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差异化_教育技术论文

论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差异化_教育技术论文

论技术分化与教育技术的分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技术论文,化与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8.11/j.cnki.eer.2014.12.0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两种不可分离的趋势,即进化和分化。已有学者对教育技术的进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杨开城提出,教育技术的进化源于教育理性实践的要求,技术的进化机制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开发教育技术所需要的技术效应件以及按照功能需要将技术效应件耦合成教育技术,最终促使教育技术体系的成熟[1]。高铁刚针对教育技术本体的进化进行分析,借鉴系统分析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利用数学工具揭示教育技术进化前后的表现差异,分析了六种教育技术进化的表现形式[2]。这些关于教育技术进化的探讨,对于看待和理解教育技术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已有的研究当中,教育技术分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可以说被忽略了。教育技术分化与教育技术进化同等重要,因为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研究教育技术分化问题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当前表现,因此该问题很有必要被研究。本文旨在探讨技术分化的内涵和机制以及从技术分化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技术分化的历史,并指出教育技术分化的当前表现,抛砖引玉,以期引发学界对该问题的更多思考和讨论。

      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异常丰富。这些不同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纵向的发展,表现为事物的进化;二是横向的发展,表现为事物的分化。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不断分化和进化的结果,并一直处于分化和进化的过程之中。从具体表现来看,世界是无穷多样化的。这种无穷多样化作为一种结果而形成和存在。从发生上看,多样化源于原始的单一化,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演变,就是一个分化的过程[3]。

      分化是事物的一种变化,其特点在于从单一向多样化演变。单一不是终极的单一,而是相对的单一。单一是针对多样化而言的。分化过程是从单一向多样化的变化过程。此过程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分化是事物变化的结果和趋势。分化包含量的分化和质的分化两个方面。量的分化,是指事物分化没有形成新性质的事物,而是在原有性质的范围内形成了众多的新事物[4]。这里所谓的新事物并不是本原性质层次的新事物,而是从表面特征来看是不一样的事物。这种多样化并没有提高事物的性质和水平,而往往是事物性质的具体形式和特点发生某个方向上的转变。所以,世界上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事物,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质的分化,是指事物在分化中形成了新性质的事物[5]。分化并不总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多样化演变,从旧事物发展到新事物往往也是分化。如果没有质的分化,就不会有新事物的诞生,就没有不同质的事物并存,世界就会是单调的。多样化能维系世界的存在,单一化会导致世界的灭亡。

      三、技术分化及其机制

      技术分化是指技术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技术分化也是一个由简单走向复杂的过程。比如汽车技术,在刚开始的时候仅仅是对马车的模仿,用机械动力取代了马而已,单一而且简单。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汽车技术已经有了众多的分化,如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GOOGLE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等。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汽车有各种类型,比如乘用车、商务车、货车等,这也是汽车技术分化的结果。技术分化如同诸多其他事物的分化一样,包含着量的分化和质的分化两个方面。量的分化是技术的功能和细节的积累与改进。尽管得到了改进,但技术的量的分化并未改变技术的本源性质。比如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如今有了ORACLE、SQL SERVER、MYSQL等数据库,而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也推动着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产生了HADLOOP等用于大数据的数据库。尽管关系型数据库这么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关系型数据库本身仍建立在关系代数的基础上而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就是关系型数据库的量的分化过程。质的分化是技术在本质上发生改变。技术的质的分化会诞生新的技术。比如Web技术的发展。Web技术刚开始仅仅是Html网页的简单应用,只是静态网页而已。由静态网页构成的Web网站需要技术人员在服务器上更新页面后,再让用户在网络上浏览和下载。静态网页技术后来发展成动态网页技术。动态网页技术有PHP、JSP、ASP.NET等各种类型。动态网页Web技术与静态网页Web技术相比较而言,尽管表面看来也是Web技术,但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动态网站能够在服务器端处理客户的请求并且自动更改Web页面后再发送给客户,这种可交互性带来了互联网Web2.0的技术革命,导致了博客、微博、社交、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Web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做是技术在质的方面的分化过程。技术的量的分化和技术的质的分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对其应该辩证地而非孤立地来看待。

      技术分化的机制就是技术分化的原因和机理。对技术分化机制的探讨,有助于在科学的层次上更深刻地理解技术的变化。技术分化的机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二是技术分化的外在机制。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是指技术分化来自于技术自身内在的改进和更新的需要;技术分化的外在机制是指技术分化来自于技术的外在因素,比如市场需求和社会选择等。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都需要仔细考察。

      贾杲提出了技术进化的技术域的域内进化机制和域外外容进化机制[6]。这种观点有助于考察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和技术进化相对应,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亦存在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的技术中进行探索和创新,这能够带来技术在性能和细节方面的分化,可以归于技术分化的域内分化机制。比如导弹技术的发展,从德国的V2发展到今天的火箭弹、短程导弹、地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巡航导弹等,都是在导弹技术的技术域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促进导弹技术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是在导弹技术域内的技术分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已有的技术域中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就需要该技术域和外在的技术域进行融合创新,这是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的域外外容分化机制。比如生化武器的发展,为了在战场上大规模杀伤敌人而又不消耗己方的力量,人们把武器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结合起来,诞生了生化武器。生化武器是武器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融合创新的结果,这印证了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的域外外容分化机制。

      对于技术分化的外在机制,更多的是考虑能对技术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比如市场需求、社会选择等。李宏伟探讨了技术进化的社会选择的三种形式,即市场选择、政府选择、文化选择[7]。技术进化的社会选择的三种形式同样可以用于解释技术分化。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决定着技术分化的方向。这里来举Andriod作为例子。Andriod是GOOGLE公司推出的开源操作系统,而且让诸多移动设备制造商免费使用。由于用户对低价手机的需求,以及移动设备制造商对成本的考虑,Andriod系统得到了如日中天的发展。一方面使得微软的WPhone系统的市场份额日益缩小,另一方面使得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几近消亡。更进一步来看,不同的移动设备制造商对Andriod系统进行了改造而得到自己的系统,比如小米公司的MIUI系统、HTC公司的手机系统等。这就是市场需求对技术分化的影响。政府选择对技术分化的影响的实质,是政府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来引导或支持相关技术的发展,从而导致技术的分化。这里举移动通信领域的例子,移动通信标准有CDMA2000、WCDMA和TD-SCDMA。CDMA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WCDMA是诞生于欧洲和日本的标准,而TD-SCDMA则是我国政府制定的标准。我国政府之所以要制定TD-SCDMA标准,必定有国家战略利益层面的考虑。TD-SCDMA标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TD-SCDMA标准很明显就是政府选择所导致的技术分化的结果。关于政府选择对技术分化的影响,还可以举网络安全的例子。曾经,我国互联网的路由器主要是采用国外公司的路由器,比如思科和西门子。斯诺登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对路由器的采购更加倾向于国内的路由器生产厂商,比如华为公司,而且对防火墙的采购也是更加趋向于国内的技术公司。另外,应用于我国军事领域的CPU和操作系统,有很多都有自主技术专利。在Intel和微软如日中天的今天,缺少我国政府对技术的选择和干预,国产CPU和安全操作系统要得到发展简直是天方夜谭。文化选择对技术分化的影响的实质是不同地域不同传统的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于技术的分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化在观念制度器物各层面影响着技术分化。中国有四大发明,体现了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是四大发明从中国流出去之后,在世界各地却有不同的发展。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8]这段话体现了文化选择对技术分化的影响。中国文化是中庸文化,提倡天人合一;欧洲文化是列强文化,提倡征服自然。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必然带来技术分化的不同方向。

      对于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需要辩证地来看待。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是内因,技术分化的外在机制是外因。内因是技术分化的基础,外因是技术分化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四、教育技术的分化

      对技术分化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技术分化。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育领域的独特技术,其分化必然服从于技术分化的一般规律,尽管教育技术分化也有可能会体现出自己的独特特点。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教育技术分化离不开教育技术进化。教育技术分化与教育技术进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技术分化和教育技术进化互为前提条件。教育技术分化的结果孕育着教育技术的进化,教育技术进化的结果孕育着新的教育技术的分化。

      (一)教育技术分化的历史考察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国国内学者称之为电化教育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阶段。电化教育阶段的教育技术,主要是以电声技术为核心,包含有众多的技术,比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广播等。电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影、电话、电视、广播等,这些本来就是技术分化的表现。电力技术所衍生的各类媒体技术不断地融入教育领域,导致了教育的形态发生转变。电化教育阶段的教育技术分化主要是指各类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不断分化,比如幻灯教学、广播电视教学等。教育技术分化的这些结果有些保留了下来,比如广播电视教学后来发展成远程教育;也有些被淘汰了,比如幻灯教学被淘汰,最终被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所取代。在电化教育阶段,国内生产和制作了许多录音资料、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尽管后来大部分被丢弃掉,但在当时却对教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第二个阶段中技术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精品课程、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MOOC、网络公开课等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并挑战既有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对于此阶段教育技术分化的最终结果,目前而言还不好预测。从技术分化的内部机制来看这两个阶段,能够发现技术自身发展的推动力对教育技术分化所起的作用;从技术分化的外部机制来看这两个阶段,能够发现从电化教育阶段到教育技术阶段的转变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谭伟提出了教育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当有一种新的技术部件进入系统时,教育技术系统将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新系统[9]。这种新系统实质是教育技术分化的结果。当新的技术部件进入教育技术系统所带来的教育技术的变化,印证了前文所述的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的域外外容分化机制。笔者在此仅仅是对教育技术分化作了一个简要的历史考察和分析,并体现出技术分化这样一个新的视角。对教育技术分化的考察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比如教育技术分化的独特特点是什么?既然技术分化有内外机制,那么教育技术分化的自身独特的内外机制是什么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二)教育技术分化的当前表现

      教育技术分化的当前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分化、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分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分化、教育技术应用的分化、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分化。

      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分化。国内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高校有很多,但教育技术学的博士点目前还相对比较少。笔者在网上搜集和归纳了各高校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各位博导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如下这些方面: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数字化学习技术、资源与环境、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电视、教育传播、学习科学与技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研究、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以此观之,能够发现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比较杂多,甚至可以说散乱。笔者对于这种散乱有种担忧之感,但是从技术分化的角度而言,这种散乱不是坏事情,因为研究方向的分化能保证教育技术的各种发展方向不被遗落。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分化。从CNKI中检索出来的关于教育技术的理论文章能够体现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分化特点。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都融入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分化和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分化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教育技术研究方向必然得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杨开城提出,教育技术学所面临的困境源于教育技术学自身理论功能与教育实践的理论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将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技术原理的技术来研究,将教育系统看做是教育技术的技术过程所产生的技术结果,就必须扩大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更广范围的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10]。教育技术要从更广范围的科学理论中汲取影响,必然带来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分化。教育技术研究者要理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分化现象的合理性。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分化。自AECT1994定义被引入国内以来,系统科学方法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主流方法,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今,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杨开城提出,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是教育技术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是一种用于认识教育技术的技术缺陷并改善之的研究方法[11]。杨开城和林凡提出,IIS图分析法的实质就是将自然语言表征的信息流映射到IIS图上,这个IIS图所表征的数据,对于揭示教学系统某方面的特征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12]。孙立会和李芒提出,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运用传记研究方法,可以将技术促进与改善教育作为联系的焦点,审视“人”通过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种种自我表演,为梳理教育技术基本思想和发展历程提供方法和途径[13]。晏青青等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博士论文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质的研究方法,也主要关注了系统论方法,而“应用、管理、评价”范畴的研究还很不够,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比如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还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14]。从以上诸位学者的研究中,能够看到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笔者认为,这种趋势有利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

      教育技术应用的分化。教育技术应用的分化直接体现于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分化当中,但是与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分化有不同之处。教育技术应用的分化更侧重于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的教育技术应用而非停留在研究的遐想之中或处于实验室尚未得到应用的状态。教育技术应用的分化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如教育信息化、网络精品课程、在线学习、电子书包、智慧教室、电子书、教育云计算、教育社交网络、校园网、数字化校园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分化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利用和推广,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只有实现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那样才能提升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动力,最终促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

      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分化。当某一研究方向已经很成熟,并且市场也需要,社会也认可,这个方向就会从教育技术学学科中分化出去,成为一门新的学科。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远程教育”学科硕士点,2012年建立“远程教育”学科博士点。在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脱离教育技术学而独自成为一门学科,这体现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分化。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方向的硕士和博士招生都不再放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下面。笔者预计下一个从教育技术学学科当中分化出去的会是教学设计方向。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分化有利也有弊,目前而言利大于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分化是教育技术学学科整合的必经之路。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命运不是死亡,不是完全消失不见,而是先有一个分化过程,再有一个整合的过程。这里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教育技术学学科整合的逻辑是什么?根据何在?期望学界可以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本文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分化问题,并阐释了分化的内涵,研究了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最后对教育技术的分化进行了历史维度的考察,对其在当前的表现作了逐一的考察。教育技术分化和教育技术进化同等重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地看待和理解教育技术分化,能提高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的理论自觉,能够夯实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标签:;  ;  

论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差异化_教育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