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基础,高于教材--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材的有效控制_思想品德论文

以教材为基础,高于教材--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材的有效控制_思想品德论文

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有效驾驭教材摭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高于论文,新课程论文,思想品德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教材,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材料与信息的总和。教材可分为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广义教材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切有价值的材料与信息,而狭义教材仅指课本。[1]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有效驾驭教材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知识,有效地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创生教材,使教材发挥其课程资源的应有功能,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提升有效驾驭教材的教学功力,将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有机融合,做到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促使教材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一、基于教材:依“标”施教,善用教材,凸显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

基于教材,就是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技能的内容与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2]基于教材是处理和驾驭教材的基础,也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

笔者认为,当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基于教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为:

第一,脱离学情,照搬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的内容,赋予材料以活力,给予知识以生命。然而,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思考,对学情缺乏了解,一味地照搬和移植课本上的内容,使思想品德课蜕变为教材内容的“讲读课”,课堂失去了开发学生潜能、获取积极情感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也便成为一句空话。[3]第二,偏离文本,“冷落”教材。在新课程中,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受到冷落,课堂教学便失去了认知的基点。冷落教材的现象主要有:一是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过于强调教材的滞后性,过多地补充教学内容,导致偏离文本。这种现象在评优课中尤为突出与明显。不少选手为吸引评委与学生的眼球,片面理解“用教材教”,大量引入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整整一堂课都未让学生翻阅教材,教材中的认知点束之高阁,有些很贴切的案例也弃之不用,出现“依标脱本”的现象。二是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随意删减或更换。[4]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一些偏远学校教师借口网络离学生生活较远,而且讲多了无意中会强化学生上网吧玩游戏的心理(而不是加以积极正确地引导),大量本可唤起学生对网络世界好奇与向往的教学内容被删减,学生感知世界的难得机会也因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而丧失。第三,消解重点,误读教材。突出教学重点是驾驭教材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一节好课的主要指标。但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缺乏对教学重点的应有把握,致使教学内容主次颠倒,教学重点被无形消解,课标要求也未能落实。

基于教材才能高于教材,尊重教材方可超越教材。那么如何做到尊重教材,实现“基于教材”的目标呢?

首先,基于教材要研读课标,紧扣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无疑也是处理和驾驭教材的基本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思想品德课教材的显著特点在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将纵横坐标有机地整合起来,并以螺旋式排列呈现。教师必须仔细研读课标,领会课标意图;同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违背学科教学特点,不随意改变教学目的,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5],真正实现“依标施教”。

其次,要善用教材,把握和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一堂课的成败,整个教学的得失,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是否处理好教材中重点、难点和疑点,因而这也是驾驭教材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遵循教材编写的结构与特点,把握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进而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学习疑点,并选择和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学习形式,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释化疑点。

再次,要统览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呼应。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价值,准确构建教材的知识体系,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应注意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注重内容之间的过渡衔接。[6]

二、高于教材:因“课”制宜,创生教材,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生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7]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习得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为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界定教材,改变原先那种“教教材”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确立“用教材教”的新课程教材观;并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因“课”制宜,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调整组合、创造加工,使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教材处理的生成性。笔者认为,创生教材应注意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创生教材必须彰显学科特色

从本质上讲,思想品德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因而更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8]彰显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倡导“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发和创生教材时,要将“小课堂”延伸至“大社会”,结合实际适时补充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特征的知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活动,达到思想升华与品德内化,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与社会成长的主人。如在学习“让生命之花绽放”时,我们设计“傻不傻”“值不值”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讨论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弘扬助人为乐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业绩,不断延伸自身生命的价值。

2.创生教材必须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9]学习方式的这种转变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在驾驭教材时应适时转变“以教论学”的传统理念,确立“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着眼于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全面落实,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集体智慧,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创生教材必须体现动态生成性

真实的课程应是鲜活而又具动态性的,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生成应是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共同开发创造的动态变化过程。有鉴于此,教师要将学生看作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及时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例如,在上七年级教材起始课《新学校 新同学》的教学时,鉴于学生对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究心理,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新校园,使学生对新校园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并结合自己对新学校的所见所闻谈谈在新学校的感受与体会,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制成小报进行展示。这种教材处理方式让学生倍感新学校、新同学的亲切,也发挥了学生在创生教材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4.创生教材的形式应多元化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师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学智慧,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创造性地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实现教材的“二度开发”。[10]创生教材的形式应是多元的,同时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增与删。“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语)。教师要在充分理解与把握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梳理,化难为易,删繁就简,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更适合学生学习,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身边的诱惑”这一教学内容,有位教师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过教材中所述的“领奖台的诱惑”,便将该内容换成“取得好成绩的诱惑”或“获得教师表扬的诱惑”。一增一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拉近了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

(2)静与动。教师在驾驭教材时,要设法活化教材,让静止的、死板的教学内容动起来或活起来,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是法律常识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抽象。如果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学生会了无兴趣。有位老师在驾驭教材时,很好地处理了教材的动静关系:上课开始,老师问学生:“假如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你,你在电视上露脸了,还讲了话,电视播出之后,你的生活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回答甫毕,教师便播放轰动一时的“张小凡的无妄之灾”视频。视频中的张小凡只因采访时一句“很黄很暴力”的话,便遭致网友“恶搞”,甚至个人隐私遭泄露。接着,老师以“找找侵权事实”“查查法律依据”“想想维权妙招”三个板块展开教学活动。张小凡的案例抽丝剥茧般层层展开,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课堂不时闪现思维火花与智慧灵光,原本可能会沉闷的课堂也因此呈现一派盎然生机!

(3)无趣与有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孔子的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庞杂,涉及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等内容,有些内容抽象深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赋予教材内容以趣味和灵气。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乃至寻古探今的社会调查等,均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变枯燥成有趣,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愿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无疑与有疑。学贵有疑。宋人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以在探究中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11]故教师在分析与处理教材时,不仅要对其中有疑的材料进行加工与提炼,也要求对无疑的内容设疑,使其问题化与情境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开发潜能、增长才干。

(5)课内和课外。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与学情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空间,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教学九年级《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我以中韩端午(节)之争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如何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布置课后探究作业:搜寻并简要介绍本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谈谈我们应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撰写一篇小论文。课后,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询问长辈、查阅资料等,了解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曾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12]同样,科学有效地驾驭教材不应是教师教学技能的简单展示,而应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机智的艺术结晶,更应是教师教学的切身体悟与思想升华。偈诗云:“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加快自身专业成长,力求善于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创生教材,使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生成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文化世界和心智结构;也使自己在教学艺术天空里能自由自在盘旋、纵情恣意翱翔,渐入“思入风云变态中”之佳境。

标签:;  ;  

以教材为基础,高于教材--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材的有效控制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