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控制效果。方法: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6例,既往均使用多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治疗组16例在原有降糖措施上加用“艾塞那肽”,对照组20例主要将原有降糖药物加量,0周、8周、12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艾塞那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FPG、P2hPG、HbA1C、BMI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以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的血糖和体重,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艾塞那肽;肥胖;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05-02
现今中国约有9.7%的成年人患有2型糖尿病,在肥胖人群中患病率更高,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胰岛素和各种化学合成的降糖药物,血糖控制率很低,导致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艾塞那肽是一种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为常规降糖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本观察应用该药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6例患者均于2011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科住院,符合2型糖尿病的WHO诊断标准,体重指数均≧28.0㎏/㎡,肥胖症诊断成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9~53岁,糖尿病病程3~14年,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和肝肾功能损害,近期未使用升高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严格的饮食控制、体育运动基础之上,治疗组16例在原有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百泌达)”5ug,早、晚餐前1小时内皮下注射,一个月后改为10ug,早、晚餐前1小时内皮下注射,共应用三个月。对照组20例主要增加原有降糖药物用量。当出现低血糖(≦3.9mmol/L)时将原有降糖药物减量,并记录低血糖的发生率。0周、8周、12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FPG、P2hPG、HbA1C、BMI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两两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在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各个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32例次发生低血糖事件,治疗组有7例次,无意识障碍等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两组均酌情将原有降糖药物减量。治疗组以消化道不良反应较为多见,其中腹胀8例,恶心6例,呕吐2例,便秘1例,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呈一过性,随着应用病程的延长症状均在3~5天内缓解,无1例退出。
3.讨论
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肥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导致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升高,非酯化脂肪酸升高,继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形成糖代谢紊乱与B细胞功能不足之间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B细胞功能的严重缺陷。因此,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同时注意保持合理体重则显得尤为重要。
艾塞那肽是一种多肽,最初在“钝尾毒蜥”中发现,可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结合,产生类似GLP-1的生理效应:1.作用于胰腺,可通过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效的控制血糖,且减少低血糖的发生;2.作用于下丘脑饱食中枢,可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减轻体重。此外,它还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促进增殖和再生,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有利于长远的控制血糖。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应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2~3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亦有明显下降,较少出现低血糖,提示使用艾塞那肽可以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体重,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杨文英,新一代药物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保护,北京: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1~5.
[2]骆天红,郑以漫,胰升糖素样肽-1对胰岛B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北京: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6~9.
[3]廖二元,内分泌代谢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44~1460.
论文作者:马济雷,曹长春,魏晟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7
标签:血糖论文; 肥胖论文; 药物论文; 胰岛素论文; 低血糖论文; 体重论文; 降糖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