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广东公司
摘要: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探求绿色节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节能;建筑;发展
1、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是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汇,但是深思之余,发现不同文献和报道对其理解有所差异,还有些报道似乎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本文拟抛砖引玉,探讨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以求形成科学合理的认识,更好的为落实我国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节能规划服务。
1.1 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的定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的在使用过程中能显著降低能耗的建筑。节能建筑在我国一般指按照国家出台的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
1.2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我国从 1998 年至今颁布了多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定相对1980年建筑用能水平节能30%、50%到65%三步走的计划。计划到2010年新建建筑分步骤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建筑照明节能标准》。为加强终端能耗管理,正在研究建立我国节能建筑评定体系,即将出台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及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近年来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加大,节能建筑已经为广大人民所了解,节能建筑发展迅速。国内省份围绕节能设计标准提出该地区的具体节能规范,对建筑外墙、外窗等设计细节进行了规定,并制定了相应不达标时的处罚措施。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推行节能建筑的时间较短,节能建筑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据建设部2003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只有1%的既有建筑和5%的新建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目前我国城乡共有建筑400亿m 2,其中95%是非节能建筑,目前每年还要新增近20亿m 2新建建筑,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300亿m 2建筑面积,可见,我国节能建筑的推广虽有成绩,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1.3节能建筑的理念
高效利用建筑物自身复杂的系统,以及当地的环境特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让建筑物与大自然之间相互充分配合,以此达到节能效果.让居住在建筑里的人们在炎热的夏季感觉到凉爽,在寒冷的冬季感觉到温暖.节能建筑不仅关注研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而更多的是关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以能源消耗最小,污染排放最少,满足人类对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活动空间的要求为原则。
整合设计理念或整体建筑设计理念是使自然环境,建筑外墙和建筑体系之间的互动达到最佳化。而被动式设计理念利用天然能量的流动来保持建筑物内的温度,降低建筑物对机械化的采暖及通风系统的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理念,就要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使用节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水平,降低建筑物的采暖耗能。
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全方位解决建筑的热水、采暖和照明用能的技术。
③合理地利用地壳中丰富的地热能.地热利用技术将实现对建筑的制冷和供热,还可以提供生活热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最大限度地利用环保技术,对建筑实施立体绿化,既能大大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又能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降低制冷和采暖能耗,利用以上技术来改善节能建筑的同时,还应注
意在使用节能建筑材料时,除了保证节能,还要保证它的质量与安全.节能建筑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保证人们有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2、节能建筑是贯彻国家节能政策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和运输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上涨,中国的节能政策也在过去几十年里有显著的改变.新政策的出台对建筑业和运输业能耗问题也更加关注.2004 年 11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了中国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简称节能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中期阶段将重点关注工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用和民用电力第四大领域的节能效率.2005 年 10 月 28 日经第76 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43号部长令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加强了民用节能建筑节能的管理.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新增了全国性节能管理规定,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工作,能源定价的实施,以及市场指导的激励措施.2012年3月19日,住建部公布《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要求从外墙屋面、采暖系统、供热管网、综合节能等四方面进行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2012 年 5月,住建部发布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积极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和绿色照明推广应用。
3、对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建议
基于以上对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的辩证认识,我国的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供我们借鉴。
(1)理清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辩证关系。节能建筑是反映建筑本体的一种特性,是建筑节能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建筑是一个整体,节能应贯穿其中,两者既应各司其职又应紧密合作。建筑节能必须依靠使用者落实,节能建筑依靠建设者落实;建筑节能更加依靠管理和宣传,节能建筑更多依靠技术和材料;没有绝对的节能建筑,只有相对的建筑节能;推进建筑节能需要真正落实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建筑节能的基础但并是建筑节能的全部含义。
(2)注重节能建筑的落实:我国虽已颁布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等一系列节能设计标准,但监督管理措施滞后,实施的比例并不高,节能建筑在总建筑中的比例仍然很低。笔者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急于不断提高节能设计标准,而是要保证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全面落实,既有建筑改造分步落实。应该完善节能设计标准和既有建筑改造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及经济性奖励政策,要完善节能建筑的责任追诉制。只有随着节能建筑比例的提升,建筑节能才能有稳步发展的基础。
(3)区分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分别以限制和激励引导为主加强建筑节能:对政府建筑和用财政拨款建设的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能源管理措施,以政府建筑节能来带动建筑节能。例如,对政府建筑可增加节能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数量;所有大型政府建筑,必须进行权衡计算和能耗模拟;严格控制政府建筑的采购过程,进入政府采购清单的供暖空调设备,必须达到相应能效等级标准中的节能标识等级。对城市中单位面积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则应该根据地域和用途制定建筑能耗的上限,防止浪费。而对于住宅建筑节能,应该尽快实行产品准入和能效标识制度等市场调节机制的力度。对于能效等级低的产品和能效标识级别低的建筑,应加征消费税和固定资产投资税。而对能效等级高的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产品和能效标识级别高的建筑,则应对生产企业实施退税、对消费者给予能效补贴。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使建筑节能规则化、具体化,能深入人心。
(4)对于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需要分析其对于我国气候、使用习惯、经济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适用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盲目克隆国外的技术到国内。
4、结语
节能建筑就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是节能建筑的核心.节能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具有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日照充足和智能控制等特征.建筑应该从设计开始就将节能系统和建筑紧密和谐地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完美的节能建筑应该从设计中让人品味出它的建筑风格,体现出一种理性美、时尚美和未来美。
参考文献:
[1]涂逢祥.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韩喜林.节能建筑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3]罗忆,刘忠伟.建筑节能技术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张雄,张永娟.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招俊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标准论文; 我国论文; 能效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