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_教学过程论文

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_教学过程论文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重视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效率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一位教师曾对我说:“注意是学习的神灵,与它同道而行,会保佑你成为一流才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这句话不能完全领悟。经过几十年的教师生涯,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学习和研究,我终于认识到这是一句指导学习的至理名言。

一、中学教育的现状:

我们对部分初中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区属三类中学约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处于滞学状态,即使在市、区重点中学也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处于滞学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所学过的学科基础知识几乎一无所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于学习的对象。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严重问题是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使多数学生没有自学和超前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便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旦由于某种原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且长时间得不到调解,就会造成认知过程的断裂——由于前一部分知识没掌握,造成后一部分知识难以掌握,形成恶性循环。

二、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如何通过“情感吸引”和“教学吸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谈谈我的经验和体会。

(一)关于学生“注意”的情感吸引

1.什么是教师情感

教师情感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宏观上的心理需要,而且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一种“心理过滤剂”和“催化剂”,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学生一旦体验到教师的爱,就会淡化分散学生注意的师生情感关系中的各种消极情绪,产生一种教师讲什么他爱听,教师做什么他爱看的心理倾向,总之,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实现了悦纳。

教师的情感总表现为自我意志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并以意志行为的效果为学生所体验。从而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发生联系,影响学生的注意。

教师的情感、教师的学习及教师的意志对学生的心理作用是全方位的。

2.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它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态度和相应的教育方式,从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

具有正确学生观的教师能从教育的社会职能出发,抑制由于自己与教育对象间的个性心理差异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去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在这类教师的心目中,只要是自己的学生,无论是聪明的、愚笨的、听话的、不听话的、顽皮的……都是可爱的,他们各有其长,都可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有用的人才。这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能看到学生的向师性,又能看到学生的独立性,能够对各类学生满怀热情地因材施教,以满足各类学生的要求,既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麻烦,也能以理智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去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育教学过程继续正常进行。

相反,有些教师看不到学生的向师性,也看不到学生的独立性,他们从狭隘的教育观念出发,总看学生的阴暗面,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致使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难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教育思想成熟的标志,是教师教育教学艺术的起点,是吸引学生注意的教师情感的基石。

(二)关于学生“注意”的教学吸引

没有“注意”参加,学生就不可能有名副其实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研究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去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注意,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1.向学生提示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重要意义

注意既然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在教学中提示教学目标就在于为学生的注意指明对象。由于没有对象的注意是不存在的,提示教学目标,就成为引起学生注意的必要条件。

例如,我在讲《物体的受力分析》一节时,上课一开始就首先对学生做了如下的提示:

(1)这节课的内容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 我们要把课题分成以下四部分去讨论:①受力分析的任务②受力分析的根据③受力分析的方法④受力分析的顺序。

(2)《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全部力学研究的基础, 在力学研究中,一旦《受力分析》出错,就会产生一错百错的后果。

经验表明,凡经提示,大多数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参与教学。

2.在讲解重点、难点内容时提醒学生实行自我命令

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课堂上,当进行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时,就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的需要加强注意的紧要关头,这时教师提醒学生用自我命令的方式加强意志努力,对组织学生的注意起着重要作用。

提醒学生实行自我命令的语言方式,常有以下两种:(1 )“本节要讲的内容是本章(或本节)的教学重点,提醒大家提高听课的注意力”。(2)“本节要讲的内容难懂,请同学们要注意听, 对讲解中不懂的地方要提出问题”。应当注意的是,这样的提醒不是教师随意做出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准确识别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重难点内容中“重在何处”“难在何处”也要十分清醒。由于有意注意不能维持过久,如果教师把每节内容的各个部分都随意定为重难点内容,提醒学生实行自我命令就失去实际意义。

3.把学生的理解过程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操作能使人的大脑和小脑的活动协同起来,能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并能使学习过程中的近期目的更加明确。因此,在教学中把学生的理解过程与实际操作过程相结合,对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能起显著的促进作用。

例如,我们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学生不相信马拉车的力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理由是他们注意到“是马把车拉走了,而车并没有把马拉走。”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每个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什么决定的?引导同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加以讨论。由于操作与思考、讨论的结合,最后结论是:“马拉车的力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

4.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的需要和原有的知识经验去构造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得到实现,使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得到利用,这对教学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是十分必要的。

(1)针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举例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举例,会使学生对理解的成功产生预感,容易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兴奋,达到增强注意的效果。如我们在讲机械波时,学生对“媒质没有沿着波的方向定向移动”是有经验的,但一时不一定能联想起来。我们特意举出下面的例子加以说明:深秋北风吹,昆明湖的水波不断由北向南传播,但谁也未看到南岸的水堆积起来涌上岸去,而北岸一边露出了湖底。有了这个已有经验的大表象,学生听起来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集体发出了笑声。

(2)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学生的有意注意需要学生付出意志努力,付出很多能量,如果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障碍过多,学生会很快出现烦躁和疲劳,致使注意力分散。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以原有的知识结构接纳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中,通过提问导向引出新知识,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稳定学生注意的顺理成章的方法。

在教学中,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具体操作上一般为三步:第一步是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提问,为应用做准备;第二步是提出要讲的新课题;第三步是通过导向提问把旧知识与新课题联系起来,得出新的结论。

(3)及时作业反馈,针对学生的认知障碍进行教学指导

在教师布置习题作业后,经过批改会发现学生认识上的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进行认真的统计,找出各题出错的人数,分清错误的产生原因,并把这些原因按审题问题,概念问题、规律理解问题、数学问题、解题技巧问题……进行分类,同时统计出各题出错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例。经过各题的错因分类及出错人数统计,教师对那些出错人数过半的习题,一般应由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讲解,对那些出错人数较少的习题,教师可用提示错误原因的方法进行轻点讲解。由于上述的讲解是根据教师的分类统计进行的,极具针对性,能充分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非常集中。

5.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开展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成功”是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期望满足,也是学生实现自己学习目的一种需要满足。它给学生带来的喜悦与鼓舞会直接导致学习兴趣的增强,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注意。

按照现行教学班进行教学,教师一般只能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水平较低的学生理解越来越吃力,水平高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不难看出,我们只有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各得其所。

三、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方法与措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有有意注意参加,学生常会由于过度的紧张和疲劳而使注意中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无意注意”参加,才能减少“有意注意”带来的紧张与疲劳,使学习过程持久。

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要增强教学的新异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愈是具有不同寻常的特征,愈是新奇,就愈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刻板的、平淡的刺激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便于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增强教学的新异性。对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会起到明显的作用。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对学生来说都是新奇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教学是增强教学新异性最有效的方法。或通过假想提问也能增加教学的新异性;针对不同的课型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从而能够增强教学的新异性。

2.要增强教学的对比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等差别构成鲜明的对比时,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说话声音的大小、快慢、内容的表达方式、教学的进展节奏都应有鲜明的对比度,才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讲课要有声有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说话声音的宏亮程度达到一定限度,在这一限度内还要使说话声音的相对大小和快慢随着教学内容的轻点、重点、易点及难点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要辅以必要的手势、动作和表情。

(2)控制好教学进展的节奏。教学节奏应有张有弛, 对较难理解的内容,对应引起学生重视的内容,教师的教学节奏应放慢。而对不少轻点内容却一带而过。

(3)注意加强图示中颜色的对比度。 物理教学经常要求教师画出图示,如各种图象,物理研究对象的图示,物体运动过程的图示……,教师在画这些图示时,要求学生重点观察的部分要涂以更加鲜艳的颜色;要求加以区分的部分要涂以鲜艳而又便于区分的颜色。

3.要增强教学的动态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比静止的、单调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靠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两根粉笔的教学,往往会由于动态感不够而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社会的科技进步必定会带来教学方法的进步,电化教学的手段正不断引进物理教学中,如幻灯的使用、录像的使用、具有三维动画的教学软件及电脑投影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教学的动态感。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过程中个体思维矛盾的运动。”根据这一观点,在教学中提倡“主体参与”无疑是正确的。主体参与的关键性问题是教师要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优化,指导学生逐步从“学会”变为“会学”。由此不难看出,大力提倡学法教育是有先见之明的。在学法教育中,为了开阔学生注意的视野,把学生引向科学学习,我们特意编写了下面的《学习三字经》:

学习三字经

耳要聪,目要明;

善理解,想情景;

言语顺,悟性生;

勤发问,疏理清;

思有序,逻辑通;

分而合,最有用;

常思变,无止境;

联想富,成系统;

多概括,少而精;

同化深,迁移灵;

会总结,方法成;

恒有备,可成功。

标签:;  ;  

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