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兴趣;媒体情境;科学实验;实践活动
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成功教学的先导因素。在面向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综合考虑出发,以培养学生兴趣对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为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综合考虑出发,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以往以单向灌输知识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借助兴趣来实现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使科学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改进和提升。
一、创设媒体情境,引发学生对课堂关注
创设媒体情境作为信息化资源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优化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中的作用。借助图像、视频、模型等营造声像俱佳的教学情境,能够摆脱单调文字讲解带来的枯燥感,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氛围和空间中更好地理解并感知知识。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全新的视听氛围,从而刺激并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在进行“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时,我就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物世界》中介绍大象的视频,将大象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其不为人知的丰富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出来。生动的讲解及有趣的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视频播放完之后,我又趁机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不同种类动物的特征是什么,每种类型的代表性动物有什么等等,从而顺势引出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将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了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动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借助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特征的学科。观看现如今的科学教材不难发现,其中每个小节都涉及且包含科学实验。除此之外,科学原理和理论知识的获取都是经过大量实验反复验证的来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巧妙借助科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将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借助科学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促进高效化科学课堂的开展。
例如,以“电和磁”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实验的方式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首先向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之后,给学生提供电池、灯泡、开关、条形磁铁、指南针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并操作实验。完成电路的连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让学生观察指南针上磁针的变化,从而得出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的结论。如此,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活动,摆脱了以往课堂中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局面,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提升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了科学教学效果的改进和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本身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体现在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广泛。基于学科的这一特征,小学科学教师应打破传统将教学内容和范围局限在课本和教材中的单一授课模式,将教学范围拓展到课外实践中,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借助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使科学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及其作用,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对自行车各部位进行深入研究,探究链条与齿轮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及其起到的作用,比如刹车系统运用的是杠杆原理,起到省力的作用,手把与前叉轴之间是轮轴的关系,车铃的按钮也是杠杆的原理等等,从而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了解和认知。如此,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巩固并验证了课堂所学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促进了科学教学效果的改进和提升。
总之,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贯彻以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在充分研究自身学科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实现科学教学效果的全面改进和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康增群.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中华少年,2015
[2]孔晓华.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
论文作者:王兵, 刘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