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媛媛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
摘要:本文主要是我读潘耀昌翻译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一书的感想,通过查阅了一些本书的研究背景以及翻译背景,从而思考此书对当时及现在的影响,反思如何学习外来文化。
关键词:风格;分析;中国画
前言
沃尔夫林出生于瑞士苏黎士,他与其老师雅各布一起被称为艺术科学学派的开创者之一。艺术科学派主张:“不去过多的研究艺术家,而是注重研究艺术作品,把风格的变化作为美术史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观点,沃尔夫林发表了一系列著作,而其中《艺术风格学》一书最具影响力,特别是在对艺术作品分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一、写作背景
1.时代背景
沃尔夫林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当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在科学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研究也有了极大的转变沃尔夫林作为艺术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基础
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进化论的出现美术史家们便开始从发展、进化的观念等方面来解释视觉艺术的历史进展,开始把哲学作为研究的基础。沃尔夫林也不例外,他的《艺术风格学》分别受到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循环论”的影响;李格尔“触觉的”和“视觉的”的对立范畴的影响;菲德勒形式主义的影响。
3.翻译背景
《艺术风格学》是由潘耀昌翻译,1987年在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版,80年代初“文革”刚刚结束不久,美术史界开始了关于艺术创作形式美的大讨论,同时对国外的作品和艺术理论开始有选择性接受。1979年在上海和北京分别举办了“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和“波斯顿博物馆美国名画原作展”。这些文化极大的冲击了中国美术史界,国际艺术气息逐步影响中国美术界以及各大美术院校。中国画开始面临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挑战。一方面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构图法则等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另一方面现当代的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也融合了西方的美术理论。中国的传统根基似乎不再那么深厚,一些画家盲目追求新的风格面貌而玩弄笔墨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一部能够指导现当代美术发展的理论。
二、《艺术风格学》的主要内容
《艺术风格学》这本书大致是围绕:线描和涂绘,平面和纵深,封闭和开放的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清晰性和模糊性,这五对概念来写的,试图回答:古典艺术和巴洛克艺术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中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模式?是什么因素引起人们对同一幅画或同一个画家完全不同的反应?这样一些问题。本书以一些经典作品为例,运用结构分析和风格分析法将作品归类,这样一来就使得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这些经典作品。
三、影响
1.西方
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的出现是对艺术风格发展出色解释,引起艺术史家们重新对巴洛克艺术进行评价。这一理论对建筑史、文学史、音乐史甚至经济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中国
(1)滕固引进“艺术风格学”
滕固早年毕业于上海专科院校,后留学日本,主攻文学和艺术史,并获得硕士学位。出版了《中国美术小史》和《唐宋绘画史》,这两部著作受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的影响很大。他运用艺术风格学的分析方法,根据风格进行时间段的划分,改变了以往绘画史的结构使中国美术史焕然一新。但是他运用风格理论来研究中国绘画史,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①以作品为本位去研究历史,对于我国古代来说,时间久远,有很多真迹都随时间而流失,所以没有作品就很难像沃尔夫林那样去进行分析。
②沃尔夫林的五对范畴是针对西方绘画来说的,我们中国的绘画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自己的术语,拿它用来分析我们的作品着实有点奇怪,我们不能说吴道子的是“线描的”李思训的是“图绘的”吧。
③在《唐宋绘画史》中滕固认为中国以往的绘画史是“随笔杂记”那么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又作何解释呢。
腾固引进西方美术史的研究方法,虽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他面对西方文化又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策略对今天还是有普遍意义的。
(2)方闻“结构分析法”
受艺术风格学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方闻,他的《心印》一书,正是采用了结构分析法。通过对李格尔和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研究后,借鉴了夏皮罗《论风格》加强对作品形式结构关系的分析,创造出了视象结构分析法,以风格分析作为真伪鉴定的手段。他的《心印》就是其研究的代表作,此书将山水史分为:唐宋“雄伟山水”的图绘性再现;北宋书法艺术的形成“心画”;元代文人画家自我表现意识的崛起;明代复古主义出现,明末清初对五代宋元传统之集大成五个方面,在各个时代都挑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画家,以及他们所对应的时代风格。
从1933年腾固在《唐宋绘画史》中对“风格理论”的借鉴,到1984年方闻的《心印》出版,可以看出风格理论对我国艺术研究的影响,艺术家们把艺术风格分析继续扩展,把不适合中国的理论根据中国实际问题走出新的研究之路。但是中国画的发展相对于西方绘画较为复杂,在具体的运用中并不能拿 “结构分析法”作为标尺。
3.局限
首先这种分析法将作品简单化了,他把作品都放在固定的模式中分析,势必会有一些死板,不同作品是由不同的作家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这种模式不能将全部作品一概而论。其次这五对概念仅仅是以古典主义艺术与巴洛克艺术为研究对象,那么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等这些艺术风格都要归为其中吗,所以它并不具有普遍性。
(2)中国
艺术风格学最终还是我们从西方那里学来的舶来品,如果我们单纯的“拿来”,放在我们这个民族中,还是太生硬了。比如,它主要运用在一些经典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如果用它来研究一些还没有证实或者小众的作品中,面对断代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第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分析作品方法上如果生搬硬套,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冯晓阳.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与贡布里希的忠告[J].艺海,2007(3).
[2]陈池瑜.中国美术史研究受西方艺术史观的影响及其对策——以滕固、李朴园、柯律格、方闻为例[J].南开学报,2012(5).
[3]王丽丽.浅析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3(20).
[4]刘伟.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与创新—方闻《心印》读书报告[J].大众文艺,2015(18).
作者简介:岳媛媛(199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论文作者:岳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艺术风格论文; 沃尔夫论文; 中国论文; 艺术论文; 风格论文; 作品论文; 中国画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