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招生论文,全国统一考试论文,试题论文,语文论文,普通高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总体评价
2005年高考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三套试卷,13个自主命题的省市各命制一套试卷。由于2005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取消了对试卷结构、各类题型赋分比例的统一规定,所以各命题组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大胆尝试,使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试卷的总体结构和赋分比例呈现多元化
[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均变为第Ⅰ卷10题30分,第Ⅱ卷11题120分,全卷七大题21题。全国三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都增加了分值,现代文阅读也增加了分值,并把原多项选择题变为主观题。
2.试卷的整体构思和选材、设计都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学科特点
全国三套试卷就有拟写主题班会的会标、拟写生日请柬、填写敬辞谦语、推荐最喜欢的课文等源于生活、多姿多彩的鲜活试题。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不少是名家名篇,底蕴深厚,文情并茂,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设题在注意考查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同时,着力引导考生披文入情,发掘文本的人文蕴含。例如[全国卷Ⅱ]选用苏叔阳《春天的梦》,[全国卷Ⅲ]选用冰心《一日的春光》,两篇大家手笔,一种人文情怀,都深情抒写了对春天的呼唤与礼赞。其设题深入浅出,由关键语句切入文本的哲理情趣,引导考生在理性思索中感受审美愉悦。
3.作文命题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编制注意了开放与限制的结合,给考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具有较好的测试功能。作文的题材内容立足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人生、关注自身成长。
二、数据分析
1.[全国卷Ⅰ]
[全国卷Ⅰ]平均分为92.77,难度为0.618,标准差为21.07。以上三项指标均符合考试的要求,尤其是标准差达到了21.07,这是语文学科试卷从未达到的高度。语文试卷的标准差通常在12~15之间,这套试卷达到了21.07,说明试卷的区分度极好。命题人员应认真研究[全国卷Ⅰ]试题,以便在今后的命题中多出高质量的题目。
题号题型 本题满分 考生平均得分
难度
一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2 6.370.531
二 现代文阅读 9 5.860.651
三 文言文阅读 9 4.800.533
四 文言翻译和诗歌鉴赏23 14.190.617
五 现代文阅读22 12.220.555
六 语言运用 15 10.080.672
七 写作 60 39.250.654
2.[全国卷Ⅱ]
[全国卷Ⅱ]平均分为103.92,难度为0.693,标准差为12.13。三项指标也符合考试的要求。[全国卷Ⅱ]标准差略小,但也与往年大体相当。下面是各大题的数据统计:
题号
题型本题满分 考生平均得分 难度
一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2
8.700.725
二 现代文阅读9
5.090.566
三 文言文阅读9
5.720.636
四 文言翻译和诗歌鉴赏
23 13.960.607
五 现代文阅读
22 11.690.531
六 语言运用 15 11.330.755
七 写作 60 47.420.790
3.[全国卷Ⅲ]
[全国卷Ⅲ]平均分为92.89,难度为0.619,标准差为13.08。以上三项指标均符合考试的要求。标准差略低。下面是各大题的数据统计:
题号题型 本题满分 考生平均得分
难度
一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2 6.980.582
二 现代文阅读 9 5.680.631
三 文言文阅读 9 4.390.488
四 文言翻译和诗歌鉴赏23 14.200.617
五 现代文阅读22 10.600.482
六 语言运用 15 9.320.621
七 写作 60 41.710.695
从总体上看,[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Ⅲ]各大题的统计指标较好。[全国卷Ⅱ]第一大题、第六大题和第七大题偏易,第七大题偏易的原因是作文评分过于宽松。
三、试题评析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语言知识题由辨识错别字、近义词辨析、成语使用和辨析语病4道题组成。在一套试卷中对语言知识诸考点不求全面覆盖,是今年全国卷在调整试卷结构和试题布局上的一种尝试。近义词辨析、成语运用的考查坚持“词不离句”,注重引导考生把注意力放在读懂句意上,从所考词语与上下文意义上关联的角度去把握其用法,这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语用题难易适度,设问清楚,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全国卷Ⅰ]第20题要求根据特定的主题扩展语句,内容是开放的,但对句子结构和字数又有一定限制,体现了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结合。[全国卷Ⅱ]第19题考查了语言运用方面的问题,载体是日常交际中的礼貌用语。这一类试题考查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已经超越了内部语境的范围,涉及到言语以外诸如对象、目的、场合、手段等诸多因素。这一类试题要求考生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方面要有较高的素养,这也符合高中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
2.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在全套试卷中有两部分,分别在第Ⅰ卷和第Ⅱ卷。根据2005《考试大纲》的规定,第Ⅰ卷中的现代文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第二大题),第Ⅱ卷中的现代文为“文学作品”(第五大题)。第二大题为现代文阅读。
第二大题所选用的材料,[全国卷Ⅰ]的《计算机能思维吗》属于计算机科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应用,由“人机大战”引发的计算机的思维问题等。[全国卷Ⅱ]的《植物睡眠之谜》属于生物科学,内容涉及植物睡眠现象,生物学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历程,以及解开植物睡眠之谜的意义等。[全国卷Ⅲ]的《大山不语》属于历史地理学,内容涉及中条山与中国文明的起源,中条山南北两面的地理环境及其与夏、商历史的关系等。
第五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含4小题,共22分。2005年3份试卷的阅读材料全部都是散文,其中卞毓方的《张家界》、苏叔阳的《春天的梦》都是当代散文,冰心的《一日的春光》则时代较早。2005年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考试,在保持题型稳定的前提下,略有变化。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分值的提高,从18分增加到22分,反映了重视阅读理解、重视考生主观理解和发挥的命题思路。其次,原来的多选题型这一次都没有出现,加强了主观题的分量。再次,这一变化还表现在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的考查力度,例如[全国卷Ⅰ]第17题的第二小题、[全国卷Ⅱ]的第17题、[全国卷Ⅲ]的第17题的第二小题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全套试卷结构的调整,第Ⅰ卷客观选择题分值减少,第Ⅱ卷主观题分值增加,第二大题的赋分和分值均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4个题占12分,变为现在的3个题占9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试内容没有超出《考试大纲》范围;没有偏题、怪题;比较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试题难易程度基本合理;题意表述清楚,参考答案比较科学、规范、简洁;评分标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3.古代诗文阅读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古诗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参加高考以及升入大学后的继续深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古诗文阅读的考查多年来始终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2005年《考试大纲》的规定,古诗文阅读需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的能力。在试题的具体拟制过程中,对理解与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大多安排在第三大题的四选一的选择题中;而古诗文的翻译与鉴赏评价,则安排在第四大题的主观性试题中。
本题中考查的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理解能力,主要涉及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常见实词词义的理解、对常见虚词用法的理解以及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本大题中考查的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全国卷Ⅰ]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汉书·丙吉传》。与《史记》相比,《汉书》虽后出,但较为难读。通过加注与节选,试题排除了一部分阅读难点,使整个阅读材料显得较为浅易可读,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作为丞相的丙吉能宽厚待人并有较高的处事艺术,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根据阅读材料,设计了3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句翻译。由于试卷结构的变化,客观题由原来的4道减为3道,因而试题略去了对于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从试题看,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如以往在文言虚词的考查中常有超出《考试大纲》所列虚词的范围的现象,而今年考查的“其、之、因、以”四词均在大纲所列范围之内。科学性上也未发现有什么不当之处。
诗词鉴赏以宋刘攽《雨后池上》一诗作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比较合适。两道试题,第一道题要求考生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因这首诗一、二两句,尤其是第二句中将荷塘雨后的静态写得十分迷人,所以以此句作为考查点较合适。静与动也是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经常会遇到的两个概念。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雨后荷池的静美,三、四两句更显示出一种动态美,而且两者构成对比,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命题者要求考生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该诗进行赏析,应该说这不是太难的。
[全国卷Ⅱ]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史记·滑稽列传》。《史记》是接近当时口语的著作,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学生阅读时仍会有不小的难度。通过节选,试题排除了一部分阅读难点,加上优孟的故事在中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流传,因而整个阅读材料对考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大体适合他们阅读。从内容上看,主要反映优孟的机智幽默,以谈笑讽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读性也较强。根据阅读材料,设计了3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句翻译。由于试卷结构的变化,客观题由原来的4道减为3道,因而试题略去了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从试题看,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也未发现科学性上的不当之处。
诗词鉴赏以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一诗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赏析。这首诗的语言浅近,白居易也是考生比较熟悉的一位诗人,选材比较合适。第一道题要求考生对诗中“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作简要分析,并说出作者当时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因这一句十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的孤寂之情,故以此句作为命题点较有意思。另外,这首诗题为“思家”,但诗人并不是直接正面描写如何“思家”,而是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冬至夜家人围坐于灯下桌旁,议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这样写确有其独特之处,而且语言朴实无华,所以命题者第二道题的设问也是比较合适的。
[全国卷Ⅲ]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北史·裴侠传》,通过节选、加注等方式,排除了一部分阅读难点,使阅读材料较为浅易可读,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阅读材料主要赞扬裴侠为官公正廉明并对奸吏起到震慑作用,思想是积极的。根据阅读材料,设计了3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句翻译。由于试卷结构的变化,客观题由原来的4道减为3道,因而试题略去了对于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试题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如以往在文言虚词的考查中常有《考试大纲》所列虚词之外的内容,而今年考查的“之、焉、所、为”四词均在大纲所列范围之内。科学性上也未发现不当之处。
诗词鉴赏以唐李华七绝《春行即兴》作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所选的材料是比较合适的。第一道题要求考生具体说明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是从表达技巧方面来考查考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三、四两句对仗十分工整,所以这个点选得也较为合理。情、景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古人对此有过不少论述,第二道题要求考生从情与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因为这首诗有些写景之语也是抒情之句,情景交融,所以这个切入点也选得比较好。如能用注的形式来点明作家写作的时间会有助于考生鉴赏。默写题要求从两道题中选作一题,其中第一题是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第二题是三段名句。这样命制,更注重了整篇的背诵,也许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
四、写作
[全国卷Ⅰ]作文话题“忘记和铭记”。
作文命题的设计继续采用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话题材料是一个情境故事的梗概。从材料的叙述到话题的提炼,命题意图涉及多种写作能力的考查。
首先是审题中的筛选提炼能力,话题材料具有一定的故事情境,而虚构的情节又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相关,阅读这样一段虚实相间的故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材料表述意义的提炼,提炼意义的第一步是抓关键词,这在考生平时的学习中早有训练体验。在这个命题材料中,值得考生关注的是“好朋友”、“打了我一拳”、“救了我一命”、“忘记”、“铭记”这几个关键词句,判断并提炼出材料中的这几个关键词句,审题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深化,而不至于陷入材料的具体情境中。我们常看到有的考生所写作文在内容上跳不出话题材料的范围,难以进入作文发展等级,其原因大多是源于审题时缺少提炼能力。材料的作用是用于说明话题的,提炼出材料的关键词,就等于确认了审题的关注点,找到了审题的关注点,就等于圈定了思考的范围,这对于准确理解话题的意义无疑是一种基本的保障。
其次是审题中的分析概括能力。由话题材料过渡到话题,其中的考查点就是思维的分析概括能力,是命题者借助材料与话题为考生的审题搭建的一个思维的平台。当“忘记”和“铭记”形成一种对应关系的时候,考生应该能够清楚地知道话题中的关系内核是如何形成的,分析出它包含着哪些意义。例如,材料中的关键词“好朋友”明示于我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暗示给我们的也包含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考生能够通过分析概括,意识到这个话题并不局限在写“朋友”之间的关系态度,那么,写作就可能展开,具有一定深度的表达,进而将立意的水平提升到发展等级中去。
再次是审题中的联想感悟能力。伴随着对话题材料的理解和对话题意义的把握,考生的思维已从具体走到抽象,而进一步的引导,则是再将抽象思维引向具体的构想。在这个“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运动中,考生能否将抽象出来的话题“忘记”和“铭记”转化为表达的意向,使话题的概念演化为可感的内容,关键的一步就在联想力、感悟力的发挥。联想可以调动出有关“忘记”和“铭记”的众多储存,感悟则可以迅速地在两个概念之间寻到链接点。总之,考生要想切题发挥,就必须以话题为核心做相关联想,或从“忘记”中挖掘值得“铭记”的因素,或从“铭记”中搜寻需要“忘记”的因素,并把它们的相辅相成作为一条内隐的线索,紧紧拴住话题的两个概念。
[全国卷Ⅱ]作文话题“位置和价值”。
[全国卷Ⅱ]作文的命题设计仍旧采用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与[全国卷Ⅰ]作文和[全国卷Ⅲ]作文的命题保持了一致性。[全国卷Ⅱ]的话题材料设计成一组拟人式的对话,总计四句话,言简意赅而暗示性很强,成为产生“位置与价值”这个话题的不可缺少的语意铺垫。
高考作文对写作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的,既有对写作专项能力(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运用多种表达手法等)的考查,也有对写作基本能力(分析与综合、联想与想象、归纳与概括等)的考查,因此,它对命题的设计要求就很多。以“位置与价值”这个话题的设计为例,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话题材料的语言平实、简要、好懂。从命题的角度看,话题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材料的表达过程;从考生的角度看,对话题的把握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过程。可见,话题材料对于话题的生成和利用同样重要。材料既是话题的生成基础,又是审题的思维起点,对于考生来说,阅读话题材料如同平时阅读活动中的感知活动一样,正确地感知材料才有助于准确的理解话题意义。因而,话题材料的表达必须防止复杂化,防止加重考生对材料初步感知的负担,防止考生坠入话题材料而影响对话题的准确把握。如[全国卷Ⅱ]话题材料中,虽然采用的是拟人手法,但给四个“对话人”标明的身份却是甲乙丙丁,在这种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字累赘的做法中,其追求材料的简要、平实的用心可见一斑。同时,材料中四句话的内容也是本着平实好懂,有利于说明话题意义来设计的。为了突显“位置”的意义,甲和乙的话语设计中用了“我想”和“我愿意”;为了突显“价值”的意义,甲和乙的话语设计中用了“机器人”和“螺丝钉”。可以说这些平实好懂的词汇概念对考生的审题理解不会产生任何障碍,而对考生思维的启发又暗含其中,同时也有利于考生在写作中,能够从话语概念的分析比较中了解位置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总之,从这个材料的话语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命题者循着考生的思路去磨砺语言的苦心。
第二,话题材料的内容对话题做了精心的烘托和铺垫。由于话题材料对话题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启动思考的作用,因此,材料的表述不仅要求平实易懂,而且要求启发到位。例如,这个材料中,甲和乙的话是启下,引出丙和丁的看法,而丙和丁的话又是紧扣甲和乙对位置与价值的选择,承上突出“位置”与“价值”的意义值得思考。在这四句话中,丙的话语应对了“机器人”和“螺丝钉”以及“最需要”和“离不开”,突显了价值的比较;丁的话语应对了“我想”和“我愿意”,突显了位置的选择。其语言的衔接关系好像修辞手法中的“顶真”,构成了句句相连、词词相接的状态。而这种语言表达态势正是话题材料对话题所做的烘托与铺垫,更进一步说,这里的语言铺垫也是一种审题思路的引导和写作前必需的思维启动过程。如果换成命题式的作文,这个审题思考的启动就全靠考生自己了。
第三,话题内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考生展示思维的水平。当“位置与价值”这个话题亮相于试题的末尾时,题内所含的辩证关系已经一目了然,而且由于话题所触及的社会生活范围也很宽泛,因此可写的现象,可论的观点会有很多层面,如:位置低——价值大;位置低——价值小;位置高——价值小;位置高——价值大;或位置不分高低——价值不分大小等。但以上各种立论思路是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或思维水平去把握的。要想达到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考生就必须在“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上下功夫,要想达到发展等级中的“丰富”,考生就必须努力发挥联想的功力,寻到生活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例或论据;要想达到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有创新”,考生还必须借助材料的铺垫,将话题中的逻辑关系以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语言表达出来。可见,在这个平实的话题之中,蕴含着极富区分度的命题意图。
[全国卷Ⅲ]作文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话题”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材料,为写作者的审题、立意架设一座思考判断的桥,铺设一条联想想象的路。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例,这个话题的材料很简单,它源自一则名人故事。其中的名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确有其人,而且被《辞海》收录。这个材料中的对话只有一问一答,但是“出人意料”这个话题点就在这个简单的问答中诞生了。与此同时,写作者对“出人意料”的理解也可以形象化、具体化,因此,可以说这个话题材料就是写作者审题中的一座桥或一条路。
如何理解材料与话题之间的密切关系是考生准确审题、快速立意和周到构思的重要条件,因为材料对话题来说往往包含着许多说明或暗示。例如在“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个话题形成前的材料中,一些看似平淡的词就起了关键的作用,如“第一流”、“秘诀”、“愚蠢”这几个词语,对“出人意料”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在问话者的语境中“第一流”这个词包含着一种崇敬、崇拜之情,而“秘诀”这个词又表现出问话者的一种期望之心;而在回答者的语境之中,“愚蠢”是一个最扎眼的词,也是一个与“第一流”和“秘诀”最不般配的词。这三个词所构成的语境冲突,构成了对“出人意料”的形象注释,如果考生能够在阅读这段文字时,迅速捕捉到这三个词语的含义,那么,他对话题中的“出人意料”就有了准确的把握的可能,这就是准确审题的必经之路——从关键词理解话题本意。
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表达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对审题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从话题材料看,问答者的话语中比较突出的是对“出人意料”这层意义的铺垫,而对于“情理之中”并没有作明确的指引,如果说材料对话题的另一半没有做相关铺垫,那是不准确的,至少,我们可以从材料的最后两个字“不解”中去领悟这个话题指引的意向,即要求考生解开任何一种“出人意料”的原因。可见“情理之中”正是顺接人们的“不解”提出的一个立意的指向。从“出人意料”到“情理之中”话题关系形成了一个承接式的因果关系。材料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原因,同时,又在其中孕育了“情理之中”这个结果,而这个未呈现的结果正是为话题写作提供的构思指引。在话题的引导语中,命题者明确指出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立意方向,这里的引导显然是考生不应忽略的。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个话题既有开放性的一面,又有限制性的一面。所谓开放是指“出人意料”对生活现象来说既有普适性又有新鲜感,因为生活中,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可能经历“出人意料”的情况,还因为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大多会给人带来新鲜感,进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面向生活的广阔空间捕捉出人意料的事件,追忆出入意料的感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要求,绝大多数考生都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所谓话题的限制性,主要是指“情理之中”对选材和立意方面的限定,而这个限定也是该作文思维难度的体现。首先“情理之中”对作文的选材是有要求的,考生通过联想可以搜寻到很多出人意料的事例,而筛选的标准是哪一个材料更具有“情理之中”的特征。其次,“情理之中”对作文的立意也是有要求的,考生的认识水平可以在对情理之中的表达过程中分化为三六九等,而这一考点正是在考写作的基础能力——思维的深刻性上。
通过一篇作文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的一个愿望,而一个作文题能否覆盖全部的写作能力是值得探讨的。因此,当一道作文题难以顾全所有能力点的时候,它就必须有所侧重。“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个话题,在写作能力的考查上就采取了兼顾写作的专门能力(审题、立意、构思、表达)突显写作的基础能力(思维的广度、深度)这样一种命题策略,而这种命题的想法往往在话题材料的表面是难以看到或被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