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代集约型可持续农业_农业论文

论我国现代集约型可持续农业_农业论文

论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论文,中国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农业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经验,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正在向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由于中国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面对着一系列不利于持续发展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走加快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

一、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在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以占世界7%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阶段向小康阶段转变。

(一)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近10多年来, 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增长(表1)。1978年到1993年的15年间, 人均粮食生产量由过去的长期徘徊在300公斤不得温饱的水平上迅速接近400公斤;油料、糖料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增长了两倍左右;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增长了三倍左右,中国人民的食物和营养结构得到了全面显著的改善,对整个亚洲和全世界的食物和营养结构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表1中国人均主要食物生产量(公斤/人·年)

年份 粮食 油料 糖料 肉类 蛋类 奶类 水产品 水果

1952

288

7.4 13.2

6.02.94.2

1978

301

5.5 24.7

8.9

2.7

1.04.96.8

1984

394 11.5 43.7 16.6

4.2

2.46.09.5

1993

387 15.3 64.7 32.4 10.0

4.8

15.5

25.6

2000

400 17.5 68.3 36.9 11.0

8.0

21.5

30.0

数据来源:1.《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94年;

2.2000年数据来自我们的预测。

2.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特别是主要的农业物质投入和技术装备有了大幅度增长(表2)。1952年到1993年,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96万公顷增加到4865万公顷,扩大了1.4倍; 化肥使用量(有效成份)由7.8万吨增加到3152万吨,成为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 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万千瓦迅速增加到31558万千瓦, 机械耕作面积约占农田总面积的50%。同时,开展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60%的盐碱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还改造了红黄壤近1亿亩,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13.9%。

表2中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概况

化肥施用量 有效灌溉

农用塑料农业机械农村

年份(折纯) 面积薄膜使用量总动力用电量

(万吨)(万公顷)(万吨) (万千瓦) (亿千瓦)

1952 7.8

1995.9

180.5

1978884.0 4496.5 11750 253.1

1990

2590.3 4740.3 48.2 28708 844.5

1993

3151.9 4864.6 70.7 315581219.4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94。

3.农业科研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地区以上农牧渔科研单位1390个,职工14.6万人,其中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有10多万人。全国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站、种子站和畜牧兽医站等22万多个,职工90多万人。

广大科技人员经过40多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秦优2号、玉米中单2号、橡胶大面积北移、对虾工厂化育苗和养殖、马传贫弱毒疫苗等等。近年在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和农业宏观战略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少新进展。目前中国农业依靠科技进步的份额已达到35%左右,依靠科技进步,已成为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农业教育方面,中国重视并建立了包括高等农业院校、中等农业学校、各级农业干部与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班)组成的农业教育体系。40多年来,仅高等农业院校就为全国输送各类专业人员100多万人。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实行以明确使用权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蕴藏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政策和保护政策,使农业进一步面向市场,迅速地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农副产品除个别种类外,绝大多数已经放开,农民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市场经营,农村经济活动比较活跃,出现了国家、地方、集体多种级别与规模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比较丰富,农民生活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改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一大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总的运行基本正常。虽然199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14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都超过1991年,自然灾害严重,但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制定了包括连续两次提高粮食和棉花收购价格、整顿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扶持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免部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值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994年,中国农业生产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取得较好的收成。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有所减产,达44459万吨,比上年减少2.5%,但仍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生产扭转减产趋势呈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6%,达425万吨;油料生产创历史新纪录,比上年增长10%, 达1984万吨;蔬菜、水果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水果产量达3478万吨;糖料、麻类和烤烟产量下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9%;畜牧生产全面增长,渔业生产持续发展,肉类总产4300万吨,比上年增长11.9%, 牛奶 530 万吨,绵羊毛26万吨,蚕茧83万吨,都比上年有所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098万吨,比上年增长15.1%。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4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3368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9%,大中型拖拉机69万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821万台,农用载重汽车76万辆; 化肥施用量(折纯)3313万吨;农村用电量1511亿千瓦小时。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现了销售产值增幅高于工业产值增幅的好势头,外经外贸发展迅速。由于国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棉收购价格,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持续发展,199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5%,是进入90 年代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二、世界持续农业的由来与发展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与发展问题,围绕这一主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从5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积极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发展模式。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世界持续农业的起源与内涵。

1.持续农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提出的。其目的旨在重新选择农业发展道路,全面、系统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能源和食物等重大问题,此后近10年时间,持续农业已受到世界各国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

2.各国不同的国情,对农业的发展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也就产生了对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发达国家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其农业的功能已扩展到环境美化,食物生产以质量目标为主,而且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因而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一种农业现代化后的持续发展。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产品从数量上还满足不了消费需求,因而农业发展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上,发展是第一位的,通过发展,以求解决温饱,因而所追求的是一种以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也重视环境保护的持续农业。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起点不同,对农业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是要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促使农业持续发展。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在共同发展的“丹波宣言”中明确提出,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

(二)持续农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持续农业的兴起对于世界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具体可归纳为:

1.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业发展和环境的双向协调,在发展的同时,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地结合,既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开发、利用。

2.有利于重新认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使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宽,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3.有利于各国从本国国情出发,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方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三)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综观当今世界,持续农业正从一种构想转向实践,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主要出现了以下发展趋势:

1.从研究范围看,涉及到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生态、环境及相应的政策与管理等领域;对象扩大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加工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因此,加强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综合研究和合作是必要的。

2.从研究内容看,既包括了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又包括不同专业与学科的微观研究;既有理论问题的研究,又有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既涉及国际性的合作,又有国家和地区性(省、县、村分地区)的持续农业研究。总的看来,正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交叉配合的持续农业研究网络。

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开展持续农业研究的过程中都强调与农村综合发展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如果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持续农业也就难以为继。因此,要把经济上提高效益,同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和生活水平协调起来,以促进持续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4.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特别重视这一点。农业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摆脱贫困,并走向富裕,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注重汲取和发扬本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同时扩大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以便将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结合起来,促使持续农业的发展。

5.持续农业的研究,正在向提高可操作性的方向发展,以促进世界持续农业从战略构想向实际行动转化。因此,各国重视加强持续农业的实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条件下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6.重视国际合作和交流。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业发展都具有互补性,因而各国在开展持续农业研究时,十分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背景

当代世界持续农业的兴起,为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趋势,结合世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发展动态,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机遇。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1.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我国农业长期以来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3亩,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越是发达地区,农产品需求量大的地方,其人均耕地越少,生产压力越大,难以做到种植绿肥,培养地力,甚至轮作换茬也很困难。水资源也相对紧缺,人均占有年泾流量2474m[3],仅及世界平均的1/4,名列世界第88位, 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人均占有量都很不均衡。非耕地资源有可利用的草地43亿亩,宜林荒山荒坡10多亿亩,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内陆水域有2.5亿亩,其中适宜养殖的有7500万亩,沿海滩涂几千万亩,利用这些非耕地资源可为我国提供大量食物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但其投资量大,开发较为困难,一时难以形成较大生产能力,但要树立“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观念,进行逐步开发利用,仍是十分必要的。

2.农业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明显提高,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从总体上看,近4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中国的农业基本上是持续发展的。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等主要农业区域土地生产力、土壤肥力都有明显提高,黄淮海平原土壤的机质含量一般都增加2~3倍。但是受到人口迅速增长压力的影响,在一部分地区以及一部分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与发达国家一样,我国同样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等问题。由于采取不恰当的耕作方式与措施,虽然退化与治理同时存在,但目前已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6%, 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约6亿亩,每年流失土壤10亿吨,全国土地沙漠化面积33.4 万平方公里,其影响范围波及10多个省、市、自治区。盐渍化土壤面积5.54亿亩,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约1/3左右。全国耕地中, 缺磷面积占59.1%,缺钾面积占22.9 %。 全国耕地受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达6000万亩,受酸雨危害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全国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1970~1979年平均每年受灾面积为5.69亿亩,1980~1992年上升到6.77亿亩,成灾面积也呈上升趋势。

3.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相对落后。45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92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产值增长了3.5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已达到9085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6.27%, 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5386亿元。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 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仅2994元。从其它主要经济指标看,199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921 元,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2336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为2.5∶1。在食物消费方面,城市居民有17.7%的热量和24.5%的蛋白质来自于动物性食物,而农村居民只分别为7.5%和9.1%。同时农村的地区差异较大,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胶东半岛等地已具备了明显优越的经济环境,并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资源、物质投入来源。而不少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较慢。由于受比较利益的驱使,农业生产要素纷纷向效益高的二、三产业转移,致使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弱化。全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比率一般只有65%,化肥和灌溉水利用率一般只有35~4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快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效益降低。

4.人民购买力成倍增长,农产品消费需求压力不断加重。目前,我国人口已达到12亿,承担的人口压力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遇到过的,到2000年人口将达13亿,而其中80%的人口在农村,一方面农业必须承担人口增长对食物与生活必需品数量的需求,同时还要承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食物与生活必需品的质量与结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近年已占农村劳动力的1/3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为突出,这些都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加重压力。

总之,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面临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多重压力。对此,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控制人口、资源节约型、生产集约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这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农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实现粮食再增加1000亿斤(总产达5亿吨),再增加1000万担棉花、1000 万吨肉类、1000万吨水产品的生产目标,满足全国人民小康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近几年农业发展看,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相当艰巨,但如果认真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解决好,还是有希望的,这些新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执行、落实力度不够。如粮棉收购矛盾突出,农资价格没有限住,土地经营制度不够完善,“两法”执行不理想,国家对农业的许多扶持政策不落实、不稳定等。

二是农业投入不足,增加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全国国有单位基建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六五”前二三十年多在10%左右,而“六五”时期仅为6.31%,“七五”下降为3.57%,1993年又下降到2.82%,1994年又比1993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也连年减少,致使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主要农产品粮食和棉花的生产不稳定。近10年来,有的年份粮食增产较多,就出现结构性的暂时性的相对剩余;有的年份粮食减产,就出现区域性或结构性的短缺,特别是在人民大量需要动物性食品之时,粮食与饲料仍不分开,严重影响转化的效率,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矛盾,实施“粮食—经作—饲料”三元结构已是十分紧迫。棉花多年生产不稳定,纺织工业原料供不应求,虽然大幅度提价,但收购难度仍然较大。由于粮食和棉花比较利益低,生产、流通、加工又不配套,以致生产增长缓慢,致使粮棉供需矛盾日趋加重。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度缩小之后,又进一步拉大。从1980年到1985年,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3∶1,迅速缩小到1.7∶1。到1993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很快,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又上升到 2.5∶1, 使得经过努力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反而更加扩大。

五是地区性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差距拉大。1994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约5%,而东部增长率达7.2%,高出西部5 个百分点,就农业整体情况看,区域间增长差距明显。与此同时,各区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仍明显存在,由于高通胀率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一些省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出现负增长,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

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加。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 亿多人,预计到2000年将增加到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吸纳,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职工总数已达 112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4 %; 二是靠异地分流和跨区域流动,1993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达6000万人。预计今后这两个方面的转移趋势将会减弱,除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外,这也意味着农业仍然要承担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考虑,面对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促使我们选择一条现代化、集约化和持续性的农业发展道路。

四、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内涵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和过程。它将随着科学技术和农村工业化过程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当代科学技术已全面进入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领域,渗透到农业这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中,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

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有效技术精华,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概念。

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

(三)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所包涵的具体内容。

第一,在现代食物观念的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在持续性利用多种食物资源的基础上,继续调整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食物生产,推进多层次的食品加工,建立食物市场流通体制,严格控制食物环境的污染,引导人民食物消费,有计划地发展食物国际贸易,逐步建立起一个可靠的食物安全的预警系统,以保证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长高峰期的16亿人口的食物供应。

第二,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与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以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互相补充为基础,建立起人—技—物相匹配,科技、推广、生产、消费环环扣紧的良性运行机制,把各种农业持续性要素系统地组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网络体系。

第三,目前仍以技术密集与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体系。综合开发与不断增加农业投入相结合,平面开发与立体开发相结合,从而形成各种物质投入和土、水、光、气、热能资源的科学配置、高效利用的集约化生产系统,使种养加和农林牧副渔相结合,从而充分利用平面与立体,时间与空间,实行资源全方位集约开发,达到投入少、产出多和持续增长的目的。

第四,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系统,从植物群落、动物群落、陆生生物群落到水生生物群落,以至整个生态系统整体,都必须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催化中,走向综合化,从而协调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持续的资源再循环系统,达到农村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整体良性循环。

第五,重视提高农业素质与发扬中华民族农业文化的精华相结合。发展农业经济,要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从根本上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作为农业现代化基础工程来抓,作为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同时,我国是有五千年农业文化的文明古国,农业文化的精华和长期形成的多样性,一旦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将会充分反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从而为促进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六,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建设是一个资本积累过程,而资本积累和投入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就会使集约持续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投入有了可靠的保证,反之停滞或下降,不仅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也使积累与投入的资金失去了来源。因此,要把“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固有内涵“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产业、产品和品种结构,使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在农村商品经济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基础上,形成农村商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优势和农村商品生产高效发展优势,从而不断促进农村增加收入,保持农村社会在共同富裕基础上不断繁荣昌盛。

第七,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在所有制成份和经营方式方面,以公有制为主的情况下,有国有的、集体的、个体的、合资的,有小型的、中型的、也有大型的;在不同地域类型方面,有丘陵、山区、平原、水域、滩涂的;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以至寒温带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以及大西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上中游、黄淮海、东北、西北等经济带,因此,“现代集约农业”将呈现类型多样化的格局。

第八,从现代农业的要求上看,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个历史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从初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循序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多样化地开发利用资源原则;集约经营持续发展原则;增收增效、共同富裕原则;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原则。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强。

五、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区域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经济发展不可能平衡推进,农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为此,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必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一)三大经济地带的基本情况比较。

东、中、西部地带人口和主要资源的分布比重: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4%、29%、57%,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的比重为41%、35%、24%,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32%、44%、24%,人均占耕地面积为0.95亩、1.5亩、1.3亩。农民人均收入400元以下的人口分布为 10%、30%、60%。东中西部地带农民人均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985年东、中、西部的比例为 1.59∶1.18∶1,到1993年扩大为1.87∶1.19∶1。

(二)三大经济地带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1.东部地带。

沿海地带海洋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水资源充足,土地平坦肥沃,交通运输方便,经济发达。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8%。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食每亩耕地产量达到383公斤, 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出27%和43%,人均粮食生产量364公斤, 明显低于中部地区。但是,也存在着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环境,农业比较效益低,人均占有主要农业资源量相对较少,近海重要渔业资源急剧减少,农业土地被挤占多等非持续因素。

2.中部地带。

我国三大平原的主要部分和南方亚热带丘陵位于这一地带。淡水面积占全国的55%,森林面积占全国的45%,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粮、棉、油和畜禽产品最集中的产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分别比东部和西部高出58%和13%,但粮食亩产量仅及东部的79%。人均粮食生产量多达456公斤,分别比东部和西部地带高出25%和33 %。工业污染和农业化学物质使用量都低于东部地带。但是,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乡镇企业不发达,乡镇企业产值仅占全国的23%,农业资金流失较多,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南方丘陵山区也有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这些都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因素。

3.西部地带。

有丰富的农业和工业自然资源,西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南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蕴藏量大,是我国牧区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草原、草山、草坡占全国的70%,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50%;宜林荒地占全国的53%。有很大的农业资源开发潜力。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乡镇企业产值仅占全国的9%。农业基本建设滞后,交通又不方便。 生态环境不良,水土流失严重。

(三)三大经济地带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1.东部地带。

(1)农业要加快向技术和资金集约型转变。 在农业劳动力迅速转移的同时,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要加快发展沿海外向型农业,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特别应当重视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2)要加快发展沿海大中城市城效型“菜篮子”工程, 要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和设施农业。关于畜牧业,要扩大郊区规模化养禽、养猪、养牛事业,在发展郊区奶牛业的同时,相应发展配合饲料产业和青贮饲料及青饲技术。

(3)建设一个海上东部经济地带。充分利用沿海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近海水产养殖,重视保护近海经济鱼类资源,扩大增种养殖资源,合理利用水产资源,逐步推进远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4)建设沿海和江河沿岸及农田防护林体系。 充分利用水资源充足的优势,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相应地发展速生木材加工业,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5)重点加强对乡镇工业的合理布局和防治工业污染工作。 在继续提高乡镇企业竞争能力的同时,重视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技术结构。逐步把企业集中到乡镇发展中心,统一规划,重新建立基础设施,严格治理和保护农村环境。

(6)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提高有机肥利用水平, 逐步控制和减少大量使用农业化学物质带来的污染,依靠技术进步,调整农用化学物质的结构,减少和消除有污染的化学物质。

2.中部地带。

(1)加快我国主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建设, 特别是商品粮、棉、油、猪、牛和家禽基地建设。要对基地实行有效的保护政策,重视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基地建设。要对基地实行有效的保护政策,重视增加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防洪、排涝和抗旱、抗灾等工程)以及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农产品商品综合生产能力和有效供给能力。

(2)在粮食集中产区要加快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 要建设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相应发展养殖业,加快建设华北肉牛带,推进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草山草坡畜牧业的发展,推动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饲料粮的就地转化。同时,要相应地发展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实行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3)建设我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 在这一地带要加快推广小水体精养集约高产技术,尽快提高淡水水产资源生产力。加快池塘养鱼的基础建设,扩大湖泊围栏养殖面积和网箱养殖规模,完善水产品渔工商一体化建设。

(4)建设我国最大的速生丰产林基地。 利用广阔的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和华北及东北平原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优势,加快速生丰产林体系和多种果树业的建设,加强立体农业的建设,实行农林牧综合经营。同时,要提高开发农业建设水平。

(5)要尽早规划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 避免工业“三废”对农业基地的污染。这一地带即将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增加农业化学物质的投入,要重点预防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

3.西部地带。

(1)采取有效政策保护和建设西部地带有限的“基本农田”。 为控制西南山地高原坡地的过度开垦,必须保护河谷地带宝贵的基本农田和实施“坡改梯”工程,重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提高基本农田的集约生产能力。同时要加强西北优质棉花和特产、水产以及蔬菜基地的建设,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积极推广管道灌溉和喷灌滴灌技术。

(2)逐步提高牧区牧业集约建设水平。 增加投入要重点建设水热资源比较充足的草地,发挥人工草场的生产潜力。对干旱冷凉的草地要控制放牧,严禁超载过牧,保护草场资源的再生能力。

(3)重点建设人工池塘水产养殖体系。 在西南的丘陵河谷地带或山区的水塘水库,都有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资源,稻田养鱼也有相当的潜力。推行小水体精养高产技术,是发挥水域资源的主要途径。

(4)建设两江上游和西北防护林体系。 这个防护林体系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带的水土流失,而且严重影响到长江和珠江中下游地带的环境和经济发展。西北防护林体系也是关系到西北水土流失和黄河中下游安全的重大工程,需要国家和地方、上游和中下游的联合共同建设。

(5)东西部联手综合开发西部资源。 为了加快开发西南的磷硫矿藏、水和能源、特种生物资源和南亚热带农业资源,西北的石油、钾矿、光能、风能、特产经济作物资源,需要同东部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实行互补和结合,以尽快发挥资源的优势,推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从总体上来看,三大经济地带在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把生产、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五大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本地带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环境,加强区域间的协作,逐步实现区域内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稳步协调发展。

六、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处在世纪之交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推进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需要确定一批优先重点发展的领域:

(一)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要对已有的重大农业技术政策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贯彻实施《九十年代食物结构改革和发展纲要》,建立食物安全和预警的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制订配套的食物安全政策,确保我国人民的食物供应。

(三)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有重点地、分区域地进行试点和示范,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工程体系,并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

(四)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对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分区进行评估和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五)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和分区评估,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摸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

(六)建立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对现有农业技术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和推广提高农业投入物质利用效率的技术,如化肥、农药施用规程,以及节水、培养地力和多途径开发利用农村能源的措施等。

(七)建立持续性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鼓励农民自觉地参与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示范推广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

标签:;  ;  ;  ;  ;  ;  ;  ;  ;  ;  ;  ;  

论我国现代集约型可持续农业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