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不良反应关系研究论文_王文博,刘永刚,盛宝英通讯作者

王文博 刘永刚 盛宝英通讯作者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4000

【摘 要】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了解及不良反应之前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进行研究,随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浪癫痫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0-100mg/L有效范围内,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血药浓度在50mg/L以内与超过100mg/L以上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19/120)。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还会存在个体差异性。同时,会出现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还需要在临床应用方面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预防,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以便促使疗效的提升。

【关键词】丙戊酸钠;需要浓度;抗癫痫;疗效;不良反应;关系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valproate and the knowledge of antiepilepsy and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120 epilepsy patients taking sodium valproate were studied,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valproate and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wave epilepsy. RESULTS:Within the effective range of 50-100 mg/L,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odium valproat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50 mg/L and more than 100 mg/L,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5.8%(19/120). CONCLUSION:Sodium valproate blood concentration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can achieve better efficacy,but there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there will be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digestive system,blood system and so on. It also needs to monitor and prevent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and giv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m,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Sodium valproate;Necessary concentration;Antiepilepsy;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Relations

丙戊酸钠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属于广谱抗癫痫药,针对全身性癫痫失神发作与肌阵挛发作的患者有效果,对单纯部分性与复杂部分性发作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该药的治疗窗比较狭窄,个体吸收代谢存在较大差异性,在临床上给药对剂量的控制不够精确,因此,需要对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便确保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促使不良反应的降低[1]。在本次研究中,对120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120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进行研究,均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入院治疗。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在4-69岁,平均为(43.2±3.6)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癫痫患者,排除妊娠、急慢性感染、垂体柄、肿瘤等疾病者。患者均规律服用丙戊酸钠片,在服药期间没有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

1.2方法

血药浓度检测中,主要采用全自动分析仪与丙戊酸钠试剂盒进行处理。告知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片1周以上,当达到稳态浓度的时候,需要对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进行测定。早上服药前需要空腹采血,给予肝素抗凝管采集,采血量控制在2-3ml左右。将样本放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5min。之后将样本取出,给予荧光偏振免疫法进行测定。主要将上层血清100μL吸取出来,将其加入到样品孔中,锁紧转盘,之后将其放入分析仪中,给予丙戊酸钠试剂盒进行处理。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发作可以完全控制,或者发作减少75%及以上。有效:患者发作减少50-75%左右。疗效不足或疗效较差:发作减少25-50%左右。无效:发作频率减少在25%以内。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丙戊酸钠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mg/L,低于有效浓度为50mg/L以内,重度浓度为100mg/L以上。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0-100mg/L有效范围内,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血药浓度在50mg/L以内与超过100mg/L以上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2.2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血药浓度<50mg/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其中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血药浓度在50-100mg/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其中1例皮疹,2例肝功能异常,3例胃肠系统异常,1例肾功能异常,1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例血液系统异常:血药浓度>100mg/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其中3例血液系统异常,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3.讨论

首先,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中的关系研究中,在抗癫痫药物给药剂量控制与调整中以及疗效提高措施中均需要以血药浓度作为重要依据[2]。在本次研究中,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内,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血药浓度低于50mg/L与高于100mg/L的患者,但是,由于癫痫发作类型与严重程度、伴发疾病等均会对疗效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有效范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患者低于有效浓度也会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患者治疗中还需要借助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与临床效果等内容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低于有效范围且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调整血药浓度。针对高于有效范围血药浓度的患者,需要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预防,以便提高疗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3]。

其次,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研究中,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需要对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重视[4]。但是,在本次研究中,超过100mg/L的血药浓度患者由于其病例数相对较少,其代表性不够强。在本次不良反应发生中,其主要为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异常、神经系统异常与皮肤系统异常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这几类不良反应进行重点检测,以便及时给予措施处理。针对肝功能异常患者需要及时给予保肝药治疗或减少丙戊酸钠药量,以便确保肝功能恢复正常[5]。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还会存在个体差异性。同时,会出现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还需要在临床应用方面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预防,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以便促使疗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班立丽,唐晓霞.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不良反应关系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2):1086-1089.

[2]李乐超,张燕芳. 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山东医药,2013,53(23):24-26.

[3]宿英英.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策略.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61(3):161-163.

[4]刘砚韬,张伶俐,黄亮,等.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儿童癫痫的研究进展.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1):90-95.

[5]柴转英.影响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抗癫痫药物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9):78-79.

论文作者:王文博,刘永刚,盛宝英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不良反应关系研究论文_王文博,刘永刚,盛宝英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