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与创新:认识、问题与对策--2013/183年度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_产能过剩论文

经济转型与创新:认识、问题与对策——2013#183;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报告论文,对策论文,中国企业家论文,经济转型论文,专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在提升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明显加剧。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对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是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企业家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面对转型,企业如何应对,企业家如何认识和行动,对于经济转型的成功至关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中国企业在应对经济转型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把握企业家对于经济转型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感受,探索推动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CESS)组织实施了“2012·中国企业家问卷跟踪调查”①。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问题和趋势的看法,对于国家有关经济转型政策的了解和态度,对于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评估,对于企业和企业家在经济转型中承担的角色的认识以及对于政府部门的期望等。

与前19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家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12000份,截至10月15日共回收问卷4043份,其中有效问卷4015份,有效回收率为33.5%。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不同行业、地区和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见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2。

本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是: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家对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高的认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家大都认识到,过去30年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因素已经发生变化,以低成本优势取胜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处在阶段性转折的关键时期,未来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家认为成本上升、企业利润过低、产能过剩、缺乏人才、需求不足和缺乏创新能力等已成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企业家大都认为,转型和创新是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

调查表明,企业家在认识到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经济转型的艰巨性:首先,经济转型面临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政策支持不到位、经济管理体制不合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思想观念制约等困难;其次,经济转型会让企业付出多方面的代价,主要包括:经营成本上升、风险增加、短期利益受损、管理难度增大、企业家承受更大压力等;第三,面对转型,企业自身也面临人才缺乏、风险较大、创新渠道不畅等挑战。

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是增强人力资本、提升创新和应变能力。企业的着力点要放在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全球化竞争力以及对网络经济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同时,面对转型,企业家亟须提升自身的变革领导力,其中团队影响力、战略领导力、精神感召力、创新管理力和资源整合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企业家高度认同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政府主导的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是经济转型成功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企业家期望政府不断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法制化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鼓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同时,作为市场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的配套措施,企业家也期待政府能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此外,企业家还期望政府有效治理一些行业中长期存在的恶性竞争和不诚信行为,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业文明,营造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用心创新”的外部环境,为企业转型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

一、转型之益

经济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转型是在旧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多种弊端集中出现的严峻挑战下,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不得不做出的回应。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者,企业家对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及企业发展中积累的影响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有深刻的感受,对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较高的认同。

(一)经济转型有助于克服原有发展模式的弊端,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

调查表明,企业家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风险,意识到过去30年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支撑作用的因素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新的动力和模式。

关于“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调查设计了15个选项,调查分析显示,企业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不足;二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是社会和环境问题突出。自主创新不足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同质化竞争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产能过剩严重”等方面。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体现在:“部分行业垄断”、“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对投资过度依赖”、“消费需求不足”、“对出口过度依赖”等方面。社会和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诚信缺失”、“收入差距大,分配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不够健全”、“地区差距大”等方面(见表3)。

本次调查列出了7种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因素,并请企业家评价这些因素过去30年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未来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大小的变化。调查分析显示,企业家对这些因素的评价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过去30年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未来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改革开放”和“资本投入”因素。第二类,过去30年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未来的贡献将呈下降趋势,主要有“自然资源利用”和“劳动力投入”因素。第三类,过去30年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其未来的作用将显著提升,主要有“企业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因素,有九成左右的企业家认为,这两个因素未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上升”,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这表明,大多数企业家认识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其中,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尤其重要(见表4)。

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家认识到,中国经济过去30年以低成本优势取胜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弊端日益突出,过去30年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支撑作用的因素已经发生变化,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新方向和新动力,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创新,使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

(二)经济转型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意识增强

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家不仅认识到转型对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认识到转型对于企业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性。他们意识到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的责任,并将转型和创新作为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的说法,调查结果显示,73%的企业家表示同意(包括“同意”和“非常同意”,下同)。调查同时发现,同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企业的事”这一说法的企业家比重明显高于同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的事”的比重,这表明更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自身在发展模式转变中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而不要被动等待,而且大多数企业家认识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见表5)。

分组来看,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的说法,创新与转型管理实践表现更佳、创新与应变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的企业认同程度更高,对企业家身份认同更高、创新与变革能力更强的企业家的认同程度也更高②,这表明,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更加认可经济转型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见表6)。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成本上升、需求不足、人才与创新缺乏、产能过剩和企业利润过低等,企业家大都认同转型和创新是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

调查发现,过去促进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渐减弱,各项成本上升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依次为人工成本上升、社保及税费负担过重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在成本上升的同时,面临国内需求不足、出口需求不足、行业产能过剩、资金紧张和缺乏人才、缺乏创新能力等多种困难,使企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近一半(44.8%)的企业家感觉到“企业利润率太低”。比较近3年的数据,虽然“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缺乏人才”等困难有所缓解,但“国内需求不足”、“出口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企业利润率太低”和“不确定因素太多”的困难更加明显,而“人工成本上升”连续3年排在首位(见表7)。

面对企业经营中的主要困难,降低成本、加强创新、开拓国内外市场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主要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而“减少用工”则可以看作是应对人工成本上升的对策。比较此问题近3年连续跟踪调查的数据,企业家对各个选项的选择比重变化不大,表明近年来企业应对经营挑战的措施保持连续性: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来应对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通过强化创新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开拓国内外市场来扩大需求,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调查发现,2012年选择“改变经营模式”的比重比前两年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值得关注(见表8-1)。

分组来看,盈利企业、管理表现好、竞争优势强的企业选择“增加创新投入”和“引进人才”的比重相对较高,而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管理表现相对差、竞争优势弱的企业选择“改变经营模式”的比重相对较高。这表明,优秀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转型和创新,经营不善的企业则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此外,西部地区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选择“改变经营模式”的比重也相对较高(见表8-1、表8-2、表8-3)。

二、转型之难

调查表明,在理解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紧迫性及自身在转型中的责任的同时,企业家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转型的艰巨性,应对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企业付出多方面的代价,需要企业家承受更大的压力。

(一)经济转型需要克服五大困难: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政策支持不到位、经济管理体制不合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思想观念制约

调查分析显示,关于目前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困难,企业家的选择主要在5个方面:首先是“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与此相关的是“与GDP挂钩的政绩考核制度不科学”;其次是政策支持不到位,如“缺少必要的财税政策和融资方面的支持”;第三是“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资源价格长期扭曲,粗放型发展仍有一定市场”是其表现之一;第四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第五是“思想观念制约”。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发展方式的巨大惯性”还会继续发挥作用(见表9)。

分组来看,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选择“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思想观念制约”和“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的比重相对较高,而中小企业、民营及外资企业选择“缺少必要的财税政策和融资方面的支持”、“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比重相对较高。这表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更加关注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及体制和观念的制约,而中小企业和民营及外资企业更加重视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见表9)。

要克服上述困难,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行为、财税政策、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革,这种变革触及多方面的利益,难度很大,对此,企业家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经济转型能否成功,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说法,表示同意的企业家占59.8%,明显高于不同意(包括“不太同意”和“非常不同意”,下同)的比重(13.3%)。这种认识可能与他们对“政府有关经济转型的具体政策”缺乏了解有关,这一现象值得关注(见表10)。一些转型压力突出的企业,如产能过剩严重的企业、亏损的企业、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出口型企业、创新与应变优势相对比较弱的企业,对转型不确定性表示担忧的百分比相对更高。就企业家个人来说,变革抵触倾向比较高的、对企业家身份认同比较低的,对不确定性表示担忧的百分比相对更高。

(二)经济转型中企业可能付出5个方面的代价:经营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增加、短期利益受损、管理难度增加、企业家承受更大压力

对企业家来说,经济转型不仅受到地方政府行为的制约,面临一系列体制障碍,而且,还需要企业付出多方面的代价,应对多种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同意“对企业来说,发展模式转变的成本很高”这一说法的企业家占70.1%,同意“转型意味着有一批企业要被淘汰”这一说法的占78.2%。其中,一些转型压力突出的企业,如产能过剩严重的企业、亏损的企业、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出口型企业、创新与应变能力相对比较弱的企业,关注转型成本和代价的比重相对较高。另外,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关注转型成本和代价的比重较高。

调查分析显示,关于目前企业转型需要付出的主要代价,企业家的选择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增加企业成本”;二是“增加企业的风险”,包括“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的风险;三是“影响企业短期利益”,包括使企业“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四是“增加协调和管理难度”;五是企业家个人压力加大,“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见表11)。

分组来看,亏损企业选择“增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民营企业、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创新及应变优势较弱的企业选择“增加企业的风险”的比重相对较高;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选择“影响企业短期利益”的比重相对较高;此外,创新与应变能力比较弱、对企业家身份认同比较低的企业家选择“增加企业的风险”的比重较高,变革抵触倾向较大的企业家选择“增加企业成本”的比重较高。

(三)企业转型和创新面临三大挑战:人才缺乏、风险过大、创新渠道不畅

经济转型需要落脚在企业转型,企业转型的关键是实现创新驱动。关于“目前中国企业转型面临的最主要挑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家选择了“人才缺乏”、“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过多”和“市场风险太大”,排在所有13个选项的前3位。其他选择比重较高还有:“转型代价过高”、“缺乏进入新产业的门路”、“企业员工素质偏低”。选择比重最高的10个选项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一是“缺乏人才”,不仅“企业员工素质偏低”,而且企业家领导变革的能力不足、动力不强;二是转型和创新的风险过大,包括“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过多”和“市场风险太大”;三是创新渠道不畅,包括“缺乏进入新产业的门路”、“产业政策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的限制”。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企业整体上的创新动力不足(见表12)。

分组来看,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选择“缺乏人才”的比重相对较高,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选择“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过多”的比重相对较高,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选择“市场风险太大”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2)。

三、转型之道

经济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转型的成功,首先需要明确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其次需要政府继续推动改革开放,为转型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第三需要增强企业的创新驱动力,构建有利于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第四需要提升企业家的变革领导力,强化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

(一)明确经济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

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家认识到,经济转型的方向是从关注增长速度向关注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调查中了解了企业家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目的和方向的看法,结果显示,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分别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和“从关注增长速度向关注质量和效益转变”。此外,近三成的企业家选择“实现包容性增长、国民福利能够持续增加”,而选择“尽可能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确保GDP的高速增长”的比重则相对较低(见表13)。

分组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盈利企业选择“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比重相对较高;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选择“从关注增长速度向关注质量和效益转变”的比重明显高于处于创业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制造型企业明显高于服务业,出口企业明显高于非出口企业,产能过剩企业明显高于非过剩企业。

(二)加大政府的制度改革推动力,改善经济转型的生态系统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查表明,企业家高度认可改革开放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同时,对政府在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进程中的作用寄予高度的期望,企业家期待通过全面深入的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转型创造良好的环境。

1.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认为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过去30年如此,未来也是如此。本次调查列出了7种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因素,并请企业家评价这些因素过去30年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推动经济发展产生作用的大小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家将“改革开放”列为过去30年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评价值为4.5,排在所有7个选项的第一位;同时,91.8%的企业家认为未来“改革开放”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不变”或“上升”。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企业家高度认同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见表4)。

调查表明,企业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濒临极限的同时,人口红利也趋于拐点,此时,改革红利更加重要。而且,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家领导变革的动力不强等问题,都有赖于国家层面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2.加强市场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

企业家认识到,政府主导的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是经济转型成功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关于“政府通过哪些方式促进经济转型,能取得最佳效果”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5项依次是“鼓励和推动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鼓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其他选项依次是“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和“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见表14)。

调查分析发现,企业家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企业家呼唤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希望政府“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第二,企业家期待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鼓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从而真正“鼓励和推动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第三,作为市场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的配套措施,企业家也期望政府能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组来看,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中小企业、外资及民营企业的企业家选择“垄断行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比重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选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比重更高(见表14)。

总之,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家期待的不只是政府出台几项政策,而是通过顶层设计、系统变革和协调推进,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

在法制化建设方面,外资及港澳台企业选择“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比重更高;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选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比重相对较高;国有企业、制造业、出口企业、对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优势评价较高的企业选择“鼓励和推动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民营企业、出口企业以及持有企业股份、对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优势评价较高、对个人创新和变革能力自我评价较高、对企业家身份认同更高的企业家,选择“鼓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比重相对较高。

3.有效治理行业中的恶性竞争和不诚信行为,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业文明

要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建设良好的体制环境,还需要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业文明。本次调查特别了解了企业家对于市场环境和秩序的看法。关于“企业所在行业中存在的一些比较严重的现象”,调查分析显示,企业家的选择集中于两类不良现象:一类是不讲诚信、不守法规、不负责任的行为,包括“拖欠货款、贷款、税款”、“商业贿赂”、“借助一些官员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履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和“利用政策法规制度的空子”等;另一类是只顾短期利益的恶性竞争行为,包括“低价倾销”、“炒作概念、虚假创新”、“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等(见表15)。这些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注重创新、践行诚信的企业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严重伤害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要促进转型和创新,就必须有效治理行业中的不良风气,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业文明。

分组来看,出口企业、产能过剩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选择“低价倾销”的比重相对较高,表明产品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的企业,对于恶性竞争的感受更加明显;中小企业选择“拖欠货款、贷款、税款”和“不履约”的比重相对较高,表明诚信缺失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IT行业、出口企业以及对创新优势自我评价较高的企业选择“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的比重相对较高,而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创新动机和能力比较高的企业,他们对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需求更加强烈。

(三)增强企业的创新驱动力,构建有利于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经济转型的主体。面对经济转型的可能风险和巨大挑战,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家清醒地意识到企业自身能力的诸多不足,提升人力资本及创新和应变能力是实现成功转型的首要任务。

1.增强以高素质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力,是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认识到,人力资本和创新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这里的创新包括:“产品/服务创新”、“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和“业务模式创新”等,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见表16)。

分组来看,外资企业选择“产品/服务创新”、“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的比重高于国有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选择“业务模式创新”的比重高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企业选择“产品/服务创新”的比重高于非出口企业;IT业和服务业企业选择“业务模式创新”的比重高于制造业企业。此外,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选择“人力资本”的比重相对较高。

2.提高企业在新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在全球化新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网络经济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适应能力

为了解企业面对经济转型的应对能力如何,本次调查请企业家对所在企业在创新转型方面的管理实践进行自我评价,并对企业在创新和应变方面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进行评分。本次调查从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运营创新、建立适应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等方面了解了企业家对本企业创新转型表现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的自我评分在3.29~4.09之间,其中“商业模式上适应了网络经济的需求”一项评分最低,为3.29(见表17)。

本次调查从研发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对“网络经济”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适应等3个方面,了解了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创新与应变优势。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自身“创新与应变优势”的评价比较低,得分在2.81~3.13之间(见表18)。可以看出,创新与应变能力是大多数企业的短板,要提高企业的创新驱动力,首先需要提高企业自身在新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在全球化新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网络经济”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适应能力。此外,当被调查企业以主要竞争对手为参照来评估自身企业的竞争优势时,评分比其自我评价要低一些,这一现象值得关注(见表17、表18)。同时,企业家认为企业国际竞争力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人才、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这说明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力,也是提升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见表19)。

(四)提升企业家的变革领导力,强化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

经济转型不仅是对企业的挑战,更是对企业家的挑战。如果说企业是经济转型的主体,企业家则是引领转型和创新的“发动机”。在企业层面上,要增强经济转型所需要的创新驱动力,提升企业家的变革领导力尤为重要。

1.转型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是带领企业创新发展的变革领导力

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对于“能够领导企业在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企业家最应该具备的特质”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是“领导团队合作”,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客户至上”、“有效激励员工”、“全球思维与战略眼光”、“为人坦诚、心胸开阔”等(见表20)。

调查分析发现,选择比重超过20%的有11项特质,可以归为5类:一是团队影响力,包括“领导团队合作”、“有效激励员工”、“包容尊重不同意见”。企业家认识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模式转变是一项艰巨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付出长期的努力和较高的成本,需要得到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二是战略领导力,尤其是“全球思维与战略眼光”。如上所述,大多数企业家认识到,要建立“创新和应变优势”,企业亟待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往靠价格优势进军国际市场的做法已经无法持续,企业家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新趋势和新需求,通过新的战略定位,为国际市场提供新价值,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建立新优势。三是精神感召力,包括“为人坦诚,心胸开阔”、“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魄力与毅力”。面对模式转型可能付出的较高代价,单靠物质利益很难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变革,企业家需要以身作则,凝聚人心,以高尚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激发员工的精神力量。四是创新管理力,包括“创新与冒险精神”、“创造力”、“风险承受能力”。模式转型需要企业家超越短期的利害得失,发扬企业家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并有效管理团队和企业的创新过程。五是资源整合力,包括“客户至上”等,即通过尊重、协调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来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共赢(见表20)。

分组来看,国有企业选择“领导团队合作”、“魄力和毅力”的比重相对较高,而选择“客户至上”、“风险承受能力”的选择比重则明显低于外资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选择“客户至上”、“全球思维与战略眼光”、“有效激励员工”的比重相对较高,而选择“魄力和毅力”的比重相对较低;民营企业选择“全球思维与战略眼光”、“有效激励员工”的比重相对较低,选择“客户至上”的比重高于国有企业,但要低于外资企业;出口企业选择“全球思维与战略眼光”的比重明显高于非出口企业。此外,持有公司股份越多的企业家,选择“客户至上”、“风险承受能力”的比重越高,而选择“全球思维与战略眼光”、“领导团队合作”、“有效激励员工”的比重越低。

2.大多数企业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变革,对自身的创新和变革能力有充分的自信

变革领导力的提升,不仅要求企业家增强能力,而且要求企业家调整心态。本次调查借用“变革抵触量表”③的部分题项来测量企业家对待变革的态度,并请他们对自身的创新和变革能力进行自我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企业家“变革抵触”倾向比较低,80%以上的企业家能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变革。对于“我基本上认为变化是不好的”这一说法,只有16.6%的人表示同意;而倾向于逃避或抵触变化的人数都在20%以下:同意“即使变化很有可能改善我的生活,我仍经常对它感到不舒服”这一说法的企业家占18.8%;同意“有时我觉得自己在逃避变化,虽然我明知它可能对我有好处”的占15.8%(见表21)。

调查还发现,企业家对变革带来的压力感受强烈。对于“如果事情不按照原计划进行,我会感到有压力”这一说法,同意的占37.9%,超过不同意的25.1%。同时,相当多的企业家喜欢有规律、可预测的生活,不习惯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突然的变化:74.6%的企业家同意“我喜欢有规律的生活,而不是时刻充满不确定性”;54.3%同意“就算无聊,我也不愿意被意料之外的事情突袭”。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家对自身的应变能力有比较高的评估。近3/4的企业家同意“能及早准确地发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新变化、新动向”和“能在工作中做到未雨绸缪,善于前瞻性决策”的说法;超过80%的企业家同意“能针对自己工作方面的变化构思出新的应对措施”的说法。不过,对于“我所在企业的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创新活动”这一说法,表示同意的企业家不到半数(46.5%),这表明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也意味着,虽然大多数企业家自己有较强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但是,他们带动企业员工一起创新变革的能力(即变革领导力)还有待提高(见表22)。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一,企业家个人应变能力的自信与团队变革领导力的不足并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家对自身的创新和变革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和较高的评价;另一方面,这种个人能力没有充分带动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这意味着,如何将个人能力提升为团队的变革领导力,是中国企业家需要加强的一项修炼。

第二,企业家对待变革的积极心态与对于安全感的强烈需要并存。一方面,超过八成的企业家认同变革的益处,不会逃避变革;另一方面,近3/4的企业家希望生活有规律,不要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一看似矛盾的结果,反映了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下发挥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挑战:企业家自身需要加强修炼,提升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同时,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增加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给企业家明确的预期和较大的安全感,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良好的环境。

顾问:李伟 谢伏瞻 邵宁 马建堂

隆国强 李德成 全哲洙 袁宝华

王梦奎 陈清泰 张玉台 魏礼群

李德水 鲁志强 孙晓郁 李克穆

刘世锦 侯云春 蒋省三 卢中原

辜胜阻 任泽民 陈晋 许善达

丁俊发 熊志军

调查主持:李兰 张泰 李燕斌 盛来运

调查指导:王佩亨 陈全生 李强 樊纲

郝玉峰 年勇 王克良 张向晨

余明勤 杨元伟 余平

报告撰写:彭泗清 李兰 潘建成 郝大海

韩岫岚 韩践 王云峰 董博

数据处理:桂晓鸿 王铮 张武军 王建平

参与讨论:张文魁 黄卫平 魏杰 王建

王小鲁 张斌 杨文财 吴平

卢大彪 陈代华 谢俊明 杜旭东

韩敬远 孙少立 田利东

凡引用此报告者均需注明引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3·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得到了北京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的支持,在此致谢!

①本次调查于2012年8月至10月进行,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20次全国性企业家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以上6家部门为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起成立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②调查中了解了企业家对所在企业创新转型管理实践表现的评价包括6个题项(见表17);对所在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创新与应变优势的评价包括3个题项(见表18);对企业家身份认同包括2个题项,分别是“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愿意做企业经营者”和“目前愿意做实业的企业家越来越少”;对自身“创新与变革能力”的评价包括4个题项(见表22);变革抵触倾向包括7个题项(见表21)。

③“变革抵触量表”(Resistance to Change Scale,RTC)由美国康奈尔大学Shaul Oreg教授于2003年开发,用于测量个人抵触变化的特质性倾向(dispositional inclination to resist changes)。其基本假设是对于变化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人以积极的态度拥抱变化,有些人则对变化有内在的抵触,他们回避变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可能遇到的变化。RTC量表共有17个题目,本次调查选用了其中的7个题目(见表21)。

标签:;  ;  ;  ;  ;  ;  ;  ;  ;  ;  ;  ;  ;  ;  

经济转型与创新:认识、问题与对策--2013/183年度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_产能过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