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法论文_许彦

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法论文_许彦

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03000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其中环境问题尤为关键当前,环境监测步入信息化时代,不同区域环境监测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互匹配。基于传统环境监测模式存在的问题,要倡导质量管理体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实现环境与资源利用率的最优化发展。据此,总结了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策,为城市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环境监测;问题;质量管理;方法

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程度日趋加重,经济产业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城市环境失去了固有的稳定局面。为了消除环境污染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用于环境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区域环境规划与发展水平。环境监测机构要从人员、技术、体制等方面进行改良,进一步落实环境监测管理机制,为日常监测与管理提供明确的引导。

1 环境监测现状

环境监测在对污染物监测的同时,已扩展延伸为对生物、生态变化的大环境监测。由于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哟和耗资大等特点,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监督问题,环保现场监测执法监督主要依靠监测监督机构,但监测监督机构无执法主体资格,容易造成执法缺位。②技术问题;尚未推广技术应用体系,缺少环境监测系统技术平台,导致开发与利用效率偏低,信息技术体系应用不全面,限制了环境监测阶段的技术指导作用。③应用问题,建设的质量主要依靠环保监测机构,未充分发挥新型技术的指导作用,监测保险机构、监理机构在技术应用方面缺少科学支撑。

2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采样因素

基于环境监测与利用机制指导下,要引导监测机构树立科技化监测模式,按照资源分布与开发要求进行综合调度。样品采集过程中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的深度与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采样质量。在这种点位布设不规范、具有一定程度随着性的情况下所采集的样品,测得的数据显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2.2 技术因素

为了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机制,结合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总结环境监测的技术性要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建设对策。样品分析过程中仪器设备会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其一,来自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分辨力等。如用分析天平稳重时,分析天平本身有一定的精度,所以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2.3 人员因素

面对环境监测优质化发展趋势,需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要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模式。结合环境监测现状,总结了环境监测主要技术,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作业方案。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性保障。但是,环境监测采样、分析、质控等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3.1 加强环境监测法制建设

环境监测需借助法治力量,要发挥法律政策对现场作业的引导,实现资源利用与规划机制。法制建设是围绕环境监测问题展开的处理工作,按照政策标准不断完善相应的操作流程,不断提高环境规划与分析水平,从而解决了环境监测勘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以法制建设为牵引,带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逐步理顺,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立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明晰各级监测站与监测管理部门的设置等级与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

3.2 加强监测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搞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储备,以项目实施带动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水平。推进监测装备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构筑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环境监测由“粗放型”向“精准型”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环境是国家战略开发重点对象,按照区域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优化转型,实现资源利用率最优化。基于 GIS技术日趋成熟下,构建高科技环境监测体系,可减小人工开发与作业难度,为地区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性支撑,全面提升了项目建设的收益水平。基于传统环境监测模式中的不足,新时期要引入高科技作为操控支撑,不断优化资源利用与共享机制。

3.3 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为了改变早期开发与利用模式,要引入高科技作为支撑,进行优化转型,实现地区监测作业一体化发展。例如,监测机构可利用 GIS 技术完成数字化操作,避免各种因素对监测带来的不利影响,构建更为科学的技术利用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资源利用机制。要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环境监测接轨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增强环境监测的整体实力。要在科学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全国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测网,沿海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等,形成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龙头的全国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中心体系。

3.4 加强现场检测技术建设

数字监测是监测机构环保信息化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新型环保模式,提高社会公共事件处理效率。“信息化”是环境监测科技转型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监测系统,从监测、分析、处理、调控等方面展开研究,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开发方案,实现环境监测操作数字化。基于高科技平台指导下,环境监测方向更加精细化,从优质环保角度进行综合转型,为监测信号传输与控制提供技术指导。设定信号处理监测平台。

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注意事项

4.1 安全检验

环境监测是监管机构现代化运营重点,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是不可缺少的。基于信息化发展趋势下,可设定信息系统辅助环境监测调度管理工作,减小人工参与环境监测控制难度,实现了环测管理一体化利用与发展。由于环境监测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往往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危害性事故,定期对环境监测展开安全检验,可保证环境监测安全,及现实监测活动的安全进行。

4.2 监管策略

严格按照国家经济政策提出生态监测改革方案,确保监管机构在法律规定内执行监督管理机制,避免潜在的市场经营风险。政府要加强环境市场质量监控与管理力度,消除一切潜在性的质量隐患,为环保标准监测与处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市场检查发现的劣质环境,必须严格处理及销毁,防止此类环境对市场流通产生的不利影响。例如,“质管政策”参与市场调控,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进行综合控制,提高环保产品使用质量。

4.3 综合调度

环境监测是监管机构生态治理体系重要部分,发挥环境监测的药理作用,不仅可以快速缓解病痛,也可减小污染带来的不利作用。基于市场化标准发展趋势下,要充分利用环保标准监测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法。同时,政府部门要做好环境产业监管与指导工作,指导监管机构采购优质原材料,按照生态学标准进行综合分配,调制出更具高效性的重要项目。

5 结论

近年来,国内对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日趋关注,对监测项目提出更高要求,必须严格控制监测风险。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转型机制,从多个角度实现环境监测一体化建设,解决传统监测模式存在的不足。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必须从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落实,全面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消除环境污染潜在的隐患。

参考文献

[1]余莹.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6(01).

[2]赵钱垒.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1).

[3]江文明.论维护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具体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2).

[4]尹黎黎.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5).

[5]宗仁琴.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

论文作者:许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法论文_许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