“气韵生动”,山水、花鸟画也要讲“气韵生动”,大大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思想,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宇宙即我心 (水墨) 刘国松

讲“一”是书画的本体,就是讲从整体上把握书画的创作。一幅书法和一幅绘画,乃是书法家和画家“情动于中”的心智的产物。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绘画的构图、笔墨和意境等等,无不要求从作品内结构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去把握。张彦远提出“一笔书”、“一笔画”和“一笔而成”,其实质是强调书画创作的整体效果,是讲书画创作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原则。我们理应由此去思考、评价他的“一笔”论,分析、探讨他的书画本体是“一”的哲学思想。

二、“一笔”论辨析

晚唐以前,虽然有人用过“一画”(注:[东汉]崔瑗《草书势》:“就而察之,即一画不可移。”[唐]孙过庭《书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这个词;唐开元年间张怀瓘《书断》说到“一笔而成”和“一笔书”的问题,但还没有从绘画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并提出“一笔画”,更没有从本体论的高度来阐释书画创作。张彦远不仅强调指出“一笔书”、“一笔画”的问题,并第一个提出书画的本体论问题。可是,长时期以来却未被人们所重视,甚至有人因理解有偏而作出了不正确的阐释。

有的论者把“专其一”的“一”语译为“专心一意”(注:《唐五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将句中的代词“其”弃而不顾,加上没有弄懂“一”的中国古代哲学内涵,明显铸成对“专其一”这句话解释的错误,实在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有的学者认为,张彦远的“一笔书”和“一笔画”只是讲“技法性质的具体笔画”。这是一种见末不见本的观点,不符合张彦远的本意。其实,只要认真地细审文意,便可以知道,张彦远的“一笔”论恰恰不是讲具体某“一笔”的技法运用,而是讲“一笔”的书画创作整体性原则。他说书法“一笔而成”,前有从“书之体势”出发的前提,后有“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的确认,这一前一后的话十分紧要,不可忽视。所谓“体势”,是就一幅书法的整体书势而言。“体”是中国哲学的范畴;“体”是根本的、内在的。“势”是指一种冲击力,是“体”的表现,是外在的。南朝刘勰在论文章体势时曰:“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文章体势,如斯而已。”(注:《文心雕龙·定势》。)这里讲到“即体成势”,意谓“势”是由“体”决定的;所谓“势”,是因一定条件之便而造成的。然“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注:《文心雕龙·定势》。)文章的“势”有刚健,有柔婉,书画的“势”也有刚健,有柔婉。在一幅书法和绘画中欲有“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的体势,绝不是使用“一笔”而能完成的。所以,张彦远说从“书之体势”来把握“一笔而成”,这“一笔”显然不是实指具体的某“一笔”,而是讲书法的整体用笔,即书法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笔”。

张彦远还指出,书画“一笔而成”,是要做到挥毫运笔始终气脉贯通:“隔行不断”是指“气脉”不断,笔断意连,并非指用“一笔”写连体字,用“一笔”画成一幅画。正如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所说:“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无适(意即并不是)一篇之文,一物之像而能一笔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宗白华先生认为郭若虚的阐释,“这才是一笔画一笔书的正确性的定义。”宗先生下的断语是不错的,书画的“一笔”论,应是指从一笔入手,开始于一笔,把握书画的整体,贯通整幅书画的气脉。所谓“一笔书”、“一笔画”之真谛如斯。

遗失的王朝 NO.10(宣纸) 谷文达

张彦远云:“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上面分析了“一笔书”是怎么一回事,书画用笔的道理相同,对“一笔画”也不难理解了。这里仍关涉对“连绵不断”的解释。有人说是具体用笔的“连绵不断”,因此将“一笔画”归属于一般的技法用笔。笔者认为,此处的“连绵不断”仍是承上文的“气脉通连,隔行不断”来说的,“连绵”者非一笔到底,乃“气脉”之“连绵”也,与“以气韵求其画”(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是一个意思。以为“陆探微亦作一笔画”,是用笔“连绵不断”,显然是对张彦远所谓“一笔画”的误读,也是对陆探微绘画的误读。试想,张彦远提出“一笔画”,若是指用笔“连绵不断”,岂不是说“一笔”可以画出一幅山水、人物、花鸟画吗?这明显违背中国画的基本常识,作为书画家和理论家的张彦远不可能如此说。《历代名画记》卷六云:“陆公(按:陆探微)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及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彦远以此论为当。”高度评价了陆探微的绘画成就。张彦远说“陆探微亦作一笔画”,意在用“一笔画”来概括陆探微的绘画创作特色,“一笔画”所指有其内容质的规定性。倘若将“一笔画”理解为只是讲“技法性质的具体笔画”,那么,就无法正确解读陆探微的绘画,也不能正确阐释与“一笔”论相关的诸如形似与气韵等绘画的理论了。

三、书画的本体论源于道家哲学

张彦远的书画本体论,来源于道家的哲学思想,这一方面有其家学渊源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受老庄等影响的结果。前文述及“一笔画”和“专其一”的“一”,来源于老子哲学的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第三十九章)“一”是本体,是万物的根源,万物是由“一”派生的。“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注:[三国魏]王弼:《老子注》。)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注:《老子》第一章。)“无”生出“有”,生出“一”;“一”既是“无”,又是“有”,生出“万物万形”,所以书法和绘画的根源和本体也是“一”。正如老子所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老子》第一章。)

王弼讲《周易》的占卦方法时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周易注》)他说,用五十根蓍草占卦,有一根放在一边不用,只用其余的四十九根。这个不用的“一”,比所用的四十九根还重要,“一”不用(实际上是必用)而卦才占得成(“用以之通”),必须有这个“一”才能合成“五十”的总数(卦)。可见“一”是关键,是本根。“一笔书”、“一笔画”也正合此理。张彦远强调的“一笔”,是就那“许多笔”或“无数笔”(绘画尤其如此)与这个“一笔”的关系而见出的。书画“一笔而成”的“一”,“专其一”的“一”,颇相类于王弼说占卦所用的“一”,“一笔”而“用以之通”,书画乃成。可见,独运书画的“一”,是旨在讲书画创作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原则。

在庄子哲学中,也有这样的话:“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天地》)意思是:远古的开始只有“无”,没有“有”,也没有名称;“一”产生时,有“一”而没有形体。庄子这里讲的“无”、“有”和“一”,都指的是“道”。从“天地之始”来说,“道”是“无”;从“万物之母”来说,“道”又是“有”(“一”)。所谓“有”(“一”),就是指有了规定性,有了差别和界限。庄子还说:“故万物一也”,“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一笔”论,十分重视“一”,并对“一”(“专其一”)的指认作出规定性,看来是受到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的。

张彦远两次说到绘画要“守其神,专其一”,这两句话也出自庄子的思想。《庄子·刻意》云:“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张彦远说的同庄子讲的多么相似!《淮南子·原道训》亦曰:“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所以,张彦远提出要“守其神。”

从基本思想出于道家的《淮南子》和《抱朴子》,我们也可以寻绎到张彦远书画哲学本体论的思想来源。

《淮南子》云:“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诠言训》)“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原道训》)又曰:“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阴阳,阴阳和而万物生。”(《天文训》)《抱朴子》也云:“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内篇·畅玄》)“玄”也称为“道”,也与“一”相通,故曰:“一能成阴生阳,”“人能知一万事毕”,“玄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守玄一,复易于守真一。(《内篇·地真》)“玄”、“道”、“一”三者相通,都是自然万物的本体。对照前面讲到的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关书画创作的观点,我们不难搭到他与老庄等道家哲学相通的脉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张彦远关于“一”的书画哲学本体论是唯物主义的,不同于宗教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他说:“夫画者,……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这就首先从根本上划清了绘画产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线。

“一”是本根的思想,在唐代以后的中国哲学发展中,都得到重视和阐述。[宋]周敦颐云:“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注:《周子全书·通书》。)对濂溪先生的这段话,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透辟地阐释说:“本根是一,分为万有。一即含万,万总为一。一本而万殊,万殊而一本。一所以贯乎万,万无不本于一。万乃由一化生,统会之仍只是一。”(注:《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曰:“殊不知由一贯万,由万会一,总是一个道理。”

联系到张彦远讲的“一笔书”、“一笔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本体论的“一笔”,即含有千笔、万笔,而千笔、万笔总合为“一笔”。虽曰“一笔”而有千笔、万笔不同,千笔、万笔不同而终本于“一笔”,概由“一笔”化生,统归于“一笔”。“一笔”是从本体论上把握绘画创作,控制绘画整体;“一笔”之外的千笔、万笔是从方法论上把握绘画创作,使绘画作品摇曳生姿,充满笔墨之美。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实践充分证明张彦远的“一笔画”理论是正确的。因为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哲学基石上。

清初杰出画家、理论家和思想家石涛曰:“法立于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注:《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画章第一》。)“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字画者,一画后天之经权也。能知经权而忘一画之本者,是由子孙而失其宗支也。”(注:《苦瓜和尚画语录》:《兼字章第十七》。)笔者认为,石涛的“一画论”与张彦远的“一笔画”,在哲学本体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张彦远的“一笔画”开石涛“一画论”之先河,石涛的“一画论”较张彦远的“一笔画”拓展了更丰富、更深刻的绘画哲学的内涵。

标签:;  ;  ;  ;  ;  ;  

书画本体论与道家哲学_本体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