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工程混凝土外观出现质量缺陷,不仅影响工程形象,而且对企业施工信誉造成损失。为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预防质量通病出现。本文主要结合南京六合北部干线工程桥梁施工经验,探讨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各方面原因,使得桥梁构件局部或多或少的出现质量缺陷,常见的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破损等。根据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
1 水泥混凝土外观通病
结构砼外观质量通病,按其主要原因,主要可归为两类:一种是由于砼浇铺振捣工艺不当所产生的外观质量问题;另一种是由于模板制作、安装不良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此外,钢筋作业不规范或砼原材料的异常以及其他综合因素亦会影响到外观质量。
1.1 砼浇筑振捣不当产生的结构物外观质量通病
砼振捣不当产生的质量通病类型如下:
(1)漏振(局部未振到位)会产生蜂窝、空洞;
(2)欠振(振捣时间不够)会产生麻面;
(3)过振(振捣时间过长)会产生砂线、砂斑(砼离析或泌水);
(4)早振(浇铺未到位、未摊平,就及早振捣)会产生色差(水泥浆不匀);
(5)快振(振捣棒上提过快)会产生气泡;
(6)早振+过振时,轻度会产生云斑、水波纹,重度会产生鳞斑;
(7)迟振(上下层或前后接茬砼浇捣间隔时间过长,已达到或接近水泥初凝时间)会产生冷缝。
1.2 模板制作安装不当产生的结构物外观质量通病
砼结构成型通常都是通过模板设施来实现的,结构砼施工,能否达到工程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砼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与模板直接相关,如模板不平顺、板缝不严密,发生渗水、漏浆,甚至支架松动,模板跑模、变形等都将引起砼质量不良或表面粗糙难看等外观缺陷现象。
2 桥梁结构混凝土施工中的外观通病及防治措施
2.1 蜂窝
外观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2 麻面
外观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3 孔洞
外观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4 露筋
外观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5 缝隙、夹层
外观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2.6 缺棱掉角
外观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2.7 表面不平整
外观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2.8 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外观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2.9 通过调整配合比解决上述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解决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不但要在施工工艺上做到精细化,还要在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严格控制,以生产出合格的混合料。
2.9.1 原材料控制
2.9.1.1 水泥
1施工现场采用的是海螺牌水泥,其型号为P.O42.5级(用于墩身和盖梁)和P.Ⅱ52.5级(用于预制箱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9.1.2 黄砂
(1)砂子太粗,用量过少,骨料的细颗粒偏少,形成的砂浆量不足以填充石子的空隙,不能保证石子周围形成足够的砂浆层,且骨料没有足够的细颗粒来吸附水,使拌和物产生离析泌水
(2)本标段选用的黄砂产地为江西赣江,细度模数控制在2.5~2.8之间,含泥量≤3%。
(3)试验室增加对进场黄砂的检测频率,确保每一批进场黄砂都满足要求,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到施工现场。
2.9.1.3 碎石
(1)混凝土的骨料级配不合理,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
(2)本标段所用的碎石为南京六合生产的玄武岩,碎石级配范围(5~25)mm,压碎值≤12%,针片状≤5%,含泥量≤1.0%。
(3)针对以上几点指标,试验室加大检测频率,从源头控制碎石的质量。
2.9.1.4 外加剂
(1)本标段使用的外加剂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2)外加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现场混凝土施工,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损失值。
(3)试验室对进场的每一批次外加剂都取样进行试验,确保每一批外加剂都符合现场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整体的一致性。
2.9.2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2.9.2.1 墩身及盖梁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一)调整前:
C30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78:746:1167:170:3.78(水灰比为0.45 砂率为39%)
注:a、水泥是海螺牌硅酸盐水泥P.O42.5级
b、砂是江西赣江细度模数为2.7
c、碎石是南京六合(5~25)mm连续级配碎石
d、外加剂是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JM-Ⅷ高效缓凝减水剂
(二)调整后:
根据现场生产混凝土胶凝材料偏少,混凝土包裹性较差,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并且出现泌水现象。决定对混凝土进行优化,针对以上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具体做法是降低水灰比、减小砂率、选用高性能外加剂(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共计调整水灰比为三次,分别是w/c=0.40,w/c=0.42,w/c=0.44,调整砂率为四次。
(三)结论:
(1)选用JM-Ⅷ高效缓凝减水剂拌合的混凝土中w/c=0.40 砂率为40%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最好,但是由于1h坍落度损失较大且泌水较严重,不利于现场施工。
(2)选用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拌制的混凝土中w/c=0.42 砂率为38%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最好,而且1h坍落度损失很小且无泌水现象,有利于现场施工。
综上考虑,选用w/c=0.42 砂率为38%外加剂为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配合比作为墩身及盖梁施工配合比。
2.9.2.2 预制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一)调整前:
C50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471:634:1231:160:6.594(水灰比为0.34 砂率为34%)
注:a、水泥是海螺牌硅酸盐水泥P.Ⅱ52.5级
b、砂是江西赣江细度模数为2.93
c、碎石是南京六合(5~25)mm连续级配碎石
d、外加剂是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JM-Ⅷ高效缓凝减水剂
(二)调整后:
根据现场生产混凝土胶凝材料偏少,混凝土包裹性较差,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决定对混凝土进行优化,针对以上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具体做法是降低水灰比、增大砂率、选用高性能外加剂(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共计调整水灰比为三次,分别是w/c=0.31,w/c=0.32,w/c=0.33,调整砂率为四次。
3. 结语
本文针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提出的整改措施在现场实际施工中得以充分落实,并解决了上述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此类施工措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路桥集团第一工程局.JTJ041-2000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刘吉士,张俊义,陈亚军.桥梁工程-百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刘卫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外观论文; 碎石论文; 水灰比论文; 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现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