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乘务工作中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论文_陈少锋

浅析地铁乘务工作中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论文_陈少锋

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地铁行业在快速的发展,本文从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乘务工作在地铁行车安全中的作用及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探讨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行车安全中的意义和相关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地铁;行车安全;乘务工作;保障体系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状况突显。实践中,国外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更加侧重于从运输装备角度扩大交通服务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我国公共交通作为解决拥堵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地铁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等大城市的地铁出行量已超过公交出行量,根据北京市“十三五”规划,预计“十三五”末期日平均客运量将由1100万增至1850万人次;地铁已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载体。由于客流量大、设备昂贵,地铁行车安全直接影响着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安全稳定,丝毫的纰漏就可能严重后果。而当前地铁的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完全,缺乏成体系的监控、判断、指挥和处置机制,使得地铁运行安全保障存在隐患,而乘务工作是监护列车和防范危险的最后一关,是地铁行车安全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十分必要。

1乘务专业在地铁行车安全中的作用

乘务工作是列车运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列车运行安全的守门员。乘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掌握列车的基本构造、性能,具有一定的故障处理能力,熟悉运行线路基本设施情况。乘务工作是地铁运行的重要环节,它与人、车辆、运行环境关系密切,负责驾驶列车运行、监护列车状态和轨道区间的情况,确保列车的安全正点。乘务工作的任何疏忽都会造成大面积伤亡、设备和资产损失、交通延误等影响。因此乘务工作在确保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影响地铁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

在地铁的日常运营中,影响其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人、设备、环境。人员的影响在于生理与心理因素、违返法规等影响。设备的影响包括车辆、信号及线路的影响。环境对地铁行车安全的影响包括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众多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人为因素占96%。由此可见有效把控人为因素,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十分重要。

3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3.1建立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地铁车辆的运行安全是整个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核心,而乘务员是负责地铁列车运行的专业工种,对地铁列车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铁1997-2010年发生的行车事故中,司机驾驶安全事件占行车安全事件的。因此在乘务工作中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管控危险因素(尤其是司机工作中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形成有组织、高效率、科学的预判———指挥———反应———总结的处置闭环,便可以从列车运行,车辆故障处置,突发情况的处理等方面(特别是当技防设备失效时),有效保障地铁行车的安全性。以2011年上海地铁927撞车事故为例,当信号设备故障列车降级运行,乘务部门对列车监控不利、危险因素预判不够、对突发情况没有有效处置、各部门缺乏沟通与指挥,最终造成了列车相撞、200余人受伤、国有设备损失的重大事故,由于乘务工作保障机制的缺失使得危险因素未能及时消灭,造成了严重的事故。由此可见在乘务工作中建立有效的运行安全保障体系的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在乘务工作中把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保障方法相结合,从地铁行车安全的系统性、复杂度出发,着眼于管控人、设备、环境来构建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分析———预防———指挥与保障———总结的一套保障体系有效规避不安全因素。这一体系主要是在分析影响行车安全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的教育、预先布置、组织保障、与其他单位沟通协调及新技术的应用相结合有效把好行车安全的最后一关,并在后期进行总结完善不断提升。

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危险因素的分析预测。通过研究自身线路车辆特性、环境特点及人员层次,确定地铁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及已发生问题的后续影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体系措施;危险因素的预防。根据前期分析结果展开对乘务员的警示、有计划的业务培训、相关提示设备的设置以及在重点部位和隐患点布置保障人员等有效预防危险的发生,有效的预防比后期治理更简单有效;特殊情况下的指挥与保障。遇正线或者车辆段发生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突发情况,首先乘务管理部门应该及时通过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监听电台、移动监控设备等了解现场情况,通过电台指挥列车的运行和突发情况的处置。其次,乘务管理人员可从事先部署的保障点前往现场进行指挥和处置,根据预案和现场预判组织应对措施,针对人身伤亡、车辆和设备故障及环境因素等情况进行处置,在处理完毕后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对列车运行秩序影响较大的节点进行疏导:a.对延误较大列车进行关注,必要时由专人上车协助乘务员相关作业,有效提高列车运行效率;b.管理人员运用ATS实时监控列车运行,指挥列车运行,有效与各单位沟通,部署人员到关键位置指挥;c.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快开通正线,减少突发情况对行车安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影响;d.保障完成后的总结。当保障完成后,应针对相关保障细节进行梳理,总结经验教育,对不合理的节点进行调整,使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4科学的保障方法与新技术的应用

4.1科学的保障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情况进行分析预判,确定可能的危险点,有针对性的提前部署;根据过往客流数据、敏感事件、线网特性及上级部署预测当日运营特点,布置保障人员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到场指挥进行保障;分析过往造成较大延误的案例,结合本线路特点,总结能够尽快开通正线、恢复运营秩序的方法,在乘务工作范围内调节运营秩序,做好与调度、站务、维护部门的沟通,确保轮乘计划有效执行并不断完善保障体系;突发情况发生时,运用列车实时通讯系统、监听电台、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等手段,实时掌握列车状态、指挥现场处置,有效调配保障人员。

4.2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地铁运营中,为地铁行车安全保驾护航。在乘务工作中,主要运用实时更新的信息提示系统,用以提醒乘务人员列车交路、注意事项、突发状况及应急措施,确保信息高效传达,避免由于信息不畅造成次生影响。此外,通过实时视频通讯系统实现对特定列车的实时监控,准确掌握现场状况,与乘务员进行沟通,进行实时指挥。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列车监听电台实时对列车运行状态实时掌握,当发生影响运行安全的情况第一时间反应,收集信息、快速处理,将影响消灭在萌芽阶段。新技术在运营保障体系中的应用使得地铁运行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结语

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安全地铁就无法发展。与此同时乘务工作在地铁行车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建立一套完整的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充分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理论、精细的安排、先进的设备、高效的运作与指挥相结合,有效杜绝安全隐患,为地铁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戴东昌,蔡建华.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J].求是,2004(23).

[2]徐新玉.地铁运营管理规章[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12).

[3]刘忠友.浅谈无意识不安全行为的管理[J].化工安全与环境,2016(2).

[4]戚秀卫.如何做好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6).

论文作者:陈少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浅析地铁乘务工作中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论文_陈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