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与我国投资银行业务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与我国投资银行业务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与中国投资银行业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银行业务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投资银行业如何定位?这不仅是关系到它自身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它与整体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关系的大问题。回顾历史,回答这一问题似乎并不困难。

中国搞市场经济,需要资本市场,需要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就产生了。如同证券市场的产生一样,投资银行也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直接产物。更深入地讲,前几年,投资银行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经济已经从产品市场化阶段进入了生产要素市场化阶段。在土地、劳动、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过程中,资本要素市场化过程的相对滞后,使得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成为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作为运营资本要素(使资本要素更顺畅地流动和配置)的专业中介机构投资银行自然必不可少,并随之也成为突出部门。特别是当前我国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优化增量配置,发展直接融资,为居民提供多种投资渠道,为企业减轻债务负担,通过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以改变企业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及实施企业兼并收购、破产清偿和债务重组等,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投资银行的服务。

世纪末的困惑与抉择——从知识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看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定位

可见,中国投资银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服务行业是应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变迁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为制度变迁提供服务的。可以说,有了制度需求,便有了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创造制度供给。实际上,中国投资银行业至今仍是在市场经济的起点上重复着这一古老法条。然而,一切都在变,世纪之交更是如此。特别是当全球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之时,为整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投资银行业也需要作出战略调整。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纵观全球经济, 正在经历着一个由“短缺时代”向“过剩时代”的过渡和转变,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物质资本的稀缺导致的供给不足不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相反,物质资本到处过剩,成为游资,肆意冲击全球任何地域上的资本市场。同样,提高单位物质资本的产出率也不再有意义。而人力资本,即资本当中所凝结的人的知识、智慧的含量等无形生产要素将在需求不足时代创造需求中占居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这是人类发展,产业高级化所必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美国微软公司就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典型代表。其工厂规模小,原材料库存量较少,而资产价值却达2000亿美元;相反,作为工业经济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其全球设施和库存量居世界首位,但其资产价值却只有400亿美元。进一步讲,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的投入都以知识资源作为主体性要素,以高新技术等软科技带动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与扩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优化和不断高级化,并实现这一过程中的收益递增。正如美国罗伯特·赖特所说:在知识经济中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是那些从事识别问题、解决问题和经纪活动的所谓“符号分析服务人员”。

因此,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恰恰符合这种时代特征,以智力高度密集型产业而著称的投资银行业也即将产生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当然,微软这类公司与投资银行业相比还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生产的高智力产品是有形的,投放到市场上见效快;后者提供的是高智力的金融服务,其市场效果不会立杆见影。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后者的发展要建立在前者的充分发展之上。

2、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后遗症正在给世人一个严重的信号, 即“通货紧缩”,有人将其称为“东南亚的真危机”。这或许也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信号。但不管怎样,这个信号却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供给不仅仅是单纯地满足需求,而且还要创造有效需求。然而,世纪末的有效需求,已大大有别于30年代凯恩斯所言的依靠政府行为从外部创造有效需求以推动增长,当前创造有效需求更多地和更重要地是提高和加大有效需求的知识、信息等质的含量。因此,投资银行业作为一个日益发展壮大的知识、智力型产业,在参与知识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将发挥其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3、纵观我国,虽然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 我国经济也已经从“短缺”步入“过剩”,物质资本的匮乏已不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唯一障碍,需求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引发效益下滑、开工不足和下岗失业等问题。但同时要看到,这种转变不是工业化阶段意义上的转变,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新产业替代旧产业,在对新产业及其需求的培育和开发等方面显得尤为不足,进而影响到新产业的市场规模、市场质量,甚至影响到对新产业的需求创造。本来,一个产业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应该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但在我国,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的自然升级换代却存在着许多非经济因素。这也许是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杂乱无序,低效竞争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站在跨世纪发展的前沿,用跨世纪的战略眼光给我国投资银行定位,制定未来发展的战略及目标,是21世纪中国投资银行业前途命运的大事。这样讲,也许有人会说:我国尚未完全走出农耕经济,正在迈入工业经济的门槛,知识经济或许离我们太远。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知识经济的大趋势会超越时空向我们迅猛涌来。它不看你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你是做好了准备,还是不具备条件。相反,越不具备条件,越是落后,就越会成为发达国家攫取利润的来源国。因此,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迎头赶上。

国际经验表明,投资银行业的兴盛繁荣,已经成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更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特点,具体讲:

第一,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这主要体现在从事投资银行业的雇员素质高,那些隐性知识主要储存于雇员的脑海中,体现在雇员的智力和经验上。

第二,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信息经济的特征。他们在信息的运用和创造上,最大限度地挖掘了雇员对信息认知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发挥。

第三,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同时也是创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它们在注重对雇员知识、智力的一种战略性运用的同时,更注重将创新和富有创造力作为公司经营的主要过程,甚至是全部过程。

源于斯,必然成长于斯——从制度变迁看我国投资银行业目前的行业特征

反观我国,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探讨方面,还是在实际运作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关于投资银行业的系统研究较少,而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多是介绍证券发行、承销、证券交易、市场分析,或研究投资银行如何为国企改革服务等,没有从市场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整个行业特征进行较全面、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当然,对投资银行业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我国目前确实存在许多困难。因为:

1、投资银行理论属于多学科的综合理论,不仅涉及到金融、财务、投资等理论,而且也涉及到信息、计算机、通讯等领域。在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之前,先行研究投资银行理论不太可能。

2、我国投资银行的经营范围、 经营规模和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80年代初,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代理发行国库券,后来才逐步发展到代理和销售股票,代理买卖证券并兼作自营。现在也逐步向企业并购、资产重组、基金运作等新领域迈进。经营规模也由小到大,功能也由过去的单一券商,发展到现在的开发综合性服务功能。理论研究赶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

3、我国投资银行业有显著的循环周期,即膨胀与收缩的循环交替,并且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相当大。此外,在每一个循环周期中,阶段性业务量和阶段性特征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难以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概括。

上述几方面或许从另一个侧面描绘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目前的现状。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渐趋成熟,我国投资银行业也须摆脱初创时期的稚嫩,而向着高级形态的投资银行业发展。这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与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相配套的客观要求。高级形态的投资银行即现代投资银行,其显著特征是业务种类众多,经营着一切与证券相关的金融商品。当然,并非每一家投资银行都经营所有的投资银行业务,而是不同的投资银行具有不同的特色。即形成既有综合性、全方位的大型、特大型跨国、跨区域的投资银行,也有地区性的中、小投资银行,还有以某种专业见长的专业投资银行。

我国现有的证券经营机构,绝大部分是地方性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其主要业务是在证券二级市场上代理买卖证券,发挥经纪人作用,实为证券经纪公司而非投资银行。而一部分全国性的大型证券公司,公司总部业务不仅仅是证券经纪,而且还包括国企股份制改造、证券包销、公司资本金筹措、并购、咨询服务、基金管理等典型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业务,在证券发行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实际上就是我国的投资银行。与西方具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投资银行相比,它们还是实力不足,规模不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的一个“幼儿”。因此,应对它们实行战略重组和改造,采取并购等方式,培育特大型现代投资银行,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投资银行业作为一个产业,其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在国企战略重组中体现出来,更要在我国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逐步体现出来。为此,我国未来投资银行的行业特征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银行业的主体必须是拥有综合性知识和专业化技能的人力资本,这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生产力要素;(2)投资银行业的客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需求满足, 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了真正的联动互动,迅速而充分地提供需求服务并创造性地满足需求应该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重要特色。(3 )投资银行业的主业,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智力等去创新应是整个行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内容。

自去年初,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并购案件就层出不穷,尤其是美国银行业更以咄咄逼人之势占风气之先。据统计,自1997—1998年5月, 国际银行间大的并购案发生42起,仅美国就占26起。其中,尤以美国花旗集团与旅行者集团的世纪性合并后所诞生的“金融超市”最引人注目。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 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如果合并被批准后,前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为100多个国家1亿多顾客提供商业银行、消费者贷款、财产人寿保险、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和投资管理等一条龙金融服务;后者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总资产达5700亿美元。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合并动作更早。1997年2月,摩根.士丹利与迪恩.威特(美国零售证券经纪行)的合并被业内人士称为“大脑”与“肌肉”的互补结合,也成为国际金融领域最具冲击力的事件之一。

由此可见,全球银行业已从“传统银行”时代进入“超级银行”时代。有别于传统银行的发展战略,超级银行将不再严守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界线,相反,超级银行认为商业银行参与证券市场,并不一定就伴随着高风险,风险之源不在于所参与的业务领域,而主要在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全球快速发展的直接融资,也使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大幅降低,如果仍继续禁止商业银行进入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将继续不断萎缩,最终陷入困境。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统计,1984—1997年,美国商业银行由14483 家减少到9215家,降幅达36%,而同期美国商业银行资产总值却由25000 亿美元增加至49000亿美元。这说明,尽管美国商业银行的家数在减少, 但规模却在不断地扩大。而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合并动因,也不难寻找。正如摩根.士丹利总裁约翰.马克坦言:“金融服务业正在进入史无前例的集中与聚合新时期。一个公司若想在下世纪掌握自己命运,必须在全部业务中拥有市场领先位置,平衡自身收入流,获得广泛的客户基础,且以全球性姿态出现在资本供应者和需求者面前”。

美国银行业和证券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其背后隐藏的真正动因是:在日本经济金融自顾不暇,欧洲忙于货币一体化之时,美国趁机谋求对外进行国际竞争和垄断,以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在《金融服务贸易协定》签订后,这种行动变得更加明显;对内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那么,美国金融业“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的发展战略与我国金融业的“单一兵种作战”战略相比,美国银行业和证券业发展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最新动向对我国究竟有什么启示呢?

真正的生命力来自于创新——发达国家推出“金融超市”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触动

1、国际银行业发展到今天,金融市场在业务全能化、竞争全球化、区域国际化和运作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个内在一体化的要求。这是降低社会资金在不同领域里的转换成本,促进行业竞争和提高运行效率等要求的最终反映。因此,国际上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业再度走向融合是大势所趋。虽然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法》严格限制银证混业经营,但国际“金融超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说明,在国际上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商业银行业和投资银行业都应积极开拓更广泛的业务范围和领域,否则,难以与国际接轨;在国内,要想满足国内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并获得利润,就得搞金融创新。这是一种双向交叉、相互渗透和互惠行为。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一个最大的变化, 即中间业务成为新效益的增长点,社会和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要求都越来越高。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个人金融服务业有:(1 )代发工资业务;(2)代收公用事业费业务;(3)代理保险业务;(4 )代理股票业务;(5)小额低押贷款业务;(6)银行卡业务;(7 )代理个人外汇买卖等。工行上海分行在个人金融服务领域方面积极探索,创设几项个人金融理财服务项目:理财咨询、理财分析、电话银行、特殊服务、由银行代收各种税款等,与国外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特别是招商银行,在全国金融系统中首家推出的“储蓄—卡通”服务,功能集于市场消费、证券转帐、通存通兑、自动提款、自动转帐、贷款融资、自动查询、代发工资、代收费等功能,是电脑科技发展应用于金融服务领域的新突破。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最近,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资本市场,拓展中介业务方面有了更新的突破,建行广州分行开通证券保证金服务系统,人们可以直接用存折买股票;工行和建行分别成为三大证券投资基金,即开元、金泰、兴华的基金托管人。这些都是商业银行的创新。反观我国证券业,除了新近推出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新品种外,金融创新相当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1世纪,我国投资银行业如何利用和发挥自己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在物质资源增量和资源存量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知识、智力这一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制造出更多的无形产品为经济发展服务,并在竞争中获胜。顺应经济形态的转型,寻找投资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我看来,当前我国投资银行业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投资基金业的开拓与创新

1、证券投资基金

1998年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件大事,即证券投资基金这个新品种经过长期酝酿后问世。截止5月8日,获批准设立的三只证券投资基金正式上市运作,为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随着今后更多的证券投资基金的陆续问世,相信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方式、企业融资形式、大众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开拓和创新等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竞争中致胜的法宝——21世纪我国投资银行业新利润增长点预测

2、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

“科教兴国”是我国新一届政府面对21世纪高瞻远瞩地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实现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现实困难却是缺少资金投入。目前,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自身都无力解决这一困难,出路只有靠金融注入。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追求安全、稳定、高效的经营原则下,金融注入只有靠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对新兴公司(一般指极具盈利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企业)在创业期和扩展期进行风险资本的投入过程。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实际,风险投资较佳的方式就是组建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也称创业基金。它是指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向未上市的新兴公司提供部分风险资本的一种特定产业基金。

3、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教育的竞争,即基于文化背景和教育内涵的整体思路以及观念方面的竞争。我国投资银行业如果把组建文化教育投资基金作为一项重要新业务,把有限的资金大量倾斜给目前比较落后的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

4、社会保障基金

伴随着我国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极为重要,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如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将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我国投资银行如何开拓这一项资产管理业务,就将现实地摆在面前。

(二)我国住房金融业的开拓与创新

第一,我国住房金融只局限于银行住房信贷,而住房建设的直接融资却是空白。不仅如此,住房信贷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开发性贷款严重缺乏;抵押贷款工具单一;对个人的贷款期限欠合理;贷款利率也不尽合理;住房金融组织体系改革滞后等。

第二,国外住房金融业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我国目前无法形成民间住房金融组织机构和政府住房金融业扶植又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大力开拓和发展住房金融的证券市场业务,不断创造新的住房金融工具,将是我国快速发展住房金融业的明智选择。

第三,就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发展水平,完全有能力实现住房金融的证券化,对存量住房的盘活和货币化,可考虑设计各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出售的证券。这就需要投资银行业和整个证券业作出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三)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业务的开拓与创新

我国上市公司近千家,先期上市的业绩差的上市公司也有一、二百家。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情况必然要求对那些业绩差的上市公司予以并购重组,以充分利用企业上市这个资源来为企业办更多的事情。随着国际企业并购浪潮的再度兴起,我国企业的全面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及我国投资银行业业务水平的逐步提高、金融创新手段和工具的逐步发展,如杠杆收购等,相信我国投资银行业定会在这一领域内大显身手的。

(四)我国投资银行业国际化的开拓与创新

在世界市场全球大融合的大趋势下,我国金融业和投资银行业的国际化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因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被动的改革存在侥幸因素,主动积极地开拓与创新定会成为我国金融业、投资银行业在世纪之交的又一个焦点问题。当然,积极地应战也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开展金融品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标签:;  ;  ;  ;  ;  ;  ;  ;  ;  ;  ;  ;  ;  ;  ;  

知识经济时代与我国投资银行业务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