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贷款债券有望6月推出 基准国债可能年内发行——债市发展瓜熟蒂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瓜熟蒂落论文,国债论文,基准论文,债券论文,抵押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金融改革从今年开始已经进入以发展债券市场为主的第三个时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李扬日前在2002年中国投资论坛上做如是发言,并指出债市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发展国债市场,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抵押贷款证券市场,推动利率市场化。
发展债市迫在眉睫
李扬说,改革开放至1995年为中国金融改革的第一时期,基本上建立了金融框架;1996年至2001年为第二时期,经济特征从短缺转为过剩,调整经济结构,改革投融资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为其主要任务,股市得到大发展。今年开始,进入第三时期,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他从五个方面解释了发展债市的迫切性。
第一,银行从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迫切要求中感受到债券市场发展的必要性。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金融体系不能过于依赖银行,发行债券是债务性资金筹集的一个良好替代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不良贷款问题难于解决,银行信贷存差有不断扩大趋势,而目前可供银行投资的债券品种规模都无法满足需求。
第二,发展债市是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需要。债市正逐渐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资本市场需要多品种的繁荣发展的债市,形成对冲机制,防范风险。
第四,居民的多样化投资及工商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也要求债市扩大规模,由于缺乏债券,现在很多投资人委托理财,直接进入股市,常因风险过大而失败。
第五,统计显示,2001年全球金融衍生品中,利率性衍生品要占到95%,债券是最基本的利率产品,金融创新只能是发展债市。
基准国债有望年内发行
李扬透露,今年国债市场的亮点是“基准国债”可能年内推出。基准国债的特点是定期发放、敞口发放、人人都可以买、连续交易。
他认为,发展债市首先是要进一步发展国债市场。有关部门应破除国债的财政观点,发挥其金融功能,应确立其核心金融市场的地位;推进品种和期限多样化;巩固市场化成果;统一债券市场和登记清算制度;探讨“基准国债”市场。
此外,李扬提出要积极发展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市场。他说美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予中国以启示。2001年,就资本化价值而言,美国股票和债券各占一半。在债券中,如果按未清偿额排序,首先是国债,第二是抵押贷款债券,第三是资产债券,第四是公司债,第五是短期债,第六是其他债。包括抵押贷款和资产在内的证券化资产,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占40%。这样看来,我国抵押贷款债券还有很大发展潜力,证券化债券有望成为除国债外的第二大债券品种。他透露,首批抵押贷款债券将于6月推出,规模为40亿。
公司债发展需审慎前行
尽管时下有多种声音表示,公司债发展不能坐等。李扬认为,公司债的未来发展不会很快,目前尚有许多因素阻碍公司债发展。
首先是公司结构治理不完善。即使是上市公司,由于“一股独大”,虽然引进社会投资者,却并未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至于公司基本上没有比较筹资成本的动力,而且造成股权融资事实上比债务融资成本低的效果。
此外,现行《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社会信用的缺失也是公司债市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缺乏诚信,缺乏对发债公司的资信评估和有效约束,中国的债券实际上增加了投资者风险和社会风险。
李扬认为,公司结构治理不完善和制度缺陷是限制公司债发行的主要因素。那些有良好信誉的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应该成为率先发行债券的主体,否则债券价值将难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