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单元细胞,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新时代背景下,运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8900多万名党员同志,是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食品安全治理为例,从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背景入手,点明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利用基层党组织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再到2019年的饺馅非洲猪瘟事件,在新闻媒体的曝光和社会舆论的导引下,食品安全成为了百姓们最为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当前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所需要重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背景
“‘基层’一词是指乡镇一级国家政权、农村和社区,在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中,对“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内涵作了明确规定,但没有对“基层”、“基层政府”和“基层社会”等范畴进行法律诠释”。从中国行政体制及其运行实践来看,基层治理包含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乡镇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系统的基础,负责直接联系民众的行政组织,管理日常性公共事务;二是由农村、社区和部分企业构成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具有自我选举、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功能和特点。综上所述,基层社会是国家社会系统最为基础的一部分,是由城乡居民一同构成的社会系统底端,其作用是参与政府治理、社会自治的最重要的组成力量。因此,基层党组织可以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中坚力量,利用其自治特点,深入食品企业内部,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基层治理”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基层党建”是“基层治理”的一个部分。当前学界大多以各时期基层党建中心如何推进基层治理的形势来进行研究;也有从系统性观点出发进行探索,如“大党建”视野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还有依托新兴技术实现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如“互联网+”基层党建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另外,不少学者和地方基层党建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创新,如佛山、清远等地将党组织建在村小组(自然村)上,将基层党建的治理重心下移;还有一些地区探索通过由基层党组织主导建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理事会、参事会等自治组织,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增添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二、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作用
在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突出法治根本,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有效渠道之一。在调研中发现,在基层现代化治理中,综合运用“法治+德治+党建”的方式模式,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对于提高区域内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成效。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等多类主体的线下平台作用,加强企业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其他非党员群体增强其责任感和提升其思想意识。根据调研统计,在餐饮企业管理中,当企业中含有党员或已成立党支部的企业在卫生程度、行业待遇、服务态度上要优于其他企业。为此发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综合发挥,注重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增强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互联网+党建+大数据+智能终端”学习的线上平台作用,增强企业人终身学习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活动,借助“学习强国”等手机端APP,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扩展业务知识,提高企业内外部治理效率。
三、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对策路径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野和格局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现实任务”。在基层党组织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佛山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活经验和创造性做法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
1.提高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监管中的地位
在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在各个领域中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社会监管中,也同样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向更高层面发展。从食品安全治理的本质出发,推动食品安全依法共治,确保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让党建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开花结果,实现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2.加强食品安全企业向党组织靠拢
通过动员员工入党,提高食品行业从业者自身素质,加强其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做到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卫生无污染。积极开展党建宣传活动,学习中国共产党积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警醒食品行业从业者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保证食品安全,不做危害人民群众的事情。
3.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学习党组织“表彰模范,批评典型”的做法,对于坚持不懈地严格食品生产安全,保证食品质量的企业给予表彰;对于偷工减料,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则抓出典型,进行严厉处罚。运用社会舆论营造健康的食品行业发展风尚,对在食品行业中“偷工减料”“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做到全覆盖,零容忍。
概而言之,在理论和实践中,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有了不少成果,但在食品行业发挥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上,尚有不足之处。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局限于基层治理的单一方面创新,没有将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以往的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忽视了各地区不同的特点,也没有去探讨不同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形成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理论和经验。
参考文献:
[1]付秋安.基层治理的实践与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8(02)p77-79.
[2]王建军.“下访协商”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为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07)p71-73.
作者简介:
黄丹玉(199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本科,
余俊渠,男,(197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韩聃(199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XJ2018162
2018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建研究课题《“易班+党建”高校大学生党员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论文作者:黄丹玉,余俊渠,韩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基层论文; 基层党组织论文; 党建论文; 社会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佛山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